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15
《乌鸦喝水》的自编教学
一、课题的提出
1.小学语文(主题)第一册19课的说法: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可是,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想出了一个办法。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衔起来,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
2.理想的说法:如果石子与瓶壁之间、石子与石子之间、石子内部不存在空隙,无论瓶内的水有多少,只要有足够的石子,乌鸦都能喝到。但这种说法是不可能的。
3.现实的说法:石子与瓶壁之间、石子与石子之间、石子内部都存在空隙,石子放入瓶内,一小部分水被石子吸收了,另一部分水进入石子与瓶壁之间、石子与石子之间的空隙。当空隙总和大于瓶内水量时,水全部进入空隙,石子就露出水面,乌鸦就喝不着水了。当空隙总和小于瓶内水量时,水的一部分进入空隙,水面就高于石子在瓶中的高度,乌鸦就能喝着水了。
4.四年级的学生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问:用这种方法乌鸦喝得着水吗?答:喝得着。问:为什么?答:乌鸦把石子放入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升高了,乌鸦就喝着水了。答:一年级的课本里是这么说的;幼儿园的故事里是这么说的。
第二种说法:问:用这种方法乌鸦喝得着水吗?答:不一定喝得着。问:为什么?答:瓶子的水太少,乌鸦就喝不着水;水比较多,乌鸦就喝着水了;乌鸦能否喝着水与水的多少有关。
第三种说法:问:用这种方法乌鸦喝得着水吗?答:喝不着。问:为什么?答:瓶子里的水很少,石子放入水中水面逐渐升高,当水升到一定的高度就不再升高了,石子露出了水面,这样乌鸦就喝不着水了。学生为什么会这么说?
学生对教科书上所说的深信不疑,从来不怀疑教科书上写的、老师所讲的、社会上流行的、祖辈流传的。
教师只顾教书,没有考虑教材的局限性、合理性,甚至正确性,忽视了现在的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的研究,忽视了对学生的质疑精神的培养。
传统的教育重视应试教育,忽视了素质教育;重视知识教学,忽视了对学生的价值观、情感、态度的培养。《乌鸦喝水》由此而来。
二、设计意图
1.通过师生谈话,引起学生对“乌鸦喝水”的思考,暴露学生思考问题的思维过程,并对“乌鸦喝水”产生怀疑。
2.让学生用实验的方法验证对“乌鸦喝水”的怀疑,并让学生探究“瓶子里有多少水乌鸦才能喝着”的问题。
3.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书上所说的、社会上所流传的、祖辈流传下来的以及别人的经验不一定是正确的,要敢于怀疑,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并用实验给予证实或证伪。
三、材料设计
1.验证乌鸦是否能喝到水材料:每组小口瓶1个(瓶内有水)、玻璃弹,共16组(每组瓶内水量不同)。材料说明:各组小口瓶内水量不同的目的是让学生发现乌鸦不一定能喝到水,同时引导学生发现乌鸦能否喝到水与瓶内水量有关。
2.探究瓶内至少有多少水乌鸦才能喝得到材料:每组小口瓶1个、玻璃弹若干,共16组。材料说明:让学生用多种方法探究瓶内至少有多少水乌鸦才能喝得到。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权利•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
- 表妹来家之后……
- 应聘校园播音员
- 我要自强
- 谢谢您
- 人性的本能
- 一堂有趣的语文课
- 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 雾
- 我最难忘的一个人
- 悠悠鉴江
- 灾区的小朋友,我想对你说……
- Happy Land,你在哪里
- 一次失败
- 青春
- 浅谈传统文化符号在景观环境中的应用
- 端午节说闽台端午茶
- 新春佳节 文化相伴
- 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 “人本位”的刑法观与吸毒行为定性分析刑法论文(1)
- 扎根传统文化沃土培育现代德育之花
- 略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 香港与外国刑事司法合作制度研究(23)刑法论文(1)
- 对建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思考
- 我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服装设计应用中的改进和提升
- 看看身边的传统文化
- 中国传统文化对国有企业文化创新的影响
- 传统文化视角下的现代人居文化批判判
- 香港与外国刑事司法合作制度研究(21)刑法论文(1)
- 实质竞合的科刑刑法论文(1)
- 《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之1
-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设计2
- 《有的人》教案3
- 《有的人》教案1
- 《彩色的翅膀》教学设计之2
- 《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之2
- 《穷人》教学设计4
- 《穷人》教学设计之2
- 《伯牙绝弦》教案
- 《北京的春节》教案
- 《穷人》教学设计3
- 《彩色的翅膀》教学设计之1
- 《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之3
- 《彩色的翅膀》教案1
-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