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罗布泊,消逝的汕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积累本文的生字词;通过对比手法了解罗布泊的过去与现在;学习报告文学的特点及写法。
2、态度与方法:
合作探究法、体验法。
3、道德情感价值观:
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总结教训。
2、揣摩语句,体味其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
【课时安排】
1 课 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曾经有一处美丽的仙湖,那里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绿树环绕、河流清澈,可以堪称为“世外桃源”、“人间奇景”,这就是罗布泊。然而在短短30年之后,仙湖消逝了,罗布泊从此成了一个令人恐怖的地方。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悲剧?让我们一同来寻找这个答案!
(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学生听读:
需掌握的词语:
萧瑟(sè) 和煦(xù) 干涸(hé) 吞噬(shì) 戈(gē)壁 裸(luǒ)露
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界变化很大。
2、学生默读全文,思考以下问题:
⑴ 罗布泊为什么被称为“仙湖”?请发挥你的想象,描绘一下这“仙湖”的景色。
⑵ 这“仙湖”为什么会消逝?请说说你的看法。
⑶ 本文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方法指导:带着问题默读,圈点勾画,筛选关键语句,归纳要点。
3、小组内交流,教师参与倾听、指导。
4、全班交流,教师点拨、归纳。
三、合作探究
1、语言探究:
⑴ 自由阅读课文,找找文中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点评其好在哪里。
(提示:哪些语句使文章富有较浓的感情色彩,哪些语句直接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⑵ 学生交流:
明确:本文运用了对比、拟人、比喻、排比等手法大大加强了感情色彩,直接抒情也有撼人心灵的力量。
2、写法探究:
⑴ 设问:
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使文章让人读后感到真实可信?请结合有关内容谈一谈
⑵ 学生交流。
明确:举例子、列数据。
⑶ 教师小结:
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它兼有文学和新闻两种特点。新闻的特点要求真实,文学的特点则要求艺术加工,讲究形象性、抒情性。作者正是在调查研究、实地考察、查阅资料的基础上,注重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悲愤心情。
四、拓展延伸
1、口语训练:
假如你是一位世纪老人,见证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你将向人们诉说什么?
2、书面习作:
联系生活,谈谈你所知道的其他关于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试写一封公开信,呼吁人们行动起来,制止生态恶化。
【板书设计】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过去的罗布泊 (仙湖) 现在的罗布泊 (荒漠)
消亡的原因 (改变河道、人口激增、“四盲”)
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这就是我
- 敬爱的老师
- 妈妈的手
- 我敬佩的一个人
- 班长,我瞧不起你!
- 猪猪,让我猜猜你的脸
- 我是一条小书虫
- 我
- 我
- 我们这个班
- 我的弟弟
- 奶油
- 自我介绍
- 人人都说她好
- 我那个节约的老妈
- 论我国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的防范
- 论农地流转的障碍性因素
- 商业地产开发项目的社会评价研究
- 谈房地产调控与地方政府角色转换
- 谈城市化进程中房地产业的和谐发展
- 浅论我国土地评估业的改革
- 多种所有制并存是我国土地制度创新的现实选择
- 我国房地产投资风险识别及控制
- 河北房地产周期与宏观经济波动关系分析
- 房价持续攀升对金融市场的冲击及对策
- 商业地产开发中商业与地产脱节问题探究
- 中小房地产企业风险测量与评估
- 南宁商业地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浅谈外资对我国房地产业的影响及对策
- 浅析楼盘开发中的优质教育配套问题
-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之四
- 《美丽的丹顶鹤》教学设计之三
- 《小动物过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五
- 《美丽的丹顶鹤》教学设计之一
- 《练习5》教学设计
-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之一
- 《小动物过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之三
- 《美丽的丹顶鹤》教学设计之二
- 《要好好学字》教学设计
- 《小动物过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小动物过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四
-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之二
-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之二
- 《梅兰芳学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