翻新时间:2023-08-06
《海燕》写作背景
《海燕》写于1901年,当时,欧洲的工业危机波及俄国,工厂纷纷倒闭,大批工人失业,再加上沙皇统治日趋黑暗,人民群众无法忍受,反抗情绪日益高涨,革命斗争蓬勃兴起。高尔基1901年2月19日从故乡尼日尼·诺夫戈罗德来到彼得堡,参加俄国作家协会为纪念农奴解放40周年而举行的特别会议,发表了抨击沙皇政府的演说。3月4日,几千名大学生和工人为抗议沙皇政府把183名大学生送去当兵,在彼得堡喀山广场举行示威,遭到残酷镇压,有些人被打死,许多人受了伤。高尔基参加了这次示威,目睹了沙皇政府的暴行,极为愤慨。3月12日他回到故乡后,根据当时的斗争形势和参加示威的感受,写成了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海燕》就是这篇小说的尾声部分。小说先投寄莫斯科《信使报》,后又投寄彼得堡的《生活》杂志。愚蠢的审查官禁止发表这篇小说,却认为它的尾声是一篇写景的文字。这样,《海燕》就被作为一篇独立的作品在《生活》杂志1901年4月号上发表了出来。《海燕》一经发表,便在俄国大地上产生巨大反响,它被革命者用胶印和手抄等方式广为传播,一时间成为最受欢迎、最富有宣传性和号召力的诗传单。
据斯维尔德洛夫夫人的回忆录《斯维尔德洛夫》所载:由于《海燕》这首散文诗句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沙皇政府才认识到高尔基的危险性,于是不经审讯就决定把他放逐到库尔斯产克去。1901年11月7日那天,尼日尼·诺夫戈罗德的人们很早就把火车站挤满了,为高尔基送行。高尔基刚到来,人群中就爆发了“高尔基万岁”、“打倒专制制度”、“消来黑暗势力”的呼声。示威者时而高唱革命歌曲,时而朗诵《海燕》,一位演说者大声说道:“高尔基被放逐了,原因是他说出了真理并揭露我们生活中可怕的事情。他有一件武器──他的笔,一种力量──他那在自由发表意见时所表示的思想……我们要用示威来表示我们是怎样地喜爱高尔基”。示威结束时,一位大学生激动地高呼;“暴君将要死亡,而伟大的有力的自由的人民将要兴起!”
戈宝权同志根据《高尔基全集》翻译,编入本书时,由译者作了修改。《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海燕之歌》。高尔基(1868~1936),原名阿历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高尔基是笔名。
《海燕》发表后,立即引起广大读者注意,成为进行革命宣传斗争的有力武器。列宁非常喜欢这首革命诗歌。他在1906年写的《在暴风雨来临之前》一文中,曾经引用这篇作品,并且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作结束语。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月亮在看你
- 我心中的美景
- 走过四季
- 心中的美景
- 我心中的美景
- 秋天来了
- 我心中的美景
- 走过四季
- 绿,生命的颜色
- 心中的美景
- 走过四季
- 走过四季
- 走过四季
- 心中的美景
- 飞往月球
- 作为管理者如何把握猴子管理法则?
- 论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监理资料管理
- 试论水利工程投资与水利产业发展研究
- 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等问题分析处理
- 上人屋面工程技术交底
- 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深圳实习纪录
- 建筑施工之监理信息与监理档案管理
- 土建施工经验总结(学习)
- 某工程脚手架计算书
- 城市信息化测绘体系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 浅谈城市森林公园景观生态规划的问题和措施
- 浅谈建筑施工测量的监理工作
- 房地产项目管理的现状与研究进展
- 国内建筑设计师的四大问题
- 建筑防火分区常见问题成因及对策
- 《想别人没想到的》 考点练兵2
- 《想别人没想到的》随堂练习 提高篇
- 《和时间赛跑》 教师语录
- 《检阅》 相关介绍
- 《和时间赛跑》 训练素材
- 《和时间赛跑》 知识点精析
- 《和时间赛跑》 作者简介
- 《想别人没想到的》随堂练习 巩固篇
- 《和时间赛跑》 写作指导
- 《想别人没想到的》 考点练兵1
- 《想别人没想到的》 趣闻故事
- 《和时间赛跑》 重难点分析
- 《和时间赛跑》 教案讲义1
- 《和时间赛跑》 教案讲义2
- 《检阅》 教师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