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国忘家的张养浩
翻新时间:2023-05-31
忧国忘家的张养浩
在元朝,有一位勤政爱民的官员,名叫张养浩。他在任关中赈灾官员时,四个月没有回家,最后积劳成疾,病死于关中。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旱,民不聊生,朝廷决定派勤于职守的张养浩前去赈灾。张养浩深知这次大旱为几十年所罕见,此次赈灾任务非常艰巨。他在临行前便将家中所有的财物散发给乡里的贫苦人家,以表明自己完成任务的决心。然后他便带着救灾的粮食和其他物品,登车赴任。沿途遇到灾民就发放粮食,看到死者便予以安葬。他到任后四处了解受灾情况,发放救灾物资,慰问灾民,夜里就住在官署里,四个月没有回家。
他不仅做事勤苦,而且能根据当时灾区的具体情况,制定具体办法,以解决灾民的实际困难。当时由于受灾严重,粮食短缺,米价昂贵,一斗米价格高至十三缗钱。一些米商和官府中的不法官吏又借机从中勒索。那时使用的纸钞,字迹稍有模糊,米商便拒收,灾民要到官府的钱库去换新钱,不法官吏却说十文钱只能换五文,而且还要等上许多天,饥民叫苦不迭。针对这种现象,张养浩下令从官库中还没有销毁、仍可辨认的旧钞中选出一千零八十五万五千余缗,在背面盖上印记,注上“十贯”、“五贯”等字样,发散给饥民。同时责令米商:对持有此券者,一律售给,然后到官府统一兑换。这样一来,不法官吏就无法再趁机勒索百姓了。
张养浩以六十之身,终日辛苦,为赈灾工作四处奔走,终因操劳过度而积劳成疾,死于官署。关中百姓听说张养浩去世,都悲痛落泪,如丧父母。
张养浩虽是一个封建社会的官吏,但其勤政忘身,为民忧劳,死而后已的精神,值得今人效法。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宏扬科技,你我同行
- 牛奶与健康
- 二战伤亡人数统计
- 激情奥运,阳光校园
- 国旗下的讲话:国庆节爱祖国教育文章
- 海伦凯勒的一生
- 地震
- 对全校师生说的话
- 锻炼计划
- 书香伴我行
- 挫折中,莫要放大痛苦
- 珍珠港受空袭
- 祖国在我心中.
-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 我最爱我们的祖国
- 崆峒养生文化研究
- 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哲学思考
- 《人在途2·泰》的喜剧性解读
- 《鸿门宴》人物比较
- “中国梦”的政治哲学意蕴探析
- 论邓小平哲学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与发展
- 贯穿于卢梭“理想国”中的法与自由
- 《河湾》中三个“新”意象的解读
- 从《离骚》看屈原的自我
- 论阿多诺视域下艺术的本质
- 中国式理想人格探析
-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诉求及路径选择
- 基弗尔的新表现主义艺术刍议
- 浅谈对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认识
- 浅析我国历史故事中“狐”形象的变化发展
- 《珍珠鸟》教学实录
- 《珍珠鸟》教学设计
- 《珍珠鸟》教学设计
- 《珍珠鸟》教学设计
- 《珍珠鸟》教学设计
- 《珍珠鸟》教学设计
- 《珍珠鸟》片断赏析
- 《珍珠鸟》教学实录
- 《珍珠鸟》教学设计
- 《珍珠鸟》教学设计
- 《珍珠鸟》教学设计
- 《珍珠鸟》教学实录
- 《珍珠鸟》教学设计
- 《珍珠鸟》教学设计
- 《珍珠鸟》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