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翻新时间:2023-08-23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学习本单元的课文,要加强朗读,揣摩品味文中重要的词语句子,注意语言的感悟和积累,走进文本,涵泳体悟,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创意说明】
文章介绍的是作者家乡的端午风俗,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家乡咸鸭蛋的特点。写得趣味盎然,充满生活情趣。学习本文除了引导学生从把握结构入手,重点品味作者语言上的韵味和情致,从而感受作者的情怀,感受日常生活中蕴涵的无穷乐趣。
【教学步骤】
一、学生介绍本地端午风俗,教师由补充端午的知识导入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解决结构:
提要求:分别给每一段拟一个小标题,要求5~6个字。然后合并同类项,最后美化句式(5字偏正短语)。
设疑:最后一段可以不要吗?
2、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引导学生结合句子来理解)
三、品味语言
引入季羡林的评价──-少数的几个小说、散文都写得好的作家。
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这三点在课文中能看出来吗?请结合第二、三段体会。
方式:集体默读、选出喜欢的句子。
学生交流,发表看法;
帮助:引入作者的其他文章片断,通过练习让学生发现规律──从语体上帮助分析。
再引入其他风格作家对比──赵树理等。
小结:作者的特色语言──“现代韵白”:口语色彩浓厚;古汉语点缀更使文章多了书卷气,增添了淡雅之美;善于运用语言绘形绘声。
四、总结延伸
1、作者为什么这样“小题大做”的写小小的鸭蛋呢?
2、你会用本文的方法欣赏学习《吆喝》的结构和语言吗?
汪曾祺认为,“小说的结构的特点,是:随便。”随谁的便?“随”语言之韵,行自我表达之“便”。
汪曾棋非常重视语言。他曾在《自报家门》这篇自传体散文中说:“我很重视语言,也许过分重视了。我以为语言有内容性。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奶奶
- 懒懒的我
- 我家是个忍者村
- 我的爸爸
- 该死的发泄物
- 爸爸.妈妈
- 我爱我的五大理由
- 我
- 我家的唠叨老妈
- 我敬佩的一个人
- 我的外公
- 我会变
- 今日时尚
- 乐在_中
- 老师就像野菊花
- 向森林要粮食
- 《山寨中国的终结:亚洲创造力、创新及个人主义的兴起》
- To Turn to Forest for Food
- 我国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与标准化问题研究
- 世卫组织应加倍努力 保护人们不暴露在有毒物质中
- 讲好2 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故事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机制研究
- 中国货币政策中间目标选择问题研究
- 森林开发需提上日程
- “He1” Culture
- 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价值
- 浅析提高我国企业国际核心竞争力的路径
- 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4
- 关于结构性大宗商品贸易融资风险控制策略探讨
- Brazil: the Warmth from the
-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6
- 22 羚羊木雕(方案A)
- 紫藤萝瀑布7
- 《春》教学设计
-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4
- 《童趣》教学设计5
- 23 散步
- 21风筝
- 9我的信念
-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5
-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9
-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7
- 《春》教案
- 22 羚羊木雕(方案B)
- 紫藤萝瀑布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