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吆喝》有关资料

《吆喝》有关资料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21

《吆喝》有关资料

一、关于作者

萧乾(1910~1999),蒙古族,原名萧炳乾,北京人,著名记者、作家、文学翻译家。1935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后,先后主编天津、上海、香港等地的《大公报·文艺》兼旅行记者。

1939至1942年,任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讲师兼《大公报》驻英特派员。1942至1944年为剑桥大学英国文学系研究生。1944年后任《大公报》驻英特派员兼战地记者。1951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3至1955年任《译文》编委,1985年12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1989年4

月任馆长。他是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翻译家协会理事,全国政协第五、六届委员,第七、八届常委,民盟中央第五、六届常委,民盟中央参议委员会常委、副主任等。1989年4月,为美国伊斯塔德“国际文学奖”第十届评奖会评审委员。

萧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我国在欧洲惟一的战地记者。1995年中国作家协会授予他“抗战胜利者作家纪念牌”。1990年,80高龄的萧乾和夫人文洁若着手翻译了英国著名意识流小说家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

二、相声《卖布头》中的吆喝

旧社会绸缎棉布商店的大老板为了倾销积压的布匹,将整匹布扯成零块,假称是削价的布头,雇一些小贩临时叫卖。小贩则施展吆喝、叫卖的生意经,夸大布头的成色,以招揽顾客。这段相声从仿学卖货声开始,最后模拟卖布头小贩的各种声腔神态,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景象。

卖布头(对口相声)

甲:过去在北京啊,做小买卖的吆喝最多。比如说卖糖葫芦的,东西南北城还都不一味儿。

乙:对,讲究九腔十八调,您说到北城怎么吆喝?

甲:“蜜来哎冰糖葫芦哎——”

乙:到西城哪?

甲:“葫芦儿冰糖的。”

乙:这省点儿事,到了南城?

甲:“葫芦儿。”

乙:这更省事了!

甲:到了东安市场摆摊儿的,吆喝起来新鲜:“刚蘸得的!”

乙:连葫芦俩字都没有啦!

甲:北京叫冰糖葫芦儿,到天津叫糖墩儿,吆喝起来最省事,就一个字儿:“墩儿哎──”

乙:对。

甲:这是卖糖葫芦儿的。还有卖果子的:“香果来!闻香果啊哎!”

乙:真好听。

甲:这跟唱民歌似的,你如果会记谱,你给记下来,唱出来非常好听。

乙:这还能谱下来?

甲:我就谱过,不信哼一个你听听。

乙:好,你哼哼。

甲:卖什么的?

乙:这……不知道!

甲:这是卖豌豆的。

乙:我记得卖豌豆是这么吆喝:“牛筋儿来豌豆噢!”

甲:

乙:“多给来豌豆赛过榛瓤。”

甲:

乙:“豌豆来多给。”

甲:

乙:嘿!真跟唱歌一样。

甲:最讲究吆喝的是卖布头儿的,天津有两种,北京也有两种。

乙:天津有哪两种?

甲:一种是背包袱串胡同的,一种是街上摆摊的。

乙:串胡同怎么吆喝?

甲:我给你学学:“买哎花条布哎,做里儿的,做面儿的,什锦白的,做裤褂去呗。”

乙:哎,都是这味儿,那种摆摊儿的哪?

甲:那不留神能吓你一跳。

乙:是啊?

甲:他吆喝起来一惊一乍的,神经衰弱的人不敢打他头里走!

乙:你学学。

甲:“瞧瞧这块哎,真正细毛月真色不掉,买到家里做裤褂儿去呗——”

乙:嚯!

甲:这是天津两种布头儿。

乙:北京的呢?

甲:也有两种,一种软调儿的,一种硬调儿的。

乙:您给学学这软调儿的。

甲:“这块吆喝,吆喝是贱了就是不打价哩吧,这块本色白呀,它怎么那么白呀,它怎么那么白呀,哎,你说怎么那么白?”

乙:我哪儿知道哇!

甲:“它怎么那么白呀,它气死头场雪,不让二路霜,亚赛过福兴的洋白面哩吧,买到你老家里就做被里去吧,是禁洗又禁晒,禁铺又禁盖,禁拉又禁拽,是禁蹬又禁踹!”

乙:这人什么毛病啊?

甲:吃饱了撑的。

乙:大概形容他这布结实。

甲:再给你换一块黑的,这块是德国青。

乙:对,过去说德国染料好。

甲:“这块德国青啊,它怎么那么黑呀,它怎么那么黑呀,哎,你说怎么那么黑?”

乙:啊……又来了!

甲:“怎么那么黑,气死张飞不让李逵,亚赛过唐朝的黑敬德哩吧,在东山送过炭,西山剜过煤,开过两天煤厂子卖过两天煤了,它又当过两天煤铺的二掌柜的吧。这块德国青,真正德国染儿,真正是德国人他制造的这种布儿的,外号叫三不怕,什么叫三不怕:不怕洗,它不怕淋,它不怕晒呀,任凭你怎么洗,它不掉色呀!”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夏天
爱哭的我
我爱我家
桂花
我的妈妈
谦让
我学会了缝袜子
让我把幸福告诉你们
我会煮饭了
我爱妈妈
奥斯塔河谷——理智的超越
家的火爆与温馨
美味佳肴
我爱我的家
传统文化与旅游
明清家具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
预防职务犯罪要加强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刑法论文(1)
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运用的思考
从传统文化角度透视中小企业管理现象
传统文化下的晋商雕刻艺术研究
我国缓刑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刑法论文(1)
单位犯罪中若干问题的探讨刑法论文(1)
坚守传统文化精神
完善我国刑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之我见刑法论文(1)
中国传统文化与调解的契合
计算机犯罪浅析刑法论文(1)
高中语文与我国传统文化的相关性研究
从传统文化角度透视中小企业管理现象
现代科学研究应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和思考
《颐和园》设计
《母鸡》教学思考(推门课)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思考
《母鸡》教学案例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母鸡》一课想到的
《颐和园》教学思考(推门课)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教学设计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送教课) (第二课时)
《长城》教学设计(送教课) (第一课时)
《给予是快乐的》一文的教学
《长城》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送教课)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