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4
《与朱元思书》课堂教学点评
这节课,老师主要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线,始终以各种手段构建和谐的教学平台,很好的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体体现在:
一、摆正师生关系,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应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的怀抱。”郑教师正是居于这一点考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他的一言一行和课堂的组织形式,都折射出教师新型的角色定位,在教法的设计上主要以学生的自读、自悟、质疑、讨论为主。我计算了一下 ,教师讲话和活动用18分钟,其余时间都给了学生。所以说在课堂的组织形式上,教师始终注意放手让学生参与学习,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平等、宽松、民主、安全、愉悦的学习氛围 ,较好等地确定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挖掘了他们的创造潜能,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内驱力。
二、以读为本,体现散文教学特点
这篇散文语句优美,适于朗读,有多年教学经验的郑教师,因此注重朗读的指导,让朗读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教师灵活的运用录音范读、指名读、齐读、自由读、快速读等多种形式 ,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中感悟,读中生疑,读中答疑。并且每次朗读都带有明确的目的。例如第一次听录音朗读,要求学生把握语调感情 ,解决难字词;第二次指名读,要求同学进行朗读方面的点评;第三次自由朗读,要求划出喜欢的句子并说明喜欢的原因,同时齐读这些优美句子;第四次默读 ,要求同学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通过朗读让学生从中自我感悟,自我认识,培养了学生的评价能力,同时纠正了自身的不足,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和欣赏能力。
三、以问题意识为主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在课堂上,教师注意以“问题”来统领整个学习过程,引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师生合作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这就很好的打破了过去那种被动式接受知识的弊端 ,那种方式缺乏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学时都是由教师事先设制好一系列问题,然后引诱学生陷入老师事先安排的陷阱里,按照老师设制好的思路,进行机械的学习和解答 ,限制了学生的多向思维和发散思维。这节课老师很好的打破了这个格局,注意以“问题本位”作为学习的主要方式。整节课除了老师为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的感悟而提出 3个疑问外,其余都是让学生自己质疑和答疑(一共提出了13个问题)。这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四、迁移运用,不断升华
学完课文后,老师因势利导,把课内知识向外辐射开来,让学生进行有机的训练。例如老师展出了一幅图片,要求同学从课文中找出描写这幅图片的句子 ,然后选取其中一些自己喜欢的句子,扩写成一段话。这就训练学生的知识实际运用能力,它极大的拓展了课堂的涵盖面,扩大了训练量,增强了穿透力。通过课内外结合 ,进一步融汇了所学的知识,使学生的感悟和能力得到提升,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另外,对于语文教学,教师不仅要为学生创设广阔的精神空间和施展的余地。同时还要以情激情,在激情中提升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在激情中激发感悟和创新。所以说如果老师在课堂上的情感更热烈一些 ,那就是锦上添花了。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好“老师”
- 不再是孩子了
- 故事还在继续
- 木头
- 祖国颂
- 怎么能忘记
- 孤影
- 放手也是一种爱
- 蚂蚁和玻璃杯
- 常怀感恩之心
- 對不起,一直忘了說我愛你
- 胜似亲人
- 完整生命的三个层面
- 爱需要理解
- 孤单可以被选择
-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模式探究
- “示范区”建设中公共图书馆少儿活动模式创新研究
- 论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
- 浅谈博物馆教育职能的有效发挥
- 探讨博物馆内部安全管理
- 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变革与创新
- 探析地方公共图书馆管理服务创新
- 高中图书室在学校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 浅谈高校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的内涵及实施
- 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声像档案的管理与利用探析
- 数字时代基层图书馆发展的定位及方向
- 提高图书馆情报咨询功能的有效途径分析
- 地方高校图书馆的地方文献资源建设
- 探讨复合图书馆对馆员的素质要求
- 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区域文化建设的思考
- 《植物之间的“爱”和“恨”》教案之一
- 《泊船瓜洲》教案之一
- 《泊船瓜洲》教案之二
- 《古诗两首》作者杨万里、王安石简介
- 《泊船瓜洲》课堂教学实录之二
- 《植物之间的“爱”和“恨”》探究感悟
- 《失踪的森林王国》课文原文
- 《失踪的森林王国》教案之三
- 《失踪的森林王国》教案之二
- 《泊船瓜洲》课堂教学实录之一
- 《泊船瓜洲》课堂教学实录之三
- 《失踪的森林王国》教案之四
- 《古诗两首》探究感悟
- 《泊船瓜洲》教学案例及感悟
- 《失踪的森林王国》教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