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遗址
翻新时间:2023-08-04
赤壁遗址
位于蒲圻市西北36公里的长江南岸,隔江与乌林相望,陆水由其东注入长江。赤壁是著名的古战场,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刘备与孙权联合,大破曹操于此,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由蒲圻市出发,乘汽车可直达赤壁遗址,交通极为方便。赤壁遗址是由3座小山组成,即赤壁山、南屏山和金鸾山。这3座小山起伏相连苍翠如海,再加上亭台楼阁错落地隐现于其间,景色益显秀美。其主要景点有赤壁摩崖、拜风台、凤雏庵和翼江亭等。这些景点相距不远,且有小径相连,极易寻觅。
赤壁山的西南临江处,山岩斜亘300余米,怪石嶙峋,汹涌的江水直扑断崖,卷起千堆雪,声如巨雷。文人骚客来此凭吊者,自古不绝,故留下众多书。据说赤壁火攻时,周瑜站在矶头指挥,忽见冲天火光把断崖照耀得彤红一片,不觉豪兴大发,当场写下这两个楷书大字,令人刻石纪念。此传说虽不可靠,但它揭示了“赤壁”命名的由来。“赤壁”二字的近旁,还有诸葛亮、刘备、关羽和张飞的画像石刻,它们与书法石壁,交相辉映,可谓书画并茂。
南屏山顶的拜风台,传为诸葛亮祭东风时的七星台遗址,后殿中的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坐像,极其传神,颇引人注目。
金鸾山腰的凤雏庵,相传庞统曾隐居于此。原庵早废,今庵乃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重建,青砖黑瓦,古朴典雅。庵内主室所供奉的庞统塑像,庄严刚毅,有凛然不可侵犯的气概。庵四面苍苔布绿,曲径藏幽,古树垂荫,百鸟飞鸣,真有“鸟鸣山更幽”的意境。赤壁山顶的翼江亭,传为诸葛亮、周瑜在赤壁之战时观望曹营的遗址。亭乃后人所建,碧瓦飞檐,六角攒尖,与传为黄盖献苦肉计的遗址,即中峰望亭遥遥相望,交互映衬。此亭四周山花烂漫,芳草萋萋,景色十分迷人。站在亭中俯瞰长江,可令人故国神游,想见当年赤壁鏖战金兵时“樯橹灰飞烟灭”的情景。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猪八戒下凡记
- 我熟悉的人
- “狗仔”李涵
- 我帮助过的一个人
- 令我印象最深的人
- 感恩
- 我的小乌龟
- 我的老师
- 我的一家
- 我的班主任
- 毛泽东
- 一个热心帮助我的人
- “会变脸”的姐姐
- 我最崇拜的人
- 我是一个电脑迷
- 浙江民营企业倒闭潮探微(1)论文
- 东北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协调机制研究(1)论文
- 论海西产业结构的层级性与产业转型战略(1)论文
- 黄河三角洲历史发展溯源及其经济开发探讨(1)论文
- 关于我国体育社会化现状分析
-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1)论文
-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发展方向研究(1)论文
- 浅析大连在东北亚区域经济中的发展战略(1)论文
- 对贿赂案件“二翻”现象的调查与思考
- 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商贸业的地位变迁与启示(1)论文
- 大庆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公共政策选择研究(1)论文
- 因地制宜推进西部地区特色城镇化(1)论文
- 新视野新评价——我国学校体育学习评价的发展趋势述评
- 关于新形势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思考(1)论文
- 四川地震灾区文化产品价值提升模式初探(1)论文
- 《打电话》教学设计
-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 《打电话》教学设计
-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 《再见了,亲人》导读教学设计
-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 《再见了,亲人》教学案例分析
- 《再见了,亲人》教学案例
- 《打电话》教学设计
- 巧设悬念·突出重点·激发感情──《再见了,亲人》教学案例
- 《打电话》教学设计
-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 “雪中送炭”非下雪不可吗?──《再见了,亲人》教学案例
-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 《打电话》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