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美丽的小路》口语交际设计
【教学内容】
学完《美丽的小路》之后,结合本单元主题“保护环境,爱护卫生”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环岛路资源,课外延伸,目的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口语交际活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并号召学生主动参与保护、爱护环境的活动。
【片段一】
(一)谈话引入,播放录像,共同欣赏环岛路的美景。
1.师:小朋友你们看到的是什么地方啊?
生:环岛路。
2.师:对呀!这是大家熟悉的环岛路。你们喜欢它吗?
生:喜欢。
3.师:既然大家都喜欢,谁愿意当一名小导游把美丽的环岛路介绍给大家呢?听一听谁说得好,好在哪里?
生:(投影自带的图片)环岛路的草地绿绿的,还有许多美丽的雕塑。
生:(投影图片)环岛路的海很美,夏天会有许多人来这游泳,很热闹。
4.师:哪位小老师来评一评刚才谁说得好呢?
生:我觉得姿君说得好,她的声音很大,听得很清楚。
生:我也觉得姿君说得棒,她说话的时候不会像夏威那样乱动,比较有礼貌。
师:我也觉得姿君是一名称职的小导游,大家同意老师送她一朵三角梅吗?(同意。)你们想不想当一名优秀的小导游呢?(想。)那就请四人小组的同学互相介绍环岛路的美,哪一组表现得好,老师就为他们插上一面优秀导游旗。
(四人小组的同学互相交流,老师论巡视,参与交流。)
5.师:(打击木琴,示意学生结束活动)刚才老师和小朋友一同去欣赏了美丽的环岛路,哪一小组的同学愿意到台上来介绍,与大家一同分享?
生:(投影照片)这绿色的草像绿色的海,大白海豚和小白海豚快乐地在海上捉迷藏。
生:(投影照片)晚上,环岛路的路灯一排排亮了,远看就像一个个亮晶晶的星星。
师:说得真不错,看到灯就想到了一颗颗亮晶晶的星星,跟老师说,一颗颗星星。(生跟着说一遍。)
生:环岛路的小路很美,颜色很鲜艳。
生:海水很美,它会在沙滩上跑来跑去,好像在欢迎大家到环岛路来玩。摩托艇在海面上开过来开过去,人在海里游泳,人们很开心。
(学生不约而同地鼓掌。)
师:从大家的掌声中,老师明白了,这一组的同学确实像优秀的小导游,我们为这一小组插上一面优秀导游旗。
【片段二】
1.师:环岛路真是美极了,只有注意保护环境,才能留住环岛路的美。环岛路是每时每刻都这么美吗?
生:环岛路有时会被游客弄脏。
生:我去调查的时候,发现环岛路上有一些垃圾。
师:我去调查时也发现美丽的环岛路上有一些令人不满意的地方。
出示图片(丢易拉罐、吐痰、踩草、爬上塑像四类情景)。
师:为了留住环岛路的美,你自己打算怎么做?先请大家在四人小组里交流。(组织形式:组内交流──个别反馈。)
师:老师非常喜欢你们、感谢你们,因为你们都是厦门市讲文明的小公民。环岛路是我们大家的,我们要保护它得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
师:为了让它变得更美一些,我建议咱们班成立一个环岛路“美容”公司。我当公司总经理,你们当公司的“美容”
师,咱们一起开动脑筋为环岛路做一做“美容”计划好吗?(生交流──生反馈。)
生:我要在小路上做广告,就是在小路的鹅卵石上写上“请大家不要乱扔垃圾”,游客看见了就不会乱扔垃圾了。
生:(学生举着风筝跑上来)我准备在这个风筝上写上“请大家爱护环岛路”,然后把它拿去海边放或是送给游客玩,他们一定会爱护环岛路的。
生:我们准备在电视上作广告,广告内容是(两个学生带着QOO(的头饰表演,一边欣赏环岛路的美景一边说:“哇!环岛路真美。”)
生:我要画个会说话的太阳,让它告诉大家:“请爱护环岛路。”
生:我要做广告,广告上画着一个空罐子流眼泪,它说我想回家;一包薯片袋哭着说:“我也想回家”。
生:(播放录音带)“垃圾娃娃快回家,垃圾娃娃快回家!这就是我设计的会说话的垃圾桶,我要让它不停地说来吸引游客,这样一来垃圾就可以顺利地回家了。
生:我准备在日历上做广告,我要拍很多环岛路的美丽景色,用它们制成日历,再把这些日历送给游客,让它们都喜欢环岛路。
师:大家都说得这么好,老师就让厦门市的市鸟“小白鹭”和你们交朋友,高兴吗?(师给生带头饰,学生脸上露出笑容。)
师:相信有咱们班这么多的环岛路的“小卫士”,还有那么多的美妙计划,环岛路的明天一定会更好。老师也相信你们这些文明的小市民,不论走到哪里都会留下文明的足迹。
【点评】
《美化家乡环岛路》这一节口语交际课是在上了《美丽的小路》之后进行设计的。联系《美丽的小路》这课的环保教育,根据黄厝小学的地理位置离环岛路很近,学生对环岛路比较熟悉的有利因素,开发语文教育的资源,组织学生到环岛路进行社会调查,收集资料,为美化环岛路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学生在这一活动的过程中,不但受到了环保教育,还提高了语文的实践能力。从本节课的教学片段中可以看出,学生是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的。由于课前做了实践的铺垫,学生的思维活跃,话匣子被打开了,这就解决了老师所担心的“学生无话可说”之难题。同时,老师在交际中注意适时的点拨引导,欣赏评价,多次出现“喜欢你们”“感谢你们”“真棒”等字眼又辅以三角梅、优秀导游旗、“小白鹭”头饰等实物激励,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荣誉感,表现更积极投入,课上气氛十分浓烈。不仅在多种形式的交际中锻炼口语表达能力,还俨然以家乡小主人、鹭岛小卫士的姿态发出“我爱鹭岛,护我鹭岛”的童稚心声。这一节课内延伸课,可谓一箭三雕。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诤 友
-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
- 灯明四溢
- 爱是最昂贵的财富
- 爱是最昂贵的财富
- 我的好友
- 枫叶舞鞋
- 享受生病的乐趣
- 向日葵
- 夏雨
- 脚丫的魅力
- 老鼠去海边
- 我看见了大海
- 我的弟弟
- 笑一笑
- 春节文化之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析
- 浪漫情人节VS传统元宵节
- 偷税罪新论(3)刑法论文(1)
- 反倾销与中国企业的应对措施(2)刑法论文(1)
- 浅谈中国现代建筑教育中的传统文化因子引入
- 《清明上河图》澳门展 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 清明出行回归自然文化休闲 游客“偏爱”短线游
- 清明文化品趣
- 传统文化对“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作用
- 清明引发的传统文化思考
-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之路
- “人质型”犯罪的适用问题辨析(2)刑法论文(1)
- 春节文化下的一月价值溢价与小公司效应
- 借助特色体育教学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 试论传统文化与青年亚文化接受群体的心理对峙
- 《伯牙绝弦》教后反思
- 《伯牙绝弦》
- 《蒙娜丽莎之约》教学随笔
- 《月光曲》有感
- 《月光曲》评课
- 《伯牙绝弦》随想
-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
-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 《最后一头战象》说课
- 《伯牙绝弦》教学设想
- 《月光曲》
- 《蒙娜丽莎之约》课后反思
- 《月光曲》一课
- 《老人与海鸥》教后反思
- 《月光曲》第一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