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8-18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

朗读背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言虚词“而”、“也”的作用。

2、过程和方法:

发挥想象,再现美文意境,体会文章的意境美。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作者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心情及“与民同乐”的思想。

【教学的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醉翁亭周围美好的自然风光和人物欢乐场景的描绘,体会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

体会“醉”与“乐”之关系,理解“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课时安排】

2课时(连上)。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千古传诵的名文,古往今来,多少人们对此文百读不厌,津津乐道,感慨万千,沉醉于其中。那么人们为何而醉?本文有何独特的魅力?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美文吧!

问:亭名由何而来?太守为何取号为醉翁?

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给它命名。太守即欧阳修,号醉翁,其特点是易醉。那么,醉翁的“醉”由何而生?仅仅是酒醉吗?

提示两个问题:

1、太守为什么而醉?

2、我们为什么而醉?

二、探究问题一

1、太守为什么而醉?领悟其思想内容。

⑴ 依据自己预习时读书的感受,大家谈谈太守为什么而醉。

学生自由发言,师总结概括:为景而醉,为人而醉,为情而醉。

⑵ 那课文中那些句子描绘了醉翁亭四周的山水之景、朝暮之景和四时之景?

① 指名朗读描绘的句子,想象画面。

② 醉翁亭依山傍水,景色千变万化,作者描绘了几幅画面?写景的顺序怎样?指名学生回答。

③ 教师小结:

第一段作者利用空间的变幻的手法,移步换景,由远及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山水特写,可归纳为:群山环绕图→琅琊秀色图→酿泉流水图→溪亭展翅图。

第二段,利用时间推移,抓住朝暮及四季特点,描绘了对比鲜明的晦明变化图及四季风光图:“野芳发而幽香”春意盎然,“佳木秀而繁阴”暑气逼人,“风霜高洁”秋高气爽,“水落石出”一片寂然。

作者写山山水水,花草树木,都蕴涵着作者深深的情怀,因而作者感叹:“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句话把景与情直接联系了起来。

④ 再读写景文字,读出欣喜、热爱之情。

2、领略文中的人欢。

好山好水好地方,自然要有人来欣赏。那么,课文又是如何描写人们欢乐的场面呢?

⑴ 指名朗读第三小节,思考:人们的欢乐体现在哪里?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吗?太守见到这些,有着怎样的神态?

⑵ 六人小组讨论明确:滁人游,前呼后应,扶老携幼,自由自在,热闹非凡;太守宴,溪深鱼肥,泉香酒冽,美味佳肴,应有尽有;众宾欢,投壶下棋,觥筹交错,说说笑笑,无拘无束。

作为太守,见此其乐融融的景象,自然酒不醉人而人自醉了。

⑶ 如何来理解太守的醉呢?

学生讨论。

师总结:太守是太高兴了。为何高兴呢,因为能与老百姓一起同乐。这是以醉写出他的快乐呀。板书。(以醉 写乐)找出带乐的句子,思考作者以醉写乐,但这乐真的是无忧无虑的乐吗?明确:也不是的。是乐中含悲呀,为何?因为他当时政治上失意,仕途落魄。内心世界很复杂,只好借酒浇愁呀。所以,他乐中也含悲呀。

⑷ 学生齐读第三自然段,读出欢乐的气氛。

3、什么样的乐才是作者所向往的?齐读第四段。

找出文中一议论语句,说说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含义?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分析了不同层次的乐,鸟乐是本能享受山水之乐。宾客的乐是随从太守而乐,境界不高。只有乐其乐──与民同乐才是最高层次的乐。进而点明太守不仅乐于山水。更重要的在于与名同乐这一文章主旨。也含蓄地表明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卒章显志”这是古人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

三、引导学生探究问题二:我们为何而醉?赏析其写作特色

欧阳修为这里的景、人、情而醉,写出了如此优美的一篇散文。而我们诵读此文,是否也能感到一份浓浓的醉意呢?那么,我们为何而醉?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自由朗读,要用心去体会。思考:这些句子或段落为何能让我们陶醉?

2、学生六人一小组讨论。

3、师归纳:

⑴ 描写形象、精练,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无论绘景还是写人,都只有寥寥数字,着墨不多,但能抓住特征,生动传神。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板书。

⑵ 句式灵活,对散结合。有的单句成对,有的双句成对,有的三句成对,它们工整贴切,形式和谐,节奏明快,易诵易记。加之对散穿插,富有变化,摇曳多姿。板书。

⑶ 韵律独特,回环往复。全文共用了21个“也”字和25个“而”,产生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使行文显得潇洒自如,增强了语调的节奏感和委婉的抒情气氛,也使作者怡然自乐的情致得以尽情的抒发。总之,此文文美、情也美(板书)。

四、学生读背课文

要求动情、动容,以醉翁的身份去感受那一份浓浓的醉意与乐趣。

五、作业布置

完成校本教材“达标训练”部分。

【板书设计】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梦想在现实中起舞
拒绝空白
​自己就是天使
我想握住你的手
把握戈多
语如河
平淡其外 绚烂其内
相遇在梦想与现实的轨迹中
我想握住你的手
渡手
“草船借箭,不足十万支”
诗般母语
高分作文点评
拥紧自己的灵魂
悬崖边缘的汉语文化
东江下游潮区界、潮流界、咸水界变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实施细则
白礤水库输水涵管除险加固处理方案
基于噪声检测的水轮机组故障诊断系
椭圆余弦波作用下沙纹演化的试验研
航空遥感(摄影)项目设计编写提纲
浅谈水土保持措施对水资源与水环境的影响
某水闸重建工程围堰的安全评估
北江流域主要水利工程联合调度探讨
抛石法在桥墩冲刷防护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广东省水库淤积形势与防治方向
水工认识实习报告撰写要求
大型水利工程施工装备6项空白亟待技术支持
海堤和护岸消浪型式选择
河源市源城区七礤水库溢洪道消能试验研究
《画风》随堂练习 提高篇
《画风》 考点练兵1
《画风》 趣闻故事
《邮票齿孔的故事》 考点练兵2
《画风》 考点练兵2
《邮票齿孔的故事》 考点练兵1
《邮票齿孔的故事》 范文习作
《邮票齿孔的故事》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邮票齿孔的故事》 相关介绍
《画风》 作者简介
《画风》随堂练习 巩固篇
《邮票齿孔的故事》 教案讲义2
《画风》 重点问题探究
《画风》 整体阅读感知
《邮票齿孔的故事》 趣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