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30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赠序,即赠言,是作者写给东阳青年马君则的,勉励马生勤苦学习。作者在文中不是以自己的地位和长者的身份板着面孔说教,而是现身说法,叙述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写得事信、情真、理足,对马生的殷切期望,寓于其中。其中所讲道理对我们今天也很有启发意义。
【教学目的】
1、学习积累文言词语,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2、背诵课文。
3、学习“勤且艰”的好学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求学态度。
【教学建议】
这篇文章字词难度不大,除了一些重点词句,其他都比较容易理解。文章思路清晰,在开篇提出“嗜学”,然后围绕这个中心词,层层展开,并采用对比法,点明求学应有的态度和精神。教学本文,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要补充文体知识,引导学生大体了解“书序”和“赠序”的区别。要求学生注意一些文言词的读音。为进一步领会文章内容,可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对比手法领会,并体会这种写法的表达效果。还要挖掘本文的现实意义,引导学生勤勉学习,不怕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设计】
一、简介作者导入
二、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注意正音正字
三、学生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准确翻译课文
四、体会课文的对比及其作用
本文写法上的特点是对比论证,第1、2两段内容层层相比,通过对比突出了作者的见解。第2自然段可分为5层,前4层从四个方面与第1段相对照,第5层从对照之中得出结论。第1层“凛稍之供”,“葛裘之遗”“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緼袍敝衣”;第2层“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行深山巨谷”;第3层“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未有稍降辞色”;第4层“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第5层结论:在艰难困苦中,尚能业有所精,德有所成,而处于优越条件下如不能有所精,有所成,不是智力低下,而是用心不专。既亲切感人,又很有说服力。
五、总结、扩展
课文通过自己青少年时求学的种种艰辛和现在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的对比,说明是否学有所求,关键在于自己的勤奋与专心与否,赞扬马生的谦虚好学,表达对他的期望与勉励之情。
结合课文,谈谈自己读书应有怎样的苦乐观。
六、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第二段。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好书伴我成长
- 是我欺负狗还是我被狗欺负
- 心中的滋味
- 有人唠叨,真好
- 童年的歌
- 和睦的家
- 享.春
- 我的小发明
- 我庆幸,我有你
- 我想长大
- 我心中的三国英雄
- 责任
- 春天来了
- 生活如吟诗
- 理想
-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体系构建探讨
- 梁汝雄:心M流浮山 关怀民生事
- 李国强博士:世家铸平台 商誉推品牌
- 林楚吉:热衷服务 潮人精神
- 网络商品消费者举证责任研究
- 公安微博在警察形象提升中的作用研究
- 浅析互联网条件下舆论监督的特征
- 台湾优质米u品及茶叶展销会香港登场掀起“抢购潮”
- 中国控(禁)烟立法实践研究
- 缪瑞珍:孜孜不倦服务心
- 浅析国际税收竞争及应对之策
- 吴志文:勤者卅载专注行业
- 联两岸四地经济 促华人携手共进
- 论牵连犯存废之问题
- 新《公司法》下股东出资义务的
- 21 望月 ( 第一课时)
- 《长征》
-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
- 《学弈》的教学设计
- 海伦 . 凯勒
- 鸟的天堂(第一课时)
- 草船借箭
- 爷爷的芦笛第一课时
- 18、《灰椋鸟》
- 《西门豹》
- 汉语拼音。识字。听话说话1
- 可爱的草塘
- 《荷花》 教案
- 秦始皇兵马俑
- 习作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