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2
散话语文教学与艺术──源于吴红映老师《云南的歌会》的思考
这个想法由来已久。很多年以前,曾有这样一个称呼──“教师匠”,其中的意思不言自明。从自己上学以来,直到今天,我蹒跚着走上讲台后,对它的理解却是别有一种思绪:“匠”一字的使用可以换个角度思考,所谓“匠心独运”、“独具匠心”等词,揭示的是艺术的魅力。
对于“语文”这一概念,至今仍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位。这是一件让人尴尬的事情。因此,何以教授语文的问题,一直萦绕在每一位有良知的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脑中。不过在我看来,其首要任务是,我们必须明确语文学科的功能所在。
有这样一些描述:“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等等。(详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由此可见,语文所负载的作用,或换句话说,它所担当的责任,是不言自明的。于是,我开始思考:何以开展和提高我们的语文教学,以使它发挥其作用呢?
教学大纲里还有一条,语文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要做到这些,对于很多语文教师来说,该是件困难的事情。而要做好,似乎更困难。
做个评论家,对于头脑稍稍正常的人来说,是易如反掌的事,而亲身体验之后,我们会发现,“十年磨一剑”一说,更富哲理性。对于教学而言,这个“十年”是时间概念,而不仅仅是数字的流露。
也正因此,回到吴老师的课,现场的审视加之课后的回味、反思,其中的意义也更值得我们称道。
这是一堂成功的展示课。有导入语,也有结束语。教学流程,以一条比较完整的线索一以贯之。电影《刘三姐》的片段展示,彰显了民族特色,符合课程标准对“中华文化”和“民族文化”以及“当代文化生活”等的要求。而结束语,则从作者本人话语和名人苏轼的言论着手,“人之寿夭在元气,国之长短在风俗”。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文章整体感知和具体语言的部分揣摩,学生对文本的了解也超过了原先的自读层面。此举符合课程标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定位。
艺术,是一个物象和抽象兼而有之的概念。当我们指向某一具体事物时,说它是艺术品时,其实指的是,该事物浓缩了某一具体艺术形式,它是其外在表现形式。而从美学角度来说,则展现的是,其美感特质对人类心灵的打动。
从“人”、“景”、“情”三个角度,本课教学通过对文本的反复解读,并借助影象资料等,在45分钟的教学活动中,围绕着一个既定的教学目标指向,即“美在生命”的人文关怀而努力。在无形之中,艺术的理念得到了一定的体现。
人无完人。语文教学也一样。瑕疵与美玉并存。课程标准教学理念第三条提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非常显见,这一理念的指向对象是学生。但是,结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现状,我们认为教师在其中应扮演积极的角色。本次观摩教学,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画面是,参与教学活动的学生被分割成一个个小块,即6人小组(可能是8人),端坐于舞台上。表面上看,这是教学新理念。但此举,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以往几十年语文教学的否定。在我看来,“独立思考”这一理念受到了严重扭曲。对学生来说,并不是所有场合都能支持这一合作式的运作。而且恰恰相反,更多的时间是学生单独思考的。
因此,我认为“合作”程序的运行应是建立在自主思考而未能解决相关问题的基础上的,而“探究”环节也应以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为终极目标。“自主”、“合作”和“探究”也是循环往复的,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
对艺术的诠释,还涉及一个理念,即“人文关怀”。作为我的理解,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主体,师生平等,民主参与”应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之中,甚至延伸到课外。
以上这些是我的一点不成熟的见解。套用一句广告语做结尾:“我们一直在努力!”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感动和难忘
- 我的哲学
- 宽容的力量
- 逼出来的好成绩
- 一枚硬币的两面
- 绝望谁来顶?
- 竞争无处不在
- 天堂的负数
- 君不见春秋算来三千年
- 假如世界抛弃了我
- 时间虚度不得
- 相信自己?相信别人?
- 谈做人
- 硬币
- 话说教育
- 李宝祥艺术创作初探
- 创业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 寺院和诗抒己见
- 一旦婚姻成为筹码
- 浅析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 白娘子喝雄黄酒的理由
- 假如俺有三妻四妾
- 完美腿型后天塑造
- 医院服务环境设计的精髓:创造愉悦享受才是高端
- 浅谈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 好男人不是测出来的
- 不可以!我爱你
- 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概述
- 新时期教师道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 论技术美学的人性化设计
- 认识童话故事中的三个人物
- 《有趣的发现》教学设计四
- 虚心好学的故事
- 个性探究 自读感知
- 《小鹰学飞》教学反思一
- 《有趣的发现》教学反思
- 一篇值得商榷的童话
- 《有趣的发现》练习
- 《小鹰学飞》练习
- 《有趣的发现》教材解读
- 《一株紫丁香》练习
- 《青蛙看海》第二课时
- 《小鹰学飞》教材解读一
- 《一株紫丁香》片段赏析
- 达尔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