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01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特点。

2、体会对偶手法的修辞作用,并能迅速辨认对偶句。

3、正确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

1、了解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特点。

2、正确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刻含义。

【教学时数】

三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1、简介时代背景及作者,指导学生朗读全文。

2、师共同疏通课文大义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第一层。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及文章背景

范仲淹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主张“与民同乐”。

范仲淹,字_________,_________朝_________家_________家,谥号_________,著有《_________》。

二、范读课文,注意句读

三、正音,完成预习二、三

谪(zhé) 属(zhǔ) 浩浩汤汤(shāng) 霪(yín)

霏(fēi) 樯(qiáng) 薄暮(bó) 谗(chán)

顷(qīng) 芷(zhǐ) 汀(tīng)

四、齐读课文,注意句读

五、学生自读课文,力争读熟,体会作者的感情

六、师生共同分析课文第一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一段。

2、指名学生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重点词语:谪 越 具 增 属 予。(板书)

3、教师纠正,归纳总结:

第一部分(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缘由。(板书)

4、齐读课文第一段。

七、师生共同分析课文第二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二段。

2、指名学生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重点词语:胜状 汤汤 大观 备 然则 迁客骚人 得无(板书)

3、教师纠正,归纳总结

第二部分第一层(第2段)概述岳阳楼的胜景,并由此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为下文铺垫。(板书)

4、齐读课文第二段。

八、总结本节课内容

第一部分属于叙事,第二部分属于写景。

九、作业

1、复习本节课内容;

2、背诵课文。

3、预习三、四段。

【板书】

岳阳楼记

范仲淹(北宋)

第一部分:(1)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缘由。(叙事)

第二部分:第一层(2)概述岳阳楼的胜景,并由此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为下文铺垫。(写景)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1、复习上节课内容。

2、分析课文2、3两段。

3、体会对偶手法的运用。

4、找出所运用的表达方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1、字词:拼音、解释。

2、齐读、抽背。

二、新授第三段、师生共同分析

1、指名朗读第三段。

2、指名结合注释翻译第三段。

重点词语:若夫 排空 去国。

3、教者纠正、归纳、总结。

第三段写物暗己悲,为下文议论“不以己悲”伏笔。先写景,后写情,情景交融。(板书)

4、学生齐读第三段。

三、师生共同分析第四段

1、指名朗读第四段。

2、指名结合注释翻译第四段。

重点词语:至若 春和景明 而或 把酒临风

3、教者纠正、归纳、总结:

第四段写景明则喜,为下文议论“不以物喜”伏笔。先写景,后情,情景交融。(板书)

4、学生齐读第四段。

四、师生共同找出文中的对偶句

如:“衔远山,吞长江”“日星隐耀,山岳潜形”“沙欧翔集,锦鳞游泳”“长烟一空,浩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

五、总结本节课内容

三、四段为第二部分第二层两段文字分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物(景),一暗一明;情,一悲一喜,形成鲜明对照。其实,看起来是写“异”,实际上是写同。因悲和喜表现虽“异”,但本质相同,都是作者所反对的以个人容辱为转移的悲喜观。这样,就自然过渡到下文论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崇高思想境界上来。

六、自读三、四段,力争背诵

七、作业

1、复习本节课内容。

2、背诵课文。

3、预习最后一部分。

【板书】

岳阳楼记

范仲淹(北宋)

(3)物暗己悲,先写景,后写情,情景交融。

为议论“不以已悲”伏笔。

第二部分:第二层(3、4){

(4)景明则喜,先写景,后写情,交融。

为议论“不以物喜”伏笔。

第三教时

〖教学目标〗

1、复习上节课内容。

2、分析最后二部分。

3、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积极意义。

4、总结全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1、字词:拼音、解释。

2、齐读、抽背。

二、新授第五段、师生共同分析

1、指名朗读第五段。

2、指名结合注释翻译第五段。

重点词语:求 古仁人 或异二者之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微斯人,吾谁与归

3、教师纠正、归纳、总结第五段:

第三部分(5):抒发作者的阔大情怀和政治抱负被。

这里自然总结出全文中心意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回答,进一步揭示了古仁人和迁客骚人思想感情之“异”。这一句概括了古仁人的宏伟抱负,也表达了作者自己高远的志向。

4、学生齐读第五段、力争背诵。

三、师生共同分析第六段

1、指名朗读第六段。

2、指名结合注释翻译第六段。

3、教师总结。

第四部分(6)写作这篇记的时间。

四、齐读课文、力争背诵

五、作业

1、复习本节课内容。

2、背诵课文。

3、预习下一课。

【板书】

岳阳楼记

范仲淹(北宋)

第三部分(5):抒发作者的阔大情怀和报负。

第四部分(6):写作这篇记的时间。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四变“老妈
爱美的爸爸
偷懒记
有人跟我争妈!!!!!!!!!!!!!!!
可爱的“馒头”
家有表弟
那个真诚的女孩
令我敬佩的人
邮递员
妈妈的手
我的表弟
奉献
我的妹妹
我是一个奇怪的男孩
球球,别过来
试论刑事犯罪现场的证据采集
数字版权保护面临的困境与思考
浅谈网络时代职业院校思政教育问题及对策
浅析网购消费者知情权的保障
浅析我国行政法学的继承与超越
法律方法中价值判断的意义
个人财产在婚后产生收益的认定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论我国流浪儿童救助体系的完善
关联交易对中小股东利益的影响
刍论上市公司收购之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
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及对策研究
试论安全保障义务的保护范围
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必要性和实践路径探索
合伙中以合伙财产抵押的定性分析
《美丽的武夷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瀑布》教学设计
《瀑布》与《望庐山瀑布》对比欣赏教案设计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
《瀑布》教学设计
《壶盖为什么会动》教学设计
在自主学习中感受快乐——小学一年级语文课《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
《一粒种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美丽的武夷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杨树之歌》教学设计
《请假条》教学设计之二
《请假条》教学设计之三
《听广播》听说训练教学设想
《请假条》教学设计之一
《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