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30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赠序,即赠言,是作者写给东阳青年马君则的,勉励马生勤苦学习。作者在文中不是以自己的地位和长者的身份板着面孔说教,而是现身说法,叙述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写得事信、情真、理足,对马生的殷切期望,寓于其中。其中所讲道理对我们今天也很有启发意义。
【教学目的】
1、学习积累文言词语,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2、背诵课文。
3、学习“勤且艰”的好学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求学态度。
【教学建议】
这篇文章字词难度不大,除了一些重点词句,其他都比较容易理解。文章思路清晰,在开篇提出“嗜学”,然后围绕这个中心词,层层展开,并采用对比法,点明求学应有的态度和精神。教学本文,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要补充文体知识,引导学生大体了解“书序”和“赠序”的区别。要求学生注意一些文言词的读音。为进一步领会文章内容,可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对比手法领会,并体会这种写法的表达效果。还要挖掘本文的现实意义,引导学生勤勉学习,不怕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设计】
一、简介作者导入
二、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注意正音正字
三、学生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准确翻译课文
四、体会课文的对比及其作用
本文写法上的特点是对比论证,第1、2两段内容层层相比,通过对比突出了作者的见解。第2自然段可分为5层,前4层从四个方面与第1段相对照,第5层从对照之中得出结论。第1层“凛稍之供”,“葛裘之遗”“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緼袍敝衣”;第2层“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行深山巨谷”;第3层“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未有稍降辞色”;第4层“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第5层结论:在艰难困苦中,尚能业有所精,德有所成,而处于优越条件下如不能有所精,有所成,不是智力低下,而是用心不专。既亲切感人,又很有说服力。
五、总结、扩展
课文通过自己青少年时求学的种种艰辛和现在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的对比,说明是否学有所求,关键在于自己的勤奋与专心与否,赞扬马生的谦虚好学,表达对他的期望与勉励之情。
结合课文,谈谈自己读书应有怎样的苦乐观。
六、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第二段。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品安全英语作文
- 写一处风景名胜
- 空余时间的利用
- 的家庭成员
- 残奥会
- 学生是否应该做家务
- 绍一部电影
- 残奥火炬传递大幕拉开(中英)
- 朋友
- 什么样的房子?
- 雷锋—我的英语老师
- 我的快乐童年
- 展望我的未来
- 顾老年人的机器人
- 识和信心是通向成功之路
- 对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应用的思考(1)
- 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1)
- 会计师事务所内外治理机制问题简析(1)
- 会计准则执行机制影响因素分析(1)
- 论审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内涵、方法与发展方向(1)
- 再论如何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作用(1)
- 西部大开发投资绩效审计初探(1)
- 会计收入与所得税收入差异分析(1)
-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理论诠释与思考(1)
- 加强中小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探讨(1)
- 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改革前景分析(1)
- 审计委员会与监事会制度的三大悖论(1)
- 谈基建项目追踪审计(1)
- 谈谈会计工作中的道德问题(1)
- 如何核算职工薪酬(1)
- 《称象》教学设计十一
- 《乌鸦喝水》教后有感
- 《司马光》教学设计十七(第二课时)
- 《司马光》教学设计十八(第一课时)
- 《称象》纸片教具的制作和使用
- 《称象》教学设计十四
- 《乌鸦喝水》教学评析
- 《称象》说课设计
- 《称象》教学设计十二
- 《称象》教学设计五
- 《司马光》说课设计(第二课时)
- 《称象》教学设计九
- 《称象》教学札记一
- 《称象》教学设计四
- 《称象》教学设计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