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洁净有力 精妙细腻──聚焦《小石潭记》的写景艺术
《小石潭记》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的作品。这位自幼好学,十三岁就能写出好文章的唐代大文学家苦苦追求“治国平天下”的大道,却一再遭遇打击。但正是被贬谪到偏远永州的十年,给了他潜心创作的机会。他的《永州八记》就是在这里诞生的。柳宗元上承郦道元《水经注》的优秀传统,又结合了自己的经历,寄情于山水,写出了精美的山水游记。每一篇,都无一例外地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绝美的山水胜景,其高超的写景艺术,着实令人叹服。
一、洁净有力的语言,朴实无华
全文共五段,没有一处华丽的辞藻,只是娓娓道来,却满蓄着诗情画意。
开头从容──从小丘西行,在一片竹林的阻隔之下,只闻水声,不见小潭,那么脆生生的音响,令人心醉。于是“伐竹取道”,这个一直不为人所知的小潭便出现在眼前了。竹林掩映,何等清幽!以石为底,何样干净!潭底是一整块石头,在潭中,它们呈现出各种姿态和形状,堪称奇哉!若单是石,未免单调了些,在小潭周围,郁郁葱葱的树木藤蔓在微风里摇曳飘拂,只是几笔,如画一般美丽。
下文更美。红艳艳的阳光直射入水,透过绿莹莹的水,落在白花花的石上。鱼呢?在水中嬉戏,来回穿梭。它好象通人性,与游人在逗着玩。倏忽来去。还会突然静止,任由那影子落在石上……这一切,都那样地清晰。
沉醉之余,追根溯源,向远处望去,方知这潭水之源──有些地方溪光闪耀,有些地方被石岸所遮蔽,不见溪水……半藏半露,可以说很有韵味。
二、精妙细腻的描写,美景重现
文章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来写,自然而然,由近到远,为我们再现了一个神奇超妙的世外仙境。
扣“石”写潭,善抓特点。在第一段中,先用“如鸣佩环”的水声、“清冽”的水色来侧面烘托一个“石”字;再就树木的长势──“蒙络摇缀”的种种姿态,说明它们是长在石头上的
;然后是第二段,极力描绘水之清,更加突出石潭的特点;第三段写潭水的来源,一个比喻“犬牙差互”依旧围绕“石”字来表现溪水的曲折悠远。
扣“潭”写水,细腻传神。第一段里我们了解了潭水的清冽、声音的清脆,第二段则集中笔墨来描写水之清。正侧结合,正面写鱼,侧面写水,正因为鱼“若空游无所依”,才显出水的透明;动静结合,那鱼一会一动不动,影子落在潭底的石头上,一会又飞快地游往远处,来来去去。一动一静,妙趣横生;虚实相生,以实写虚。见游鱼乃显水清,鱼一游,清澈的潭水已粼粼入眼中,又加上灿烂的阳光照澈潭底,动静全收眼中……
所谓大家之笔,就是如此吧。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虎山公园
- 我的遥控飞机
- 富饶美丽的秋天
- 兔子的红眼
- 雪
- 夏天
- 文具盒里面的争吵
- 我的太爷爷太奶奶
- 假如我有一双翅膀
- 大象与蚕宝宝
- 家乡的石夫人
-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 冬季运动会
- 未来的房子
- 大奶牛
- 责任保险与民事责任的互动民法论文(1)
- 韩国民法典修定之比较研究民法论文(1)
- 论证券民事赔偿中因果关系的推定
-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之我见民法论文(1)
- 论代位权诉讼民法论文(1)
- 探析法律中的事实民法论文(1)
- 生命权损害赔偿中的基本问题民法论文(1)
- 对中国夫妻共同财产范围的社会性别分析
- 从立法论看物权行为与中国民法民法论文(1)
- 论民事诉讼中的再审程序民法论文(1)
- 论学位诉讼的性质
- 论民事程序选择权民法论文(1)
- 民事举证责任若干问题探讨民法论文(1)
- 地权的困境:明代史个案研究民法论文(1)
- 关于离婚自由的法社会学思考民法论文(1)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 《太阳》教学实录
- 《称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 《称象》教学设计十七
- 《称象》第二、三课时教学设计
- 《称象》相关资料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 《小小的船》教案
- 《称象》教学设计十六
- 《称象》课堂教学简评
- 《称象》大改写
- 《称象》教学札记三
- 《称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