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4
韩愈与民间传说
潮汕人称韩愈为韩文公,下面是他在潮州为官时的几个韩愈与民间传说。
【韩愈走马牵山】
唐代韩愈原在朝廷做大官,因写了一篇奏章劝皇帝不要迎佛骨,以免劳民伤财,荒废朝政,皇帝看后很生气,就把他从京城贬到潮州来做刺史。
韩愈上任时,正逢潮州大雨成灾,洪水泛滥,田园一片白茫茫。他到城外巡视,只见北面山洪汹涌而来,心想这山拱如果不堵住,百姓难免受害惨重。于是他骑着马,走到城北,先看了水势,又看了地形,便吩咐随从张千和李万紧随他的马后,凡马走过的地方都插上竹竿,作为堤线的标志。
韩愈插好了堤线,就通知百姓,按着竿标筑堤。百姓听了十分高兴,纷纷赶来,岂料一到城北,就见那些插下竹竿的地方已拱出了一条山脉,堵住了北来的洪水。
从此,这里不再患水灾了。百姓纷纷传说:“韩文公过马牵山。”这座山,后来就叫做“竹竿山”。
【韩文公祭鳄鱼】
潮州的韩江,从前有很多鳄鱼,会吃过江的人,害得百姓好苦,人们叫它做“恶溪”。
一天,又有一个百姓被鳄鱼吃掉了。韩愈知道后很着急,心想鳄害不除后患无穷,便命令宰猪杀羊,决定到城北江边设坛祭鳄。
韩愈在渡口旁边的一个土墩上,摆了祭品,点上香烛,对着大江严厉地宣布道:”鳄鱼!鳄鱼!韩某到这里来做刺史,为的是保土庇民。你们却在此祸害百姓。如今姑念你们无知,不加惩处,只限你们在三夭之内,带同族类出海,三天不走就五天走,五天不走就七天走。七天不走,便要严处!”
从此,江里再也没有看见鳄鱼,所有的鳄鱼都出海到南洋去了。
现在,人们把韩愈祭鳄鱼的地方叫做“韩埔”,渡口叫“韩渡“,又叫”鳄渡”,还把大江叫做“韩江”,江对面的山叫做“韩山”。
【韩愈与叩齿庵】
韩愈来到潮州后,有一天出巡,在街上碰见一个和尚,面貌长得十分凶恶,特别是翻出口外的两个长牙,更是使人骇怕。韩愈本来就是因为劝皇帝不要为迎接释迦牟尼的骨头过份劳民伤财,才被贬到潮州来的,早已对和尚没有好感了,一见这副“恶相”,更是讨厌,他想这决非好人,回去要好好收拾他,敲掉他那长牙。
韩愈回到衙里,才下轿,看门的人便拿来一个红包,说这是刚才有个和尚要送给老爷的。韩愈打开一看,里面非金非银,是一对长牙,正好和那和尚的两只长牙一模一样。他想,我想敲掉他的牙齿,并没说出来,他怎么就知道了呢?
乾愈立即派人四处寻找那个和尚。
见面交谈后,韩愈才知道,原来他就是很有名声的潮州灵山寺的大颠和尚;是个学问很深的人。韩愈自愧以貌看人,忙向他赔礼道歉。这以后,两人终于成了好朋友。
后人为纪念韩愈和大颠和尚的友谊,就在城里修了座庵,叫“叩齿庵”。
【韩文公设水布】
古时候,韩江里的放排工,又要扛杉木,又要扎杉排,霎时跳下江,霎时爬上岸,身上的衣服湿了干,于了又湿,常常得肚痛病和风湿病。于是他们做工时便索性光着房子,不穿衣服。
每天在江边挑水,洗衣服的妇女,看见放排工赤身裸体,感到很不好意思,就告到官府那里去。官府交涉下来,放排工只好照旧又穿上衣服。
韩愈来到潮州后,这件事传到了他的耳朵里,他跑到江边实地去看放排工扎排和放排的情形。他想:放排工成天穿着一身湿衣服,不闹出病来才怪呢!
回衙后,韩愈便作了个决定,叫人到江边通知放排工:今后扎排、放排时,可以不穿衣服,只在腰间扎块布能遮羞就好了。这块布后来就成了潮州的放排工和农民劳动时带在身上的浴布,潮州人把它叫做“水布”。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自我介绍
- 我们班的女生啊
- 野蛮女生
- 我最好的朋友
- 老姐
- 我最敬佩的人
- 我的爸爸
- 我的奇怪老爸
- 老师,让我猜猜你的年龄
- 妈妈的手
- 斧南
- 奶奶
- 给爸爸的一封信
- 唐伯虎
- 牟琼
- 医学院校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的反思与构建
- 浅谈幼儿园开展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 论幼儿数学活动中多媒体的运用
- 职业教育发展正当其时
- 市场营销方式的创新研究
- 浅析骈文的发展与影响
- 财务报销管理对高校经济的影响
- 现行农村财务会计管理模式
- 让爱引领学生在成长的芳草园幸福放逐
- 四川:评阅“打虎拍蝇”成效
- 出租汽车公司财务管理的问题分析
- 谈网络环境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 理性精神在当代高校美术教育中的新发展研究
- 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改革研究
- 我国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 口技
- 《竹影》教学设计
- 《丑小鸭》教学设计6
- 《华南虎》教学设计5
- 《斑羚飞渡》教案设计
- 《狼》教学设计6
- 《木兰诗》教案
- 《竹影》教学设计
-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 28.华南虎
- 《最后一课》
-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13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18
- 《社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