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胖乎乎的小手》听展示课有感

《胖乎乎的小手》听展示课有感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1-03-14

《胖乎乎的小手》听展示课有感

今天,我们听得很多的是“素质教育”,“要让学生做为学习的主体”……可是,究竟怎样才能落实素质教育,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呢?听了一堂深圳后海小学赵老师执教的展示课——《胖乎乎的小手》,真让人觉得茅塞顿开,眼睛为之一亮啊!

整个课堂教学的管理不是我们常见的学生谨小慎微、过分紧张的“警察式”,也不是追求形式上的热闹,纪律松弛的“放羊式”,而是一种“民主式”。课堂内活而不乱,活而有序。有时看起来很乱,但那是在讨论问题,而不是打闹。有时看起来很安静,那是在听讲,是在做题。教师管理井井有条,既有民主又有集中,该活的时候活得起来,该静的时候静得下去。这样的课堂氛围让人体会到了一种新的语文教学手段——“逗你玩”。“玩”就是把玩、玩味,即老师带领学生玩课文,玩词语,激活课堂教学的氛围,使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疑学”到“乐学”。

“逗你玩”的这种教学手段贯穿于课堂的始终,但主要体现在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教师语言的运用两个方面。

就教学环节而言:

一、开课就做到了以情激趣,亲师信道。法国着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是啊,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既有知识的交流,又有情感的相互作用。教师能在课堂上控制自己情绪,“胜而不骄,败而不馁,忙而不乱,激而不怒”,排除干扰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是很大的。这位老师和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孩子们初次见面,加上有近百名老师听课,孩子们觉得陌生、新奇,更紧张。赵老师不慌不忙,他甚至拿出近20分钟的时间和孩子们交流感情,拉近距离:

“我有几个很难的问题要考考大家,知道的不要举手,脱口而出。

你们是哪个班的?

你们知道我姓什么吗?读过《百家姓》吗,我可是第一大姓。

你们的语文老师——我,是男的女的,怕不怕?”

有两个孩子回答说很害怕。赵老师马上就把紧张的气氛化解了:

“你们怕,我也怕!我们一起来出出主意,怎么才能不怕……”

孩子们各抒己见。赵老师还亲身举例:

“我小时候很调皮,常挨打。不过,我保证今天不打,不骂。如果,我冲你笑了一笑,摸摸你的头,或者拍拍你的小屁股,或者向你翘起大拇指,你就能得到我的金质奖章……”

老师乐教,带着美好的感情上课,使学生都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主动地动眼、动脑、动口、动手,使这堂课上得有情有趣,师生都乐在其中。

二、开展比赛,适当竞争。

棋迷、球迷为什么“迷”呢?因为有竞争。孩子们虽然年纪小,虽然拙于表达,但是在竞争中是相当活跃的,包括后进生都不甘示弱。在这堂课里,赵老师带着孩子们开展“擂台赛”、“大比武”——读对话,评选最佳兰兰、最佳爸爸、最佳妈妈和姥姥。孩子们显得异常兴奋,纷纷主动练读,自己体会感情带着表情读,还能对别人的朗读作出评价。在竞赛中孩子们读通了课文,认清了生字,体会了文章的情感,懂得了乐于助人的道理,真正做到了在读中学,读中悟。

三、三个步骤,分层识字。

识字是低段教学的重点,《胖乎乎的小手》这篇课文,以至于插图都是为更好地识字而服务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落实识字任务,又使孩子们乐于识字,对识字有兴趣,形式上的设计就往往使老师煞费苦心。在这里,赵老师主要是分了三个步骤来落实:句中识字——词中识字——独立识字。在独立识字时,由采用了“出卡片对口令”、“拼图游戏”等形式,既巩固了生字的认读,又活跃了课堂的气氛,教出了意趣来。

从语言运用上看,赵老师真像孩子,他的语言充满了童真、童趣。从他的嘴里往往能听到一些有意思的话:

“小淘气”——生字

“小脚丫”——撇

“山羊的尾巴”——“丿”

射箭的弓拉长了——“张”

两个男子汉跑到了太阳上——“替”

此外,他的语言还善于因势利导、推波助澜:

“能把这一段读流利吗?能做到的站起来。(全班起立)都读得好?那全坐下。……”

“累不累?(不累)不累也得歇一会,呆会还有擂台大比武。

……”

“男生没女生读得好,男同学你们愿意把奖章让给女同学吗?(不愿意)那再读一

遍。……”

“都读得好,都发奖行吗?(不行)好的,全班齐读,表情好的发奖章。……”

“贴在这里好看吗?(不好看)我觉得好看……”

看,赵老师的语言就是这样,很自然,仿佛是生活中的对话,好象是孩子之间的交谈,然而正因为如此,才引人入胜,才让孩子们觉得余音未绝,才会学地津津有味。

这堂课以他独特的“逗你玩”的教学手段,吸引着孩子们,吸引着老师。我想,任何手段都离不开指导他的思想内核——那就是“以人为本,以学定教”。把学生放到了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的位置上,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老师仅仅是作为教学活动的点拨者、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只提供条件,只帮助促进,而不灌注,而不代替。所谓“条条大道通罗马”,当在我们深刻理解了这样的思想以后,相信还能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教学手段来。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孙悟空回乡
下大雨了
奇怪的事
战斗王之神龙气功
“小黑”当妈妈
葡萄牙之行
金丝鼠
小摄影师(续)
五指的对话
肯德基
上网
古老、美丽的颐和园
狐狸和老虎
爬山记
我教爸爸做油炸香蕉
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析历程\问题与展望
试论高职以科研促教学
试析Moodle开源系统的PBL教学模式
试论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途径
简论美国学徒制的移植、断裂与重塑
试析高职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的融合机制
关于高职应用写作网络化教学模式的探析
关于引入CIS系统强化高职学生自我识别探究
试论提升高职教育管理者素质的路径
关于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中的德性人格特征
试析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关于高职顶岗实习质量校企合作评估机制创新与实践
试论高职土建类专业专业建设的几点认识
试论高职《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教学改革
《诗经·小雅·采薇》新解
《囚绿记》教学杂谈
《诗经》的艺术特点
《诗经》的内容
《囚绿记》教学反思
《囚绿记》课文导入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氓》之儒学风格
《故都的秋》说课设计
悖礼无嗣终遭弃──读《氓》札记
《〈诗经〉两首》有关资料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囚绿记》教学实录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轻拢慢捻抹复挑──对《卫风·氓》中几个关键句的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