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12-13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学习对景物入微地观察并抓住特点写景,借景抒情的写法,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3、理解作者在贬谪期间孤独悲凉的心境。

【教学重点】

学习对景物入微地观察并抓住特点写景,借景抒情的写法,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在贬谪期间孤独悲凉的心境,以及寄托于山水间的情感。

【教学方法】

朗读法、品读法、讨论法、关联法。

【教学工具】

FLASH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美丽的大自然带给我们身心的愉悦与奇妙的体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往往会使我们放松心情,排遣掉心中的郁闷,流连其中,乐而忘返。林语堂有云:山水是地上的文章,文章是纸上的山水。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踏着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足迹,游览小石潭,赏美景,品柳宗元在无情的山水间寄寓着怎样情感?

二、诵读时间

1、听范读:正字音,正句读,正节奏。

2、自由读一遍;

3、单独读一遍;

4、喜欢的段落或语句自由诵读(3名同学)。

三、疏通文意与重点实词强调

1、生提出在预习过程中未解决的疑难语句,师生共同协作解决,以生自行解决为主。

2、师强调重点的实词:如“斗折蛇行”“犬牙差互”等。

小结:(师生共同完成)本文按游览的顺序进行描写,条理清楚: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氛围。

四、品读悟情

1、再齐读全文,思考文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并勾画出具体的语句。重点提出四种景物:石、水、鱼、树。

2、品读:

⑴ 赏景: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一种景物进行赏析,分析文中是如何描写的,并归纳出其特点。

明确:

例如:

① 水──清。“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未见其形,先闻其声写出了清脆的流水声。作者此时也一定是惊喜万分。(重音字落在“闻”上,忽然听见水声,读出惊喜之情)。“水尤清冽”重点落在“尤”字,也正面写出了水──清(板书)。

② 石──奇“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四个“为”字短语形象地写出了石的千奇百怪(语调应注意抑扬顿挫,读出一种欣喜之感)。

③ 树──美“蒙络摇缀”这四个字,精确的刻画了树的美(语调应平缓,语速要慢)。

④ 鱼──乐。

第三段中的“怡然”的“俶尔”“翕忽”惟妙惟肖地写出了鱼的情态──“乐”,也侧面写出了水之清。读时要注意“乐”是写鱼,也是写人的心境,语调应是“鱼与人嬉戏”的趣味感)。……(文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好句子,请同学们下去之后互相交流)

小结并过渡:作者综合运用了先声夺人、比喻、排比、正侧面描写相结合、动静结合等手法,为我们勾勒了小石潭优美的景色,如果你亲身游览小石潭会有怎样的感受?

(学生自由谈)

⑵ 品情:

设问1:作者的感受如何?找出文中体现作者心境的语句:

扣住:“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

设问2:作者与水同乐,与石同乐,与鱼同乐。文章的三、四段,作者的情感基调有无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找一名同学诵读三、四段,其他同学体会。

明确:由乐转为悲,着重分析“不可知其源”“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等句。

设问3:此种悲凉之情单纯是由景而生吗?杜甫在《春望》中有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原本没有任何情感的花却溅泪、鸟却惊心,这是为什么?

明确: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赋予其上。

设问4、要清楚地明了作者于文中寄予了怎样的情感,我们先共同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与写作背景。

明确:被贬永州之时,柳宗元写下《小石潭记》等《永州八记》

设问5、身处贬谪之境遇而写的文章,我们以前学过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找同学帮我们回顾一下,其他同学思考为何同是被贬之人的苏轼与怀民均未入睡,他们月夜赏景,有何目的?

明确:排遣心中的郁闷之情(一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尔”诉尽其中滋味)。

设问6、由苏轼我们联系到柳宗元,他真地是酷爱山水,以此为念,而不思其他吗?

明确:不是。

设问7、我们学习过柳宗元的《江雪》,我们来共同诵读一遍,同时,请同学们思考,诗中的蓑笠翁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明确:孤独、凄凉、郁闷。

讨论:《江雪》一诗与《永州八记》为同一时期的作品,其情感有共通之处。现在请同学们讨论本文中的“乐”与“悲”,哪一个是情感的主线,二者又具有怎样的关系?

明确:作者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所以才会有发现小石潭时“心乐之”,观鱼时觉得鱼似与游者相乐的愉悦心情;但这种欢快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便会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忧伤、悲凉的心境便会自然流露出来。就很自然的融情入景了。

五、依据图片与提示语尝试背诵

1、初背。

2、齐背。

六、作业设计

仿写:运用本文学到的描写景物的方法,描写一处景物,不少于200字。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母亲
嗨!他
“各式各样”的女孩
我的妹妹
妈妈的心
我的“多媒体“老妈
“变形记”
妈妈感动了我
我的同学――余潞
再见了同学们
班级八大家
我们班里的小能人
叫你“盐巴”没商量
我的好同桌
我的黑人老师
小半径转弯隧道管片拼装技术
论述导电油墨制备技术的运用
全自动液压栈桥式仰拱移动模架一体机研制技术
浅析功能复合型的高科技工业园区规划设计
浅议免钻孔胶合板模板施工技术在大型砼外墙的应用
关于煤矿施工过程中快速掘进技术的研究
顺德村庄整治规划方法探索
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钢结构中央桁架整体提升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施工GPS测量的技术设计与运用
浅谈保温免拆模板施工技术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中小城市文化设施配置研究
浅析城市规划中的合理布局
乌鞘岭隧道F7 断层控制变形施工技术
当代社会背景下城市新区中学功能需求研究
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有趣的发现》课文内容
《乡下孩子》教案之一
《英英学古诗》教案之三
《英英学古诗》第一课时教案之一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课文内容
《乡下孩子》教案之二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练习题
《英英学古诗》课文内容
《英英学古诗》教材分析
《乡下孩子》教案之三
《2008,北京》教案设计
《小鹰学飞》教案之一
《秋游》课堂教学实录之一
《乡下孩子》教案之四
《秋游》教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