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称象》教学设计十四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初步懂得在句子中恰当地加上一些词语,可以把话说得更加具体、形象。
2.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教育学生学习曹冲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教具准备】装上水的玻璃器皿、小木板、纸制的小木船、象和石头。
【教学过程】
一、现场试验,导入新课。
(师准备好装上水的玻璃皿和小木板。)
指名一个学生到台上来按老师说的做,其它的学生坐在座位上认真观察,等一下上来说说,你刚才观察到了什么?(实验时,在木板上加的东西越多,木板就越往下沉。)
师:看到这种变化,你能动动脑筋,想想可以利用它来做什么呢?
生:……
师:同学们刚才都有动脑筋,只是暂时还没想出一个更妙的办法而已。但有一个小朋友动脑筋想到了,想不想跟老师一起去听他讲一讲呢?说不定听后,你们会有比他更好的办法。
板书课题:称象,学生齐读课题,并对课题进行质疑。
二、质疑问难,感知课文。
1、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还真多,那现在就请你们翻开课本P35,把课文认真、仔细地读一读,相信读了之后,你们一定会解决很多刚才想知道的问题的。
2、指名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1:我读懂了:有人送给曹操一头很大的象。
师追问:大象有多大呢?你能说一说吗?让学生把课文中的句子读出来。
师:当官员们看到这么大的象之后,他们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呢?
生2:这头大象有多重?指名读一读(“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师:官员们现在都在议论这个问题,那我们也来当“官员”,学他们一起来议论议论好吗?(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学着官员们的样子讨论讨论,看哪一组“讨论”的最像。)——懂得什么叫“议论”。
3、让学生自己来评一评,哪一组比较像“议论”?
4、师:从学官员们的议论中,你有新学会什么吗?(学会“宰”。)
5、师:曹操对于他们想出的办法都不满意,从哪里看出来
?(“曹操听了直摇头。让学生用动作来表现。)
三、抓住重点,细读明理。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官员们的议论之后,想出来的办法,曹操都“直摇头”。那有没有谁想出的称象办法让曹操满意的呢?
1、全班齐读课文的第四段。
2、指名到台上来用老师准备的纸具演示曹操称象的过程。(学生一个说,一个做,其余的认真观察。)
3、让学生在书中画出曹冲称象的步骤的词语。(先……然后……再把……再……。)
4、师对着黑板上的图,引导学生把曹冲称象的过程复述一遍。
5、师生合作互读曹冲称象的过程的句子。(老师读表示步骤的词语,学生接着往下读。)
四、由果溯因,精读对比。
1、师:官员们的称象办法,曹操听了“直摇头”;而对于年仅七岁的儿子曹冲提出的办法,他为什么会“点头微笑”呢?
2、让学生由表现的不同反映,对比一下办法的好坏。
师总结:曹冲善于观察,善于动脑思考。
3、如果换成是你,你觉得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来称象吗?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五、总结全文,养成习惯。
我们平时要多观察,多动脑去思考,人才会变得聪明起来。
六、讲说故事,加深印象。
1、让学生回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2、请学生分别用“关”、“洒”、“扫”这几个字,连起来说明一件事。
以上两项作业,自选一项。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令我快乐的一天
- 熊妈妈的三个孩子
- 画
- 台风
- 放学的路上
- 小树的四季
- 婆婆的生日
- 我有一个闹钟
- 放学路上
- 市政府的景色
- 第一次大扫除
- 爱看书的小红
- 妈妈的爱在哪里
- 美丽的荷塘
- 制作小沙包
- 国家所有权行使的理论逻辑(1)论文
- 试论中国知识产权法律文化刍论(1)论文
- 从中国文化的认识到民主制度的建立
- 行动艺术:无政府主义还是形式主义
-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新三权分立论
- 对于我国植物新品种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探讨(1)论文
- 论科学美及其美感
- 艺术学研究的田野方法
- 感人,关切,艺术
- 身体意识与知觉美学
- 试析建筑物上的知识产权(1)论文
- 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教育整合的初探
- 小波转换影像压缩模式之研究
- 迷惘与孤独的都市寓言――看王家卫影片中的都市情感(dy1)
- 基耶斯洛夫斯基及其影片简评
- 《要下雨了》教案
- 《快乐的节日》教案
- 《静夜思》教案
- 《司马光》教案
- 《小松鼠找花生》教案
-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案
- 《乌鸦喝水》教案
- 《画》教案
- 《钓鱼的启示》教案
- 《两只小狮子》教案
- 《影子》教案
- 《王二小》教案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
- 《爷爷和小树》教案
- 《四个太阳》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