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23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诗词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2、学习这首词语言精确的特点。

3、领会词中赞美祖国壮丽河山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富强而奋斗。

【教学重点、难点】

1、这首词的创作和发表的重大意义。

2、这首词的意境博大深逮。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伟大的祖国风景秀丽,疆域辽阔,历史悠久。3000多年来,有过不少的英雄好汉、帝王将相,试问:真正称得上英雄人物的是谁?

──是无产阶级人民大众。毛泽东同志在《沁园春·雪》一词中形象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为什么?

──历史证明了这一点,红军长征的胜利更证明了这一点。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中宣布:“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1936年2月,毛泽东同志率部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准备渡黄河东征。视察地形时,他看到雪后的壮丽河山,展望革命的灿烂前景,满怀战胜敌人的信心,挥笔写下了这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形象地指出:中国的命运只有掌握在无产阶级人民大众手里才能走上“光明的路”。未来是属于今天的无产阶级人民大众的。

二、指导预习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分外( ) 娆( ) 思汗( )

今朝( ) 数风流人物( )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惟 须 上下 俱 文采、风骚 顿 素 妖娆 输、逊 风流人物 蜡 竞 折腰 数 今朝

3、思考下列问题:

⑴ 这首词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但上、下两阕各有侧重,上阕侧重于哪种表达方式,下阕又侧重于哪两种表达方式?

⑵ 上阕写的什么地什么景?试按对景色的概括写、具体写、想象写的脉络,把它分为三个层次。

⑶ 下阕如何引入对人物的评论,评论了哪些古人?又评论了哪些今人?试按此线索也将它分为三个层次。

三、研习新课

1、指名板书注音:

分外(fèn) 娆(ráo) 数风流人物(shǔ)

今朝(zhāo) 思汗(hán)

2、指名口头解释:

惟:只。

上下:上上下下,即上游和下游。

顿:立刻。

蜡:白色。

须:等到。

素:白色。

妖娆:艳丽多姿。

竞:争。

折腰:鞠躬、倾倒,这里有称颂、赞美的意思。

输、逊:都是差的意思。

文采、风骚:都指文学才华,“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

俱:都。

数:点数,数得着,称得上的意思。

风流人物:这里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就是今天的无产阶级人民大众。

今朝:今天。

3、教师范读,然后提问上面的思考题。

回答要点:上阕侧重于写景,下阕侧重于抒情、议论。

四、指导学习课文

1、学习上阕:

⑴ 教师读:“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提问:这3句和诗题有什么联系?“千里”“万里”反映了什么?

明确:这3句开篇点题,突出了“冰封”“雪飘”。

“千里”“万里”是互文,是说“千里万里冰封雪飘”。它描写了祖国幅员的广大,“也反映了诗人视野的辽阔。

这3句总写祖国北方的雪景:一望无垠的大地,坚冰封冻,茫茫无际的长空,大雪飘飞。“北国风光”是多么壮观!

⑵ 教师读:“望长城内外……欲与天公试比高。”

提问:一个“望”字,写登高纵目远看。这个“望”字贯穿到哪一句,或者说,诗人“望”到哪些景物?

明确:贯穿到“欲与天公试比高”。这最后一句虽然主要是想象,但这想象还是“山”“原”与天相接的景象而引起的。

一个“望”字,领起下文,这7句,都由“望”字所贯串,写出了诗人登高远望所见。

提问:“惟余莽莽”的“惟”,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表达作用?

明确:“惟”就是“只”“仅仅”。“惟余莽莽”就是“只剩下无边无际的白茫茫的一片”。这个“惟”字,准确地表达出广阔的天地间只有白雪,除此以外,其他一切都不见了。

提问:“顿失滔滔”的“顿”,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表达作用?

明确:“顿”是“顿时”“立刻”。“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是说奔腾咆哮的黄河,一下子失去了滚滚滔滔的气势,这个“顿”字,突出了天寒地冻,表达出结冰速度的快。

提问:“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和“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有什么相承关系?

明确:“惟余莽莽”承应“万里雪飘”,“顿失滔滔”承应“千里冰封”。二者把“冰封”“雪飘”表达得更准确,描写得更具体。

到处是严寒冰雪,但并不是死气沉沉,而是充满生机活力。你看“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在诗人眼里,婉蜒起伏的群山像一条条银色的巨蛇在舞动,秦晋高原上绵延起伏的丘陵像一只只白蜡般的大象在奔驰,再远望天际,天地相连,群山高原好像有意要和老天比一比高低。诗人在这里是借景抒情,写出了祖国人民坚强不屈、敢于斗争的精神。前两句对偶工整,用词准确:“山”“原”写景物,“银”“蜡”写色彩,“蛇”“象”写形状。提问:“舞”“驰”二字写什么?有何作用?或进一步启发:“山”“原”是不是真的在“舞”在“驰”?

明确:写动态。二字把本来是静的景色写成动的形象,使它充满了生气和活力,这也表达诗人丰富的想象和激动的情绪。“欲与天公试比高”。一个“欲”字,概括“舞”和“驰”,赋予动的形象以人的性格特点,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的昂扬情绪。学生齐读“望长城内外”7句,体会其“总”和“分”的关系。

这7句“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分别承上面“冰封”“雪飘”而来,“欲与天公试比高”又是合写“山舞银蛇”和“原驰蜡象”,而这7句又都有“望”字所领起和贯串。

注意:这是写的一片银色世界,银色的特点是洁白而又美丽。

“冰”“雪”“银”“蜡”(还有下文的“素”),都是白色,作者不写一个“白”字,却十分有力地展示了白色的画面。

⑶ 教师读:“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等到雪过天晴,红艳艳的阳光映照在白皑皑的雪地上,交相辉映,显得格外壮丽,特别好看。这使人想到中国人民不但敢于斗争,而且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须晴日”,表达出对革命胜利坚定的信念,一个“看”字,正是对革命的光辉灿烂的前景的展望。这3句,既赞美了祖国大好河山,又画出了美好的革命理想,写得情景交融。

提问:这里的“看”字和上面的“望”字在表达内容上有什么区别?

明确:二者虽然都是用眼睛,但前者写登高远望辽阔的河山,是高瞻远瞩,后者写仔细观看艳丽的景色,是端详欣赏,“望”和“看”用得精确,不能互相调换。

⑷ 抓住“望”“欲”“看”三字,背诵上阕。

2、学习下阕:

⑴ 教师读:“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如此壮丽的祖国河山,应该由谁来主宰呢?谁才能使中华民族进入“分外妖娆”的理想境界呢?于是,词就进入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江山”一句是承上“如此”,是指上阕中风光的壮丽。“无数英雄”是启下,概括了下阕所议论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几个代表人物。

提问:“引”字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明确:它把“江山”和“英雄”联系了起来,突出了“英雄”们对大好河山的崇敬感情。说明了“英雄竞折腰”的原因是江山“多娇”。竞,就是“争着”。

⑵ 教师读:“惜秦皇汉武……只识弯弓射大雕。”

提问:“惜”是什么意思?它贯穿到哪一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惜”是“可惜”,有美中不足的意思。它贯穿到“射大雕”,领起对下面历史人物的议论,概括了历代统治阶级代表人物的不足之处。

提问:“输”“逊”是什么意思?都是做“差”讲。为什么要在前面加“略”和“稍”?“只识”说明了什么?

启发同学看有关这7句的注解,思考、议论。

教师归纳:

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汉武帝有雄才大略,给国家开拓了疆域,创建业绩,唐太宗和宋太祖也都是开国皇帝,武功昭著,而称雄一世的成吉思汗的武功更是赫赫有名,他们对祖国的统一发展起过不同程度的作用。诗人把们置于“无数英雄”之列,都有肯定的意思,但他们又毕竟是封建帝王,是剥削阶级代表人物,而且只懂“武功”,不大懂得“文治”(“文采”“风骚”)。因而用了“略输”“稍逊”,既不全盘肯定,又不一笔抹煞,对他们的功绩,既不夸大,又不缩小,这种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和评价,含蓄而又恰如其分。至于对成吉思汗,肯定得更少些,所以用了“只识”二字,也非常准确。对这五个封建帝王的评价,都用“惜”字领起和贯串,“略输”“稍逊”“只识”都有“惜”的意思。

⑶ 教师读:“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提问:“数”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明确:是“点算”“数得着”“称得上”的意思。它在评价历史人物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分肯定了今天的“风流人物”。这3句是议论的中心。“俱往矣”三字,把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及一系列封建帝王一笔带过,宣告了!日时代一去不复返,只有今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的中国人民,才是创造历史、光复中华的真正英雄。这3句又与上阕结束的3句相呼应,说明在今天只有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才能创造出崭新的历史,迎来“分外妖烧”的光辉的明天。

⑷ 抓住“引”“惜”“数”三字,背诵下阕。

3、课文小结:

⑴ 引导归纳中心思想:这首词生动地描绘了祖国北方壮丽的雪景,热情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当代的革命英雄。今天学习这首词,能帮助我们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激发振兴中华热情。

⑵ 提问:“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有什么深刻含义?

说明过去的历史人物毕竟有很大的局限性,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是今天的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只有他们,才是祖国河山的真正主人,才是真正的历史创造者。

五、巩固新课

教师表情朗读课文。

六、作业

1、背诵、默写这首词。

2、课下搜集写雪的名诗、名句,写在读书笔记上。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二十一天的母爱
思念
我的成长记录
清明时节雨纷纷
母亲节
祖国的变化
最敬佩的人
元宵节
母亲节快乐
蓝色的关爱
令妈妈感动的事
即将毕业
时间
我想当一名老师
观《三毛流浪记》有感
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后浇带的施工
ISS9010型蓝宝石晶体生长炉的研制
暖通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新形势下采煤技术在煤矿开采中的应用
浅谈建筑施工中裂缝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探讨中央空调水系统的安装与质量管理
浅谈营林工作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双层地下室区域大型钢结构安装技术
浅谈水利工程中的节水灌溉技术
昆明市东川区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公路工程路基改扩建技术研究
浅谈异形柱框架结构在民用住宅设计中的应用
刍议电力系统变电运行检修工作
浅谈北方地区采暖的几个问题
03笋芽儿之教材分析名师案例
草教材分析精品推荐
宿新市徐公店优秀教案一精品推荐
宿新市徐公店优秀教案四精品推荐
02古诗两首之教材分析精品推荐
普陀区2015年初三二模语文试题
笋芽儿教案教学设计六名师案例
草教学片段赏析(于永正)精品推荐
找春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宿新市徐公店优秀教案三精品推荐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教案教学
福慧学校2012学年中考第一轮模拟语文试题
草教学教学设计教案
笋芽儿教学设计教案教学
02古诗两首优秀教案A案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