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课文评点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课文评点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9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课文评点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写边塞风狂雪早。上句写风,“卷”字正写,“折”字侧写,狂风怒号的声威似声声入耳,遍地肃杀的景象如历历在目。下句写雪,“八月”点时,突出飞雪之早,气候之奇,“即”字见作者惊奇之情,“飞”字形容雪飘之紧,与“卷”字正相合拍。两句由风而雪,风中见寒,因寒飞雪,关联紧密。境界开阔,笔力雄健,开篇奇突,振起下文。]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雪后美景。“忽”字不仅显出边塞气象变幻的神奇,而且传出诗人赏雪时非常惊喜的心声。以春花喻冬雪,联想奇特美妙,比喻新颖贴切动人。一片银白的世界,在作者眼里,变幻成一片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明丽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欣喜和暖意。这两句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以上四句写边地奇丽的雪景,先写雪前肃杀可怕的景象,后写雪后明丽可爱的景色。以神来之笔写变幻之景。诗人由惊奇而欣喜,感情有起有伏,富有奇趣。]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笔触由帐外转入帐内,写雪天苦寒生活的情景。“散”字写风吹雪花点点飘落进来,“湿”字写雪花消融,罗幕都湿了。这里又写得很细腻。“狐裘不暖锦衾薄”,从白天写到夜晚,白天穿的是狐裘,也不觉暖和,夜晚盖的是锦衾,连锦衾也觉得太薄了,可见怎样的奇寒难忍。]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将军”这里指边塞最高军事长官。上下句互文见义。着,穿。连将军和都护都拉不开角弓,都觉得铁衣太冷,难以穿上身。这种种反常的情形极写边塞的苦寒。]

[以上四句写军营之中将士的苦寒生活,从侧面烘托大雪的寒威。从开头眼见“北风卷地白草折”的酷烈,到观赏“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再到体验奇寒难熬的艰苦,抒发了种种真情实感。]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由帐内又写到帐外。武判官即日启程了,送行的人们似乎在看看地面,望望天空,“瀚海阑干百丈冰”,归途是艰险的,“愁云惨淡万里凝”,近期内也难得放晴。这两句展示了边塞冰天雪地、阴云重重的景象。画面非常开阔,感情色彩非常浓烈,一个“愁”字,一个“惨”字,为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这两句结上启下。]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饮归客,就是设酒宴欢送回长安的客人(武判官)。这两句写中军帐里置酒饮别的情景。全诗以咏雪为主,饮别的情景用略写,只用席间的音乐来渲染气氛。连举三种乐器,不写音乐本身,充分调动读者想象空间,这里既有边地音乐的韵味,又有急管繁弦的热烈欢快。在荒漠苦寒的边塞,共事多年,同甘共苦,关系自然更加亲密,友情自然更加深厚。热闹的乐声正传达了这种友情,然而一时的欢快之后更有离别的愁苦。]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掣,牵曳。写辕门外送别情景。送行酒宴一直持续到垂暮时分,出了辕门但见大雪纷飞。在这片银白世界中,一面鲜红的旗帜格外引人注目。这是中军帐所在的标志,也是大唐边军屹立风雪边塞的标志。茫茫雪原之中一点红,色彩调配得多么鲜明,这是多么奇异而美丽的画面。北风劲吹,雪花飞舞,一向迎风招展的红旗却硬硬的垂落着,不能翻动,旗上的冰凌何等厚重,天气如此奇寒,一切都显示着这是一个冰天雪地的世界。]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写分手的情景。从辕门一直送到轮台东门,真是依依不舍。“去时雪满天山路”,只见白茫茫一片,路也看不见,这一路可怎么走啊!朋友归京,自是喜事,可雪大风寒,路途遥远,这归途多么艰辛。有惜别的情意,怀担忧的心情,送别的情绪是复杂的。与别的送别诗相比,就可见完全写出了雪中边地送别的特色。]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马行处,这里指归骑留下的足迹。友人上路之后,诗人还久久的站在那儿深情的望着越走越远的朋友。这结尾两句,言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看着雪上空留的马蹄迹,诗人在想些什么?是为“别时容易见时难”而感叹,还是为“长路关山何时尽”而愁虑?是为朋友归京而羡慕,还是为自己归期未卜而惆怅?笔端饱含悠悠不尽的情思,而苍茫的天山雪原的雄浑背景给送别画面笼罩上一层旷达豪迈的气氛。]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家的菊花
菊花
快快长大
妈妈生病了
妈妈生病了
乒乓球大战
妈妈生病了
妈妈生病,我做小当家
我是书本
我的自行车
荡秋千
庆祝游园
《坐井观天》后传
老鼠为什么是坏的
妈妈生病了
浅论歌曲翻唱和创作
浅论影片中音乐对人物的暗示及阐述作用
关于中国小提琴音乐之意境的表现
浅析音乐教育在儿童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浅论舞蹈与音乐
浅析中国摇滚的人生哲学——灵魂似乎还活着(1)
浅谈高职院校音乐专业舞蹈课教学中教材的应用与开发
感悟中国现代音乐的真谛(1)
差一步到萨尔茨堡 (1)
从音乐立场看敬拜赞美
浅析音乐表演专业学生舞台焦虑心理咨询的个案研究
试论近代“教育新潮"与我国早期师范学校音乐教育
关于我国传统音乐伦理思想探析
客家山歌音乐的发展创作手法探讨
探析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创作风格的独特性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之二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四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之二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葡萄沟》教学设计之四
《难忘的泼水节》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之二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五
《邮票齿孔的故事》
《葡萄沟》第一课时
《北京亮起来了》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七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之三
《葡萄沟》第二课时
《画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