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3
议论文知识:观点和材料的关系
观点,在议论文中就是“论点”,即作者对议论的问题提出的见解和主张。议论文总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达到说服别人的目的。要做到这一点,作者的观点首先要正确、鲜明。所谓“正确”,就是要符合客观实际,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真理;所谓“鲜明”,就是立场、态度要分明,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都要明白清楚,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所以,在议论文中表述论点的文字必须简明、确切,不能含混、啰唆。含糊不清,是议论文的大敌。
材料,在议论文中就是“论据”,即论证论点的根据,作者建立观点的理由。论点需要论据来证明。论据是为论点服务的,因此它必须与论点保持一致,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观点与材料的统一”;如果不一致,论据就成为文章的累赘,阻塞文章的思路。论据真实可靠,论点就令人信服;论据靠不住,论点就成了“空中楼阁”;论据不全面、不充分,论点就缺乏说服力。可见,两者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一般议论文,用得多的是事实论据,因为事实胜于雄辩,它比别的材料更具有说服力。生活中事实众多,但用作论据的事实必须挑选具有典型意义的、能够揭示事物本质的。《作家要铸炼语言》一文中在论述怎样丰富笔头这一问题时,列举了普希金、列夫·托尔斯泰等五个例子,他们都从不同的方面向民间学习语言,从生活中汲取活的语言。这些材料充分地论证了这段文字的开头提出的观点。
有些同学写议论文时,也喜欢选用事实材料,但是,有时却没有把握住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结果,材料不能证明观点。例如在写《学然后知不足》这篇议论文时,有的同学选用了这样一些例子: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牛顿等科学家,已经有了很大成就,但仍不断的钻研。马克思、恩格斯学识非常渊博,但有时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还去查阅大量资料……这些材料是确凿可靠的,但是没有扣住论题,没有从“学”“然后知不足”来进行论述,因而,这些材料与观点是不统一的。
议论文中事实材料的叙述要简明扼要,有时只要把能证明观点的那个部分、侧面说清楚就行了。从头至尾地详尽描述,这是初写议论文的人较容易犯的毛病,应该注意纠正。
理论论据多是引用经典性的著作和权威的言论(包括领袖言论、名人名言等)。它们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是可靠的,同时它们具有概括性的普遍性,特别是经典著作和权威性言论能增加论点的广度和深度,使读者对作者的观点理解得更深刻。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中》引用邓小平同志的言论。《恰到好处》中引用孔子、列宁的名言等等。这些材料的引用不仅有力地支撑了作者的观点,而且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确切地、充分地运用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是写作议论文的基本功,我们应该很好的学会掌握这一基本功。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是快乐的小天使
- 奇怪的老师
- 我爱你啊!敬爱的老师
- 爱你,爸爸!
- 世界可以变
- 视财如命的小气鬼
- 恐龙世界
- 爱管闲事的奶奶
- 我的朋友
- 我们班的
- 布叽历险记(2)
- 教师节的祝福
- 我的弟弟
- 师恩难忘
- 忆师恩
- 聚焦江西抗战之六:抗日英烈壮千秋(一)
- 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及启示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四个全面”中的引领地位
- 浅析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的历史经验和几点思考
- 陈云、胡耀邦与共和国几起重大冤假错案的平反
- 科学的春天:一九七八年的全国科学大会
- 坚持四项原则 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 扎西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作用
- 顿挫:粟裕与陈毅(之六)
- “万宝山事件”之真相及中共的迅速反应
- 心怀百姓 利为民谋
- 蒋介石遗体入殓时安放了哪四本书
- 侵华日军对庐山文化的破坏和掠夺
- 走近红色江西·井冈山篇
- 广州许氏家族与辛亥革命
- 第六册曹刿论战
- 第五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 第五册回忆我的母亲
- 第六册出师表
- 第五册白杨礼赞
- 诗词五首 《忆江南》等
- 第五册白杨礼赞
- 第六册海燕
- 醉翁亭记
- 第五册愚公移山
- 第五册故乡
- 第五册《春》
- 送东阳马生序
- 第六册曹刿论战
- 第五册藤野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