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13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朦胧诗及其审美特征。
2、感知诗中意象,领会其含义。
3、通过诵读,体会诗歌的情景、意蕴和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主旨。
4、揣摩语言,品味诗句的丰富内涵。
5、激发学生追求希望和光明的信念。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课前说明
出示演示文稿:
1、导入。
2、作者简介:
江河,原名于友泽,1949年生,北京人,1980年发表处女作《星星变奏曲》,著有诗集《从这里开始》《太阳和他的反光》等,是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之一。
3、朦胧诗:
朦胧诗是新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是“文革”后期一群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青年,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独立的审美价值的产物。朦胧诗作为一种新诗潮,一开始便呈现出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审美特征。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对人道主义和人性复归的呼唤,对人的自由心灵的探求构成朦胧诗的思想核心,而意象化、象征化、立体化和隐喻性,则是朦胧诗艺术表现上的重要特征。江河就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这首《星星变奏曲》在诗歌主题、创作手法和诗歌技艺方面都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典型特征。
二、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全诗,学生听读,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提示:《星星变奏曲》抒情细腻,意境优美。全诗由两个基本对称的诗节构成。每一节十六行,都以“如果……”的假设句起头,具有一气呵成的气势和浓郁的诗意氛围。朗读时要感情饱满,注意音量、语速和诗歌内趋力的和谐。
2、学生自由诵读全诗,体会诗中的情境意蕴。
三、问题探究
1、探究“变奏”的结构:
一、二两节在表达上有哪些异同?
变奏曲,是音乐术语。变奏为作曲基本技巧之一。即通过装饰、改变时值或节奏、改变音符进行方向或次序、改变和声或调性色彩等手段。使音乐保持原有的基本轮廓而以变化的面貌出现,谓之变奏。系统地运用变奏手法作成的乐曲称“变奏曲”,其结构为“变奏曲式”。
《星星变奏曲》──诗的上下两节,共同以“星星”为主要意象,来表现追求光明的主题,并且结构对称,基本句式、修辞手法和一些用浯也是相同或近似的,因而具有同样的韵律。但诗的下一节与上一节相比,情境、意味发生变化并形成强烈对照,基本句式和—些用语也有所变异。
这种情形就如同音乐,既保持原有的墓本轮廓而又以变化的面貌出现,使上下两节构成主题与变奏的关系。所以,诗题叫“星星变奏曲”,可谓名副其实。
2、探究“朦胧诗”的意象:
⑴ 诗中“每一首诗都是—群颤抖的星星”。此处星星为什么要颤抖呢?
“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用暗喻的手法,表明:苦难的诗所受到的束缚,这种不自由带来的就是心灵的寒冷孤寂。星星的颤抖,是人心灵的颤抖。因生活的压抑和束缚而得不到自由,使人心得不到温暖。
⑵ 怎样理解“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瘦小的星”比喻并象征人们对光明的微茫的希望。不仅太阳失去了,连“瘦小的星”也被“一颗又一颗”地吹落,可见“夜”的黑暗沉沉、猖獗肆虐和冷酷无情。
⑶ “寂寞地燃烧”是什么意思?
在寻求自由和光明的过程中,在周围都是黑暗的时候,只能燃烧自己去寻找光明。寂寞突出了孤独,燃烧代表了牺牲。
⑷ 这首诗中还出现了哪些形象?你觉得它们有什么含义?
星星、诗、蜜蜂、萤火虫、睡莲、春天、鸟、白丁香──象征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
夜、冰雪、冻僵的夜晚、僵硬的土地、被风吹落的星星──象征黑暗冰冷的现实世界。
四、拓展阅读
朦胧诗派其他代表诗人作品(出示演示文稿):
1、北岛《一切》:
一切都是命运
一切都是烟云
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
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
一切苦难都没有泪痕
一切语言都是重复
一切交往都是初逢
一切爱情都在心里
一切往事都在梦中
一切希望都带着注释
一切信仰都带着呻吟
一切欢乐都没有微笑
一切爆发都有片刻的宁静
一切死亡都有冗长的回声
2、舒婷《这也是一切》──答一位青年朋友的《一切》(见课外作业)。
五、作业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诗意的生活
- “画鼻子”
- 梦
- 情人节这一天
- 灯亮,天未亮的校园
- 坦然面对
- 在我心中曾经有一个她
- 浓浓~友
- 建国60周年
- 童年趣事
- 正在飞快变化的滨海新区
- 发言稿
- 别人都说很累
- 面对挫折
- 面对挫折
- 干部晋升的“天花板”困局及消解对策
- 车轮材料对轮轨滚动摩擦磨损行为的影响
- 基于加权聚类分析的我国城市物流发展定位研究
- 企业动态能力的微观机理研究
- “邮政普遍服务基金”对物流业的影响
- 非一致地震激励下列车―轨道―桥梁耦合振动模型
- 女校长们 2014年3期
- 《沁园春·雪》的解读之争
- 知识工程初探
- 浅议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外医疗费用的赔付问题
- 渣滓洞刑讯室考
- 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展望
- 在学科与科学之间:中国古代文论学科史前考古
- 谐剧:洋溢着创造智慧的地方艺术
- 沧桑独克宗
- 《军神》教案之六
- 《这里危险,让我来》教学建议
- 《这里危险,让我来》探究感悟
- 《海军将领邓世昌》教案之一
- 《军神》说课稿之一
- 《海军将领邓世昌》教案之二
- 《军神》教案之五
- 《这里危险,让我来》教案之一
- 《海军将领邓世昌》探究感悟
- 《这里危险,让我来》教案之二
- 《这里危险,让我来》教案之三
- 《军神》说课稿之二
- 薛法根课堂教学实录——《军神》
- 《海军将领邓世昌》课外拓展
- 《这里危险,让我来》课外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