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行路难(其一)》说课设计

《行路难(其一)》说课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16

《行路难(其一)》说课设计

​【教材分析】

《行路难》是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的一首乐府诗。诗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 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分析】

新课标提出“诵读古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要求,所以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力方面,要求学生能有感情的朗读诗词、疏通大意、落实背诵;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角度,希望学生能根据作者的生活经历,理解李白苦闷迷惘愤慨与充满信心、执著追求交织起来的复杂心态,感受到本诗抑郁和奋发、失望和希望急剧交替变换的感情基调。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立足课本,拓宽视野,是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在读懂本诗中李白怀才不遇的心情后,通过综合知识积累,把握李白诗歌的风格进而理解李白的性格特征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法学法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力求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课文材料,还学生大量的课堂活动时间,体现新课标“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的理念,通过多层次诵读、多角度比较、艺术性创编等课堂实践活动来带动教学流程步步推进,在读、说、赏的层进训练中落实教学目标。

【教学构思】

新教材入选这首诗歌,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体会作者强烈的苦闷心情和豪放自信的性格特点,培养学生品读诗歌意境,提高审美情趣。所以我把这节课定位于鉴赏诵读课。设计了分层推进式诵读──拓展积累式鉴赏的板块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老师讲述李白的人生故事──高力士脱靴,杨贵妃研墨的故事,同时展示在网络中找到了对于李白身世介绍的片断。在老师娓娓道来的过程中,学生会有极大的兴趣希望能走近李白了解李白,从而收到调动学生情绪,烘托课堂气氛的良好效果,并为下面理解本诗的情感底蕴奠定了基础。

二、分层推进式诵读

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法,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在教学主体步骤的起始阶段很好的烘托了教学气氛。

1、朗读:

听朗读正音,亮开嗓门齐读。

2、译读:

分组对照课下注释读懂全诗,圈点出不懂的地方全组讨论,老师解疑。

3、品读:

以老师的问题为开头回答问题──透过诗歌我读到了……(读到了低沉抑郁的心情、读到了慷慨豪放的信心……)

用一组或几组反义词填空:《行路难》是一曲交织──与──的急剧变化的音乐。从而把握诗歌朗读的感情变化应该是低沉──激昂。

4、竞读:

男女生比赛,自己说说朗读效果、情感的处理,

5、自读:

把自己假想成天宝三年时离开长安怀才不遇的李白,以人生独白的方式朗读。

6、齐读:

女生齐读前三组诗句,男生齐读后三组诗句。

7、背诵:

叶圣陶说过:“美读得法,不但了解作者想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品味方面或是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通过层层推进的朗读吟诵的教学环节,激活学生的情感共鸣,在吟读中入情入境入心。

三、拓展积累式鉴赏

我设计了“听──读──说──找──写”五个小环节,通过阅读老师搜集到的李白表现怀才不遇情感的同类诗歌,让学生做一下横向的比较,从而感受到李白诗歌自然豪放的风格和他独特的个性。

1、听:

老师播放这两首诗歌的录音,学生做标注。

2、读:

自己朗读,对照注释读懂全诗,圈点出不懂的地方分组讨论,老师解疑。

3、说:

以“我欣赏__________诗句,因为_____________”的句式谈谈自己的理解。

4、找:

对比三首诗歌,找出意境相通的诗句。

5、写:

通过拓展赏析,请学生按照这样的格式写一组排比句,表达出朗读李白诗歌的感受。

徜徉于李白诗歌的海洋,我听到了_____________

我看到了_____________

我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

语文课堂应该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探索,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这个环节主要训练学生独立把握领悟诗歌风格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中进行抒情性的语言表达训练,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附录】

李白,字太白,……白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天宝初,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明皇,召见金銮殿,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酒徒饮于市,帝坐沉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颒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常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乃浪迹江湖,终日沉饮。永王璘都督江陵,辟为僚佐。璘谋乱,兵败,白坐长流夜郎,会赦得还。族人阳冰为当涂令,白往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少年时代就观奇书,游神仙」,好剑术,有多方面的才能和兴趣,……然而唐玄宗只让李白待诏翰林,作文学侍从之臣,李白的大志无法实现。李白性格傲岸不,也不能忍受“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生活。三年后李白因遭谗毁,自请还山,离开长安。他只能游山访仙,痛饮狂歌,以排遣怀才不遇的忧愤。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建立伟业,成为非凡人物的理想。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曾应邀入永王李璘幕府,又以为获得了建功立业的机会。永王军队为唐肃宗消灭后,李白也受牵连入狱,后来在流放夜郎的途中遇赦。直到六十一岁时,李白还请求从军入幕,希望能有“一割之用”,却因病在途中折回,未能如愿,六十二岁时在他的族叔当涂县(安徽马鞍山)令的李阳冰家。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 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⑴,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⑵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日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注释:

⑴ 秋雁:喻李云。

⑵ 蓬莱文章:这里指李云供职的秘书省。

【简析】

诗旨在以蓬莱文章比李云,以谢朓清发自喻。借送别以赞对方,惜其生不称世。开首二句,不写叙别,不写楼,却直抒郁结,道出心中烦忧。三、四句突作转折,从苦闷中转到爽郎壮阔的境界,展开了一幅秋空送雁图。一“送”,一“酣”,点出了“饯别”的主题。“蓬莱”四句,赞美对方文章如蓬莱宫幽藏,刚健遒劲,有建安风骨。又流露自己才能,以谢自比,表达了对高洁理想的追求。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文艺观。末四句抒写感慨,理想与现实不可调和,不免烦忧苦闷,只好在“弄扁舟”中去寻求寄托。思想感情瞬息万变,艺术结构腾挪跌宕,起落无端,断续无迹,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矛盾的心情。语言豪放自然,音律和谐统一。“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句,是千百年来描摹愁绪的名言,众口交赞。

将进酒

李 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⑴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⑵,丹丘生⑶,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⑷馔玉⑸何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⑹昔时宴平乐⑺,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⑻沽取⑼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⑽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注释:

⑴ 会须:应当。

⑵ 岑夫子:诗人的一位隐居朋友。一说名勋。

⑶ 丹丘生:元丹丘,隐居不仕,与诗人交好。

⑷ 钟鼓:泛指音乐。

⑸ 馔玉:泛指美食。

⑹ 陈王:曹植。曹操子,曾被封为陈王。

⑺ 平乐:观名,故址在今河南洛阳故城西。

⑻ 径须:竟须,犹只管。

⑼ 沽取:指买酒。取字语词,无义。

⑽ 将出:拿出,拉出去。

【简析】

这首诗意在表达人寿几何,及时行乐,圣者寂寞,饮者留名的虚无消沉思想,愿在长醉中了却一切。诗的开头六句,写人生寿命如黄河之水奔流入海,一去不复重返,如此,应及时行乐,莫负光阴。“天生”十六句,写人生富贵不能长保,因而“千金散尽”“且为乐”。同时指出“自古圣贤皆寂寞”,只有“饮者留名”千古,并以陈王曹植为例,抒发了诗人内心的不平。“主人”六句结局,写诗人酒兴大作,“五花马”、“千金裘”都不足惜,只图一醉方休。表达了诗人旷达的胸怀。“天生我材必有用”句,是诗人自信为人的自我价值,也流露怀才不遇和渴望用世的积极思想感情。诗深沉浑厚,气象不凡。情极悲愤狂放,语极豪纵沉着,大起大落,奔放跌宕。诗句长短不一,参差错综;节奏快慢多变,一泻千里。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人生没有撤销键
我们都是蔻一代
洛阳
炒菜
成长中他牵着我的手
给灾区小朋友们的一封信
生活的咖啡
新起点
让友谊荡起双桨
绿色心灵
我爱拉丁舞
石门坊游记
理想人生
相信一切有生命
希望
贴附射流辐射冷顶板复合空调系统的性能研究
底框结构上部刚度对不均匀沉降影响的研究
新型混凝土横孔空心砌块砌体受压性能研究
由“融”错教学引发的思考
波形钢腹板抗剪性能的研究
基于大涡模拟的平屋盖锥形涡数值分析研究
500 kV全联合变电构架体型系数风洞试验及风振系数取值分析
城市办公建筑空调制冷系统大气排热实测分析
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混凝土柱屈服性能
考虑桥梁限重标志对驾驶员行为约束的车辆荷载效应研究
输电塔线体系风致覆冰脱落动力响应的研究
PE―ECC短梁抗剪性能研究
基于儿童视角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
阅读教学应回归语言
摭谈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路径
千呼万唤始出来——浅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_语文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_语文论文
“口语交际”的一得_语文论文
导入新课激趣谈_语文论文
语文教学艺术的核心:情感性、创造性_语文论文
《个人和集体》推敲数则_语文论文
低年级识字教学法_语文论文
谈新课标下的语文“问题式”教学设计_语文论文
浅谈语言机智在课堂组织中的运用_语文论文
《鸟的天堂》综合性学习活动案例述评_语文论文
试从修辞的创新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_语文论文
以鲜活的形式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文采训练之广告口号_语文论文
中学语文教师与文本解读_语文论文
让课堂在平等的对话中走向精彩--新课改论文_语文论文
《对称的美》一课的教后反思_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