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22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本课内容在教材第2~5页。《沁园春·雪》是毛主席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他作为一代伟人的豪迈情怀和不凡气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 学习词的相关知识,了解词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

⑵ 能够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注意重音及停顿。

⑶ 体会诗词语言的凝练、准确和“诗化”形象的丰富内涵。

⑷ 学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能够在写作中运用想象和联想。

2、过程与方法:

⑴ 学生结合文中的注释,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内容。

⑵ 老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活动,根据词的内容,发挥想象,以小组为单位,描绘出诗人笔下的“北国风雪图”。

⑶ 设计问题,结合学生绘出的图画进行串讲,引导学生体会本阕词的壮美意境和诗人的豪迈情怀。

⑷ 结合几首描绘雪景的诗词,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加深对本阕词主题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 学生能够感受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以及他作为革命领袖,挥斥方遒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

⑵ 学生能够恰当、客观地认识诗人对历代帝王的评论,教师引导学生树立客观的功过观和正确的历史观。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1、重点:

⑴ 学会词的朗诵方法,掌握正确的停顿,能够找出诗歌的重音。

⑵ 体会诗歌语言的凝练,理解“诗化”形象的内涵。

⑶ 领会词的意境美和音韵美。

2、难点:

⑴ 理解“封、飘、望、舞、驰、惜”等动词和“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含义。

⑵ 理解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评鉴,体会他豪迈的伟人情怀,并树立正确的历史人物观。

3、教学突破:

⑴ 运用语言和画笔,在音乐的陪伴下,师生共同描绘诗人笔下的“北国风雪图”。

⑵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诗画结合,感受诗人由近及远、借景怀古、实虚结合的写作技巧。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⑴ 第一课时前,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提出预习内容和要求;查找关于长征的图片、音像等资料,如课文的朗读带、《长征组歌》的录影带或者毛泽东主席在长征途中的故事等。

⑵ 第二课时前,搜集一些以“雪”为内容的诗词,如柳宗元的《江雪》、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与本词进行风格上的比较。

2、学生准备:

⑴ 第一课时前,尝试有感情、有节奏地阅读这首词,标示出重读的字词,摘抄描写雪景的句子;能够主动查找并了解本首词的写作背景;四到五人为一组,尝试根据诗词内容,绘制一幅“北国风雪图”。

⑵ 第二课时前,摘抄一些毛主席诗词,如《沁园春·长沙》,能够尝试背诵一到两首,体会毛主席诗词的风格。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交流预习心得,导入新课

1、结合本地的气候特征,引导学生展开对“雪景”的描绘。

2、不同的人、不同的心境、不同的时代环境,会赋予雪景不同的特点,结合历史背景,导入新课。

3、播放《沁园春·雪》的朗读带,或者自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注意字音(如“汗”、“俱”)、停顿、重音和朗读的技巧。

4、给学生两三分钟时间默读体会。

1、畅所欲言,想象大地披白、青松傲雪、堆雪人、打雪仗等景象。

2、结合自己摘抄的描写雪景的诗句,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等,体会意境。

3、在听的过程中,纠正字音,划出停顿和重音,初步体会词的感情。

4、在心中默读,体会词的意境和音律。 二、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1、让学生说出上阕中的动词和它们所描绘的景物,学生回答后及时补充和纠正。

2、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并示范分析“封、飘、失”所描绘出的北国雪景,重点比较“望”与“看”字的区别,暗示诗人登高望远的观察角度,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其它动词描绘的视觉景象。

3、补充讲解:“舞”,起舞、飞舞,形容披雪的群山似“银蛇”逶迤曲折;“驰”,奔驰、奔跑,形容白雪覆盖的丘陵如巨象奔驰,并提问:“山舞银蛇”与“原驰蜡象”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4、分析:“晴日”映照下的雪景,红色与白色交相辉映,巨大的反差给读者以视觉上的震撼;诗人又把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的壮美景象,比做红装素裹的少女,更是想象奇特,比喻确切,并提问学生“欲与天公试比高”中“欲”字的用法。

5、总结诗词写景语言的凝练生动,引导学生通过近景和远景的推移、实景和虚景的交错,发现诗人思维的跳跃和连贯。

1、回答问题:有“封、飘、望、失、舞、驰、比、看”等,分别描绘了长城,黄河,群山,高原和晴日的雪景。

2、根据教师示范的方法,分析词语的用法。“失”描绘出黄河结冰的壮观景象,“舞”和“驰”运用拟物、比喻的修辞手法,化静为动,生动描绘出群山高原在白雪的覆盖下一望无垠、连绵起伏的壮丽景色,富于生命力。同学问交流阅读体会,补充答案。

3、通过教师讲解,体会诗歌语言的准确、凝练,并回答:“山舞银蛇”和“原驰蜡象”运用了比喻、拟物、拟人和对偶的修辞手法。

4、讨论回答:“欲”字把“山”、“原”拟人化了,生动地写出了它们雄心勃勃的精神面貌和昂扬奋发的气概。能够根据教师的提示,感受诗歌形象的“诗化”特征,理解诗人借“试比高”抒发内心的豪迈之情。

5、通过概括词中出现的景物,把握诗人的写景脉络,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三、组织活动。绘制“北国风雪图”

1、组织学生分小组,根据对词的分析和理解,修改已绘制的图画。

2、结合图画,指导学生感受白雪与晴日的红白色调撞击,理解“妖娆”的内涵。

3、引导学生发现,长城和黄河并非真实地出现在诗人眼前,诗中的许多景色是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勾勒出来的壮丽图景。

1、小组进行活动,总结组内同学对上阕词意境的理解,修改图画。

2、结合图画,选举小组代表,口头描绘词中的景象,尝试总结诗词表现的意境美。

3、通过阅读和教师提示,发现诗中的许多景色是虚实结合,体会到诗人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并尝试掌握这种写作手法,锻炼思维,将其运用到写作训练中。

第二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诵读上阕词,复习已学内容,进入下阕词的学习

1、通过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和点名朗读等方式,读出词的音律,回顾上节课的学习过程。

2、提问学生是否了解下阕词中所列举的历代帝王。学生回答完后,可视回答情况给予补充。

1、认真配合教师,在读的过程中,温习上阕词的知识点,并感受下阕词的意境。

2、畅所欲言,可以结合历史知识和平时的阅读积累回答教师的问题。

二、组织学生讨论,分析下阕词

1、提问:通过诵读全词,你发现上阕词和下阕词就内容而言最大的区别在何处?

2、提问:描写景物和评点历史人物是不相关的内容,诗人是如何将它们联系起来的?

3、总结:这句话前一句承上,后一句启下,由景物自然过渡到历史人物,跨越时空,表现了诗人的大气豪迈和坚定信念。

4、提问:诗人对历代帝王、“无数英雄”是什么态度?你是如何知道的?

5、组织学生讨论,理解“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含义,并提示学生,作者曾自注:“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但是从文本出发,即根据这首词的内容和语境加以体会和分析,就会认识到,这首词是以作者本人为抒情主人公的,末三句主要是作者自指。 1、回答:最大的区别在于,上阕词是写景抒情,下阕词是评点历史人物表达观点。

2、回答:是通过“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连接起来的。

3、结合教师的分析,谈论、体会诗人是如何把写景和抒情结合到一起,自然过渡到对历史人物的评点的。

4、经过讨论和交流回答:诗人对他们是惋惜、感叹的态度,“惜、略输、稍逊、只识”等词语都反映了诗人的态度。

5、讨论,认识到这三句话是全词主旨所在,抒发了作者作为一代伟人的政治抱负和自信。

三、教给学生比较阅读的方法,总结全诗

列举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引导学生从内容、语言和主题三个方面比较阅读这两首同是描写雪景、借景抒情的诗歌,这种比较讨论没有固定答案,关键在于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

1、分组讨论,主动探究两首诗词的区别:从意境创设、语言风格和主题思想三个方面加以理解,各抒己见。

2、总结全词,并告诉学生“诗、乐、画”一体的诗歌学习思路和我国“诗言志”的诗歌传统。

3、在小组内交流学习心得,共同分享学习经验和收获。 四、本课总结

这是一首主旨鲜明、气势恢弘、意境壮美的词。通过这首词的学习和背诵,学生基本能够掌握比较阅读的方法和“诗、乐、画”一体的学习思路。教师在讲解和引导的过程中应当与学生一样,始终处在鉴赏者的角度,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各抒己见,畅谈自己对词的感受和体验。诗歌语言的分析是零散而琐碎的,抓住重点词语,是解读这首词的关键。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把机会错过了
我的小伙伴3
幸福岛的沉没
飞向月球
暑假生活剪影
我家的小鸭子
有意思的小鸡
有趣的鸽子
我最喜欢的小动物
秦兵马俑(导游词)
小仓鼠
暑假里的收获
太空城的保险公司
树根和树叶
吉林:出台劳务派遣管理办法
浅析企业的成本管理
谈合同解除与违约损害赔偿的关系
探究金融学资产定价模型
对金融经济发展的影响探讨
再说国企管理“三江并流”
金融机构存贷款增量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作业成本管理与价值链分析
施工企业管理与人员管理的关系
金融经济对央行治安治理的影响
谈职高金融学教学创新思考
金融监管发展前景
浅谈图书馆人的职业价值与责任心
湖北省企联举办第三期企业管理创新培训班
论FDI会引发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吗?
《胖乎乎的小手》考点练兵
《胖乎乎的小手》随堂练习 【提高篇】
《胖乎乎的小手》第一讲义
《胖乎乎的小手》写作训练 分享快乐
《胖乎乎的小手》趣闻故事 孝顺的小乌鸦
《胖乎乎的小手》重难点分析
《胖乎乎的小手》随堂练习 【巩固篇】
《胖乎乎的小手》整体阅读感知
《胖乎乎的小手》写作训练 一双胖乎乎的小手
《胖乎乎的小手》重点字词梳理
《胖乎乎的小手》重点句品读
《胖乎乎的小手》作者简介及主要作品
《胖乎乎的小手》重点字词的意思
《胖乎乎的小手》写作训练 我只要一颗红气球
《胖乎乎的小手》第二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