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05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体会作品所流露出的情感,对人的美好情感,对人与人之间的理解,爱和关怀的需求,对人的权利和自由的向往。
2、通过对作品的研读,初步感受朦胧诗的特点及其表现手法。
3、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习惯,在探究、合作中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建议】
采用以学生自己的阅读体验为主的方式,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诵读独自品味和彼此交流的时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2001年12月,在北京中外经典诗歌音乐朗诵会上,总策划总撰稿人著名诗人西川选诗人江河的《星星变奏曲》作为朗诵会的第一篇,究竟写的是什么内容?为什么人们如此青睐它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江河,去聆听他的《星星变奏曲》。
二、作家介绍
江河1949年生,原名于友泽,诗人,诗集有从这里开始,江河诗选,他与舒婷、北岛、顾城、杨炼一起被称为朦胧诗的五位主将。
三、导读
1、自由诵读全诗,初步感知作品的内容与情感。
2、老师配乐朗诵,再现诗歌的情感与思想。
3、学生自读、听读后谈各自的感受。
四、导学
1、介绍朦胧诗。
2、自读交流自己的发现。
3、这首诗表现的是什么?
4、现在学习这首诗有什么意义?学生谈体会与认识。
5、齐读作品,深入体会作品的情感与思想。
6、学生默读,思考,看自己是否能从诗歌有所发现,结合课后练习进行。
7、将江河的《星星变奏》与贺敬之的作品《三门峡──梳妆台》进行,体会朦胧诗的特点。
五、小结
著名诗人舒婷说:我通过我自己深深意识到:今天人们迫切需要尊重,信任和温暖,我愿意尽可能地用诗来表现我对人的一种关切、障碍必须拆除,面具应当解下,我相信,人和人是通史互相理解的,通往心灵的道路总可以找到。我想这也是江河以及那一代人内心的渴望与追求。
【结构图示】
星星变奏曲
第一节:对光明的向往
第二节:对现实的批判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读书我快乐
- 神奇的鞋
- 关于植物运动的报告
- 把微笑献给自己
- 给哥哥的一封信
- 一年四季,我爱你
- 我、妈妈、狗狗
- 观影片《ELKLE》有感
- 海绵受挤压的“委屈”
- 快乐的星期六
- 我的数学老师
- 新龟兔赛跑
- 我的梦
- 大象、金字塔和一分钱换一万块钱
- 我的妈妈
- 民俗旅游的文化政治详细内容
- 先秦儒学的开展与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
- 巫文化与傩文化关系新探
- 对我国刑事证据收集规则的反思法律法学研究论文(1)论文
- 《灵知派经书》与隐微的教诲
- 内生与延续:近代中国乡村高利贷习俗的重新解读(上)
- 浅谈涉港澳民事诉讼管辖权冲突法律法学研究论文(1)论文
- 中国当代文论的“失根”与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
- 试析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详细内容
- 孤独·疏离·悬置
- 亡灵奠祭中的生命祈盼——“烧纸钱”民俗别解
- 浅谈民事审判监督程序之重构法律法学研究论文(1)论文
- 明清之际文化近代化的萌动与夭折
- 对民事审判监督程序改革之我见法律法学研究论文(1)论文
- 内生与延续:近代中国乡村高利贷习俗的重新解读(下)
- 《永生的眼睛》1
- 《文成公主进藏》
- 《触摸春天》
- 《大自然的启示》
- 《小英雄雨来》2
- 《父亲的菜园》
- 《永生的眼睛》2
- 《花的勇气》
- 《乡下人家》2
- 《普罗米修斯》
- 《尊严》1
- 《麦哨》
-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 《牧场之国》
- 《小英雄雨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