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类文赏读·方山子传

类文赏读·方山子传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类文赏读·方山子传

苏 轼 方山子①,光、黄间隐人也②。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③,闾里之侠皆宗之④。稍壮,折节⑤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⑥,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⑦。庵居蔬食⑧,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⑨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象乎⑩?”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 ,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 ,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

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 ,用财如粪土。前十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 ,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时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 ,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 ,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 ,岁得帛千匹 ,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佯狂垢污 ,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

(选自《古文观止》)

【注释】

①方山子:即陈慥,字季常,宋代永嘉人,苏轼好友。②光、黄:即光州和黄州。③朱家、郭解:都是西汉时的游侠。④闾里:乡里。⑤折节:改变平日的志节、行为。⑥驰骋:纵马奔跑。指放开手脚干一番事业。⑦岐亭:宋代镇名,在今湖北麻城县。⑧庵:小草屋。⑨方耸:方形突起。⑩方山冠:唐、宋时为隐士所戴的帽子。 谪:降职。 矍然:惊视的样子。 使酒:酗酒任性。 怒马:使马怒,即纵马向前。 眉:眉宇。指脸上。 勋阀:功勋。 河北:宋代路名,治所在今河北大名县。 帛:丝织物的总称。 佯狂:假装颠狂。垢污:污辱。 傥:倘或。

【译文】

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之间的隐士。他小时候羡慕朱家、郭解的为人,乡里的豪侠都归附他。年岁稍微大一点以后,改变平日志向去读书,想凭这在世上做一番事业;可是始终不得志。晚年就隐居在光州和黄州之间一个叫做岐亭的地方。住的是茅草屋,吃的是粗茶淡饭,不和世人通音信;抛弃了豪华的车马,毁掉了原先的穿戴,凭着两只脚在山里来往。山里人没有谁认识他,见他戴的帽子,方形的帽顶高高突起,说:“这难道是古代方山冠遗下来的样子么?”因而称他方山子。

我被贬谪到黄州,路过岐亭,恰巧遇见了他。我说:“唉!这是我的老朋友姓陈名慥字季常的呀!你为什么在这里?”方山子也惊奇地望着我,问我到这里来的缘故。我把原因告诉了他。他低着头不回答,抬起头笑了笑,请我到他家里去住宿。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空无一物,可是他的妻子、儿女和仆人都显出安心满意的神色。我被他们这种奇异的现象惊动了。

我回想到方山子年轻的时候,喝酒任性,喜欢玩剑,花起钱来好像粪土一般。19年前,我在岐山看见方山子后面跟着两个骑马的人,带着两支箭,在西山游历。只有鹊儿在前面飞起来,方山子叫骑马的人追上去射鹊,没有射中;他便独自纵马向前,只一箭就射中了。因而跟我在马上谈论用兵的方法和古今成功失败的道理;自己认为是一代的英雄豪杰。现在才多少天啊,那精明强悍的神色还显露在他的眉宇间,难道是山林里的隐士么?

然而方山子世代有功勋,可以得个官职;如果他在这方面努力,现在已经显赫有名了。他的老家在洛阳,园林房屋雄伟富丽,跟公侯一样;河北地方有田庄,每年可得丝绸上千匹,也完全可以享受富有的快乐了。这些,他全部抛弃不要,独独来到深山穷谷里,这难道是没有什么体会就肯这样的么?

我听说光州和黄州地方,有很多有才能的人,常常假装颠狂来污辱自己,人家不能够看见他们;方山子或许看见他们吧?

【思考练习】

1、文中的方山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2、方山子与五柳先生的性格有什么相似之处?

3、这篇传文与《五柳先生传》有什么不同?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动物运动会
感谢(三)
有礼貌的小猫咪
妈妈的爱
爱的教育读后感
有爱真好
我的妈妈
我的理想
呼啦圈比赛
我自己
感谢(二)
大烟斗
有趣的打转虫
荷花(一)
暑假乐趣多多多
宪法“司法化”的反思与前瞻(3)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味”论内涵的延展
苗族刺绣的现代意义
从“简约主义”看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朴素、简约之美
曾国藩的人力资源开发思想论纲
传统文化·人文素质·法律规范
反宪法规则的决定的法律效力(8)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反宪法规则的决定的法律效力(6)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论社会主义宪政(19)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赣式古民居发展现状与对策
论社会主义宪政(7)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当代思想道德养分
魏晋南北朝文人歌辞的演唱及其文化功能
论郑和下西洋中宗教文化的规范性传播
从昆曲的成功传播看中国精神文化遗产的传承
《父亲的菜园》教学设计
《爬山虎的脚》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法二例
《赵州桥》教学设计
《观潮》第二课时
《西门豹》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
《观潮》(第二课时)说课稿
《蝙蝠和雷达》
《燕子》为例谈看图学文的教学
《火烧云》的语言艺术
《陶罐和铁罐》
《观潮》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
《找骆驼》教学设计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片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