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2
韩愈投书苍龙岭
苍龙岭乃西岳华山上一处著名景观。是从云台峰通往“天外三峰”的一条险径。远远望去,像一条直冲云霄的游龙,游行在两山之间,龙脊突兀,宽不足三尺,两边皆为万丈深渊。云涌华山之时,若隐若现,十分神奇险峻。苍龙岭的顶端有一“逸神崖”,上刻“韩退之投书处”六个大字。这处遗迹其中蕴含了一段唐朝杰出文学家韩愈游览华山的有趣故事。
唐朝后期,韩愈被贬,心情十分不好,刚好遇到他的侄子韩湘子和华山修道士吕洞宾,二人劝说韩愈去华山一游,以解心头之闷。韩愈对名川大山一贯比较感兴趣,但因以往政务冗忙,没有闲余时间,苦不得游,今日,经他俩一提,正合其意。便道:“也好,只是道路崎岖,如何去得?”韩湘子道:“这有何难?”于是两个道人夹着韩愈瓢至山顶,然后两人离去。
韩愈立于峰头上,放眼环视,只见华山层峦叠嶂,苍松郁郁,小径通幽,奇鸟鸣丛,悦耳动听,好似天外仙境一般。他漫步山上,观赏了镇岳宫、玉井楼、二十八宿潭。他纵目西峰,气势磅礴,莲叶覆顶,开石为洞,庙宇依山势而建,道路凿巨石而成,山日天光,光辉相映,翠草绿树,互为衬托,无限奇景佳境引得韩愈诗兴打发,遂吟道:“太华峰顶玉井莲,花开十丈藕如船。冷比霜雪甘比密,一片入口沉疴痊。我欲求之不惮远,青壁无路难寅缘。安得长梯上摘实,下种七泽根株连。吟罢,他又兴致勃勃地登上极顶仰天池,享受一下那“可通帝座”的最高点。他又来到南天门,观看了凌空高撑的长空栈道。他怀着欲罢难舍的心情,走遍了东峰,领略了关中八景之首的“华岳仙掌”。下了金锁关,来到五云峰,心想:上山容易下山难,变迈开脚步往下走,转眼来到“苍龙岭”顶端,往下一看,天际茫茫,苍龙岭形似云雾中的一座独桥,两边深不见底。面对此景,韩愈不由得目瞪口呆,身软腿颤,一步也不敢迈了(唐时的华山,不象现在这样凿石为阶,设栏护路,履险如夷。唐时不过是在“龙”的脊背上粗凿了几个石窝而已,游人到此,只能手脚并用攀爬而上下,象这样的险境,怎能不使善习文弄墨的韩愈胆战心惊呢?)。但不下山不行,当时的华山非今日可比,荒寂无人,虫兽出没,不是久留之地。韩愈鼓足勇气向下走,但走不了几步又退回来,脚下还不时打滑,真是一走退两步,紧张的冷汗直流,浑身颤抖。为减轻行李,他把所带的书籍都丢下岭去,但还是不能前行半步,被困多时的他想到自己的坎坷遭遇,不由得放声大哭。并悲叹道:“难道我韩愈就葬身于此了?!”
但韩愈毕竟是位大智者,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强烈愿望使他急中生智,便拿出随身携带的笔墨砚台,很快写好了一峰求救信仍下山去,不久,华山采药者将此信报告了华阴县令,县令既派人将韩愈救下山去。
后来,有山西百岁老人赵文备游到“韩退之投书处”,有感韩愈的逸事,遂大笑不止。后人又于旁题刻“苍龙岭韩退之大哭词家赵文备百岁笑韩处”。以后清代李柏登山至此,面对一哭一笑,又表现出另一种心态,并做诗云:“华之险,岭为要。韩老哭,赵老笑,一苦一笑传二妙。李柏不笑也不哭,独立岭上但长啸。”
韩愈在苍龙岭留下的这段逸事,为我们增添了许多情趣和遐想。而苍龙岭之险俊和神奇迷人的魅力将深深地吸引着世人的心。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收获最大的一堂课
- 我懂得了要均衡营养
- 树杆为什么涂上白色的
- 我喜欢钓龙虾
- 梅
- 温馨的相册
- 蒲公英旅行记
- 热爱生活的爷爷
- 好书是我的好朋友
- 不要被以往的经验所困
- 我最喜欢的老师
- 《100位名人成材故事》给我的启示
- 独特的我
- 我爱蓝色的大海
- 盐水泡过的菠萝为什么更好吃?
- 浅谈民族音乐教育在国民音乐教育中的地位及作用分析
- 浅论体育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
- 试析金融危机为契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关于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及生活方式的调查研究
- 关于高校办学特色与特色化的辩证思考
- 关于高校共青团建设学习型团组织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 试析法律视角下的就业协议书
- 浅论大学英语教育与后续教育理念的整合
- 试析导师参与下的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
- 试论融合理念的文化产业产学研合作战略
- 试析当代大学生诚信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
- 关于当前我国重视发展五年制高职教育的意义和策略
- 浅谈高校形势政策教育与公民教育初探
- 试论非专业素质是大学生和谐发展的持续动力
- 关于高校班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模式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