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五柳先生传》课文赏析

《五柳先生传》课文赏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08

《五柳先生传》课文赏析

,开篇先叙传主之姓名籍贯。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亦循此例,却有意同读者开了一个大玩笑:“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传主生于何时,长于何地,何姓何名,概莫能知,这位“五柳先生”简直是天外来客。唯一与传主身份产生联系的,只是“宅旁有五柳树”而已!

沈约《宋书·隐逸传》引《五柳先生传》且评之曰,陶渊明“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陶宅之旁广种柳树,可视为“实录”,此有陶诗为证。《归园田居》:“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拟古》:“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然作为一篇“自况”之文,“五柳”这一自然景观仅仅是陶渊明“因以为号”的触发点,却完全不能解释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的根本原因。钱钟书先生于《管锥篇》中指出:“岂作自传而并不晓己之姓名籍贯哉?正激于世之卖声名、夸门第者而破除之尔!”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正是针对世俗有感而发,意欲“破除”此种卖声名、夸门第之社会风气。

魏晋时代,门阀制度盛行。曹魏制订的“九品官人法”赋予了世家大族政治上的特权。朝廷于州郡设立中正,评定士人之品。中正由世家大族名流充任,同宗士人理所当然获得高品位。而品位之高下又直接与官职中国之高低挂钩。于是,世家大族累世公卿,高爵显位代代相因,形成一种“上品无寒门,下品无贱族”的局面。这种制度,延续到陶渊明生活的东晋时代达到鼎盛,以致“高门华族,有世及之荣,庶姓族人,无寸进之路”(赵翼《二十二史札记》)。终东晋之世,朝廷权力一直掌握在王、庾、桓、谢四大家族手中,成为门阀制度高峰期的显著标志。

上层如此,士流趋鹜。族姓阀阅既成为进入仕途的根本条件,世家士子,视门第作铁饭碗,郡望作护身符,族谱作通行证,至于德、才二字,则完全退居次要地位。于是整个社会弥散着一种重门阀轻才德的社会风气。士人“竞以姓望所出,邑里相矜”(刘知己《史通·邑里》),以炫耀祖宗荣光、托庇死人余辉为荣,成了一种社会流行病。

对这一世人司空见惯的现象,陶渊明冷眼观之十分不满。“世与我而相违”(《归去来兮辞》)这种不趋流俗的个性,注定了陶渊明与门阀之风的不调和。自传文《五柳先生传》中,郡望、门第、宗谱一概阙如,看似不合常规,其实是对时风世俗的反拨。自号“五柳先生”,是对门阀制度的一种揶揄,对世族名士的一种调侃。陶渊明以“不知何许人”嘲弄了郡望之尊崇,以“不详其姓字”嘲弄了门第之高贵,以“宅边五柳树”嘲弄了地位之显赫,以“不慕荣利”嘲弄了官爵之矜夸……可以说,陶渊明借以“自况”的“五柳先生”形象,完全是针对东晋门阀制度的崇尚自塑的,是陶渊明遗世独立清高绝俗的个性的一种外在表现。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五柳先生”之名一出,知名晋宋并享誉后世,王、庚、桓、谢四大豪门虽然煊赫一时,而今安在哉!

当然,陶渊明不是“天外来客”,虽非名门望族,其家族渊源本也可作自我夸饰。其曾祖陶侃为晋大司马,祖父陶茂任武昌太守,父亲陶敏担任过中低级官吏而后归隐。陶渊明在《命子》《赠长沙公》《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等诗文中列举过这些事实。陶渊明的自述宗谱和士流的自我矜夸是不可相提并论的。陶渊明以辞官归隐的实际行动表现了自己的人生理念和人格价值,而“五柳先生”这一称谓,正明确地表明了诗人与世俗观念的彻底决裂。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家乡小桥
美丽的秋天
我学会了滚铁环
感谢祖国
泉水
我的烦恼
我家的小金鱼
吃草莓
我爱故乡的脐橙
我们班的“梁乙赟”
可爱的龟龟
母爱
感人的一件事
祖国在我心中
芙蓉树
教师因为家庭原因辞职报告
人民教师致校长的辞职报告
工作不合适辞职报告
公厂员工对领导不满的辞职报告
因为工资太低职员辞职报告
迫不得已职员辞职报告
大学艺术专业教师辞职报告
公司职工工作不如意辞职报告
国营公司职员辞职报告
大学学生会体育部干事辞职报告
电视台主持人工作的辞职报告
公司职员对自己工作能力不满意辞职报告
教师班主任工作辞职报告
工作岗位和性质不合适辞职报告
公司员工辞职报告
计算机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关于审计干部培训工作的思考
政府环境审计的发展趋势
制度基础审计测试与评价
论审计目标各部分的关系
审计监督:如何应对国库集中收付改革
浅谈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注册会计师审计
新国际审计准则:有效降低审计风险
公共财政框架体系的建立与我国财政审计的发展
试析中外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审计准则的差异
试谈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界定
对内部审计新定义的理解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发展趋势分析
积极探索 认真实践 努力做好经济责任审计
IT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重新认定
《醉翁亭记》课文背景知识
《醉翁亭记》学法指导
《醉翁亭记》问题探究
“乐”是表象,“醉”是实质
醉翁亭新记
《醉翁亭记》写作借鉴
短命的“庆历新政”
谈《醉翁亭记》的文脉
《醉翁亭记》疑难解析
《醉翁亭记》课文题解
《醉翁亭记》写作特色
《醉翁亭记》知识延伸
《醉翁亭记》结构分析
《醉翁亭记》考实
欧阳修与北宋文学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