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五柳先生传》写作特点
本文语言清新自然,心声袒露,毫无雕琢之痕,没有半点做作之处,确是文如其人。文章不长,但所选取的事例都很典型,所以虽是寥寥几笔,便把五柳先生的性格特征描绘得惟妙惟肖。
1、语言质朴自然,于平淡之中表现深刻的内容。例如,“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好读书,不求甚解”写他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性嗜酒”“期在必醉”写他的率真放达;“环堵萧然,晏如也”表现了他的安贫乐道;“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他的自得其乐、淡泊名利。对平平淡淡但的生活细节的叙述,生动地刻画了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深刻地揭示了他的卓然不群的人格和高洁的精神。
2、刻画人物虚实结合,重在写意传神。文章开头一段有意隐去五柳先生的真实姓名,以虚写代纪实;下面又抓住最能表现人物精神境界的几个侧面,用写意的笔法,描绘其神情风貌,寥寥数笔就传出了五柳先生高雅脱俗、任真放达、安贫乐道的神韵。
个性鲜活:文中的传主五柳先生是个隐士,来路不明,姓氏不传,以宅边五棵柳树作为称号。他“闲静少言,不慕名利”,他“好读书,不求甚解”,他“性嗜酒”,“造饮辄尽,期在必醉”,他的住处“环堵萧然,不蔽风日”,他“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他“常著文章自娱”……在不疾不徐的笔墨中,勾画了一个放浪形骸,豁达洒脱的知识分子的鲜明个性。
3、语言流畅自然,精练准确。作者笔端带情,字里行间流露出远离官场后安于贫困、诗酒自娱、悠然自得的乐趣。
4、主旨明确:
全文在短短的篇幅中表达了鲜明的题旨。五柳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这实则表现了传主明确的对立于门阀世俗的思想倾向。他淡漠世事,不尚玄谈,表达了传主对荣华富贵的鄙弃。他读书不为仕途,按自己的理解来读书,每有心得体会“便欣然忘食”,表现了传主求取真知,守志励节。文中末尾的“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既是传主的人格写照,亦可视为全文题旨的再现。
5、层次分明:
全文的两个段落中,第一段为“叙”──叙说传主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第二段为“议”──归结出五柳先生的两个主要特点:一是不愁贫贱也不求富贵,二是怡然自乐,返朴归真。此外,本文选材典型,行文简洁,风格平淡朴实,意味深长,百读不厌。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可爱同桌
- 爱的呼唤
- 我的朋友---茜茜姐
- 唠叨妈妈
- 粗心的老妈
- 我的“麻辣同桌”
- 这就是我
- 爸爸,我想对您说
- 儿童明星色彩
- 三脚猫“功夫”
- 新来的陈老师
- 好爸爸坏妈妈
- 来说说我吧
- 好榜样
- 孩时
- 社交媒体新闻化 业内刮起联盟风
- 课程资源激活品德课堂
- 要想守住阵地 首先人得转型
- 新闻个性化走向智媒体
- 运用“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 科学评价体系对实验教学的影响
- 寻转型之机探融合之道
- 土豪和土豪金等2则
- 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刑事证据开示制度
- 传媒业三分天下融合是“互联网+”
- 深度解读政策 做好舆论导向
- 改革融合双驱动 打造新型传媒业
- 以互联网思维重构传媒平台
- 实现利益共享 打造开放平台
- 强化版权保护 探索股权激励
- 《语文园地八》
- 27《寓言两则》
- 31《恐龙的灭绝》第一课时
- 《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之二
- 《语文园地六》
- 26《蜜蜂引路》教学设计之三
- 32《阿德的梦》
- 《精彩的马戏》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精彩的马戏》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31《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之二
- 28《丑小鸭》教学设计之二
- 31《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之三
- 26《蜜蜂引路》教学设计之二
- 26《蜜蜂引路》片断赏析
- 《精彩的马戏》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