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为什么自称“醉翁”的欧阳修“意不在酒”

为什么自称“醉翁”的欧阳修“意不在酒”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为什么自称“醉翁”的欧阳修“意不在酒”

北宋诗文革新的宗师欧阳修(1007~1072年)当滁州(今安徽滁县)太守时,自号“醉翁”,他虽然酒量很小,往往“少饮辄醉”,但酒瘾却大,尤喜率众聚饮于州西南七里山间由他命名的“醉翁亭”。脍炙人口的《醉翁亭记》就是这段时间写的。文中突出一个“醉”字,可以说字字句句都是从“醉翁”陶醉的心中流出。在文中他还怡然带醉地告诉人们:“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就是说,他之所以喜欢喝酒,并不是对酒有特殊嗜好;酒,无非是增添情趣,激发游兴的手段,他的沉醉点只在于山水娱目,风物悦心。所以,他以主要篇幅,诗意盎然地写出了醉翁亭一带朝夕睛晦、春夏秋冬的不同景色。那蔚然深秀的林壑,那水声潺潺,泻出两峰之间的飞流,那峰回路转、踞临于泉上的翼然之亭,那时出时入的岫云,那幽香浓郁的野芳,树林荫翳间的鸣禽,乃至负于途、休于树、前呼后应的行人,都无不令人陶然欲醉。

然而,喜爱自然,留恋佳山胜水,本是人之常情,向为骚人墨客所津津乐道。我们如果把欧阳修这个“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原因,仅仅归结于“在乎山水之间”,那就未免肤浅了些。只要我们进一步看看他的具体经历,就可发现,他之所以这样求“醉”,还有着更深层的政治上的根由。

北宋王朝自开国后便厉行中央集权,政治日趋腐败,“恩施于百官者唯恐其不足,财取于万民者不留其有余”;加上每年向辽国和西夏交纳巨额“岁币”,致使民穷财困,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一些比较清醒的士大夫阶层的有识之士,如范仲淹、韩琦等,从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曾提出厚农桑、减徭役、明黜陟等革新弊政的主张,却遭到以吕夷简为首的顽固派的反对。当时在中央作官的欧阳修是站在范仲淹等人一边的。当顽固派打击陷害革新者时,欧阳修写了《朋党论》,希望皇帝“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以救时弊,而兴社稷。

不久范仲淹等人遭贬,欧阳修也受到株连,被谪为滁州太守。他自号“醉翁”,便是从这段时间开始的。他在《赠沈遵》一诗中说:“我时四十犹强力,自号醉翁聊戏客。”可见他当时并不老,也并不准备在酒精的麻痹中醉生梦死,取名“醉翁”,无非含有嘲谑揶揄之意。

因此,他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就明白显示出他遭贬后有意寄情山水的特殊心态。他在《醉翁亭记》中所描绘出的明丽的景色,潇洒的游乐,陶然的醉饮,无疑也潜流着他对世事的愤懑和抨击。遗憾的是当时围绕在他身边的人中,真正能理解他这种心态的人几乎没有,所以,他在文中极写郊游宴饮之乐后,在结尾处不无凄伤地慨叹:“人知从太守之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他们既不懂得太守为什么而乐,又哪里能领会到这乐中的深沉隐痛和悲凉呢!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春天到了
寻春
“犟”妈妈
游西山公园
缠绵亘古的星
我爱香樟树
三春晖
爱护水资源
二十年后的我
游紫云仙境
我说我家
读《只有一个地球》有感
现代儿童
试论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浅谈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探索与研究
浅析信息技术能力培养对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促进作用
简析型塑当代大学生人文品格如何可能
试析毛泽东邓小平农村发展战略思想比较研究
浅谈和谐社会视野下的高等教育公平问题
试析小语种新生专业思想教育的思考
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论
浅析大学是否还要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践研究
试论高职高专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与计算机等级考试
试论建构主义学习观对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启示
浅析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
试论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研究综述
浅谈应用型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试论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队伍建设研究
《故乡》教学设计
《故乡》教学设计
《故乡》教学设计
《故乡》教学设计
《故乡》教学设计
《故乡》教学设计
《故乡》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故乡》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故乡》教学设计
《故乡》教学设计
《故乡》教学设计
《故乡》教学设计
《故乡》教学设计
《故乡》教学设计
《故乡》说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