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致女儿的信》课文赏析

《致女儿的信》课文赏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26

《致女儿的信》课文赏析

这篇文章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面对女儿提出“什么是爱情”这个既简单又深奥的问题之后,认真地就此问题写给女儿的信,信中,作者给女儿讲了一个动人而又有诗意的故事,借故事深入浅出地回答了“什么是爱情”这个一语难尽的复杂命题。

一、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你的问题使我心情非常激动”到“从中萌发出你自己的观点和信念的萌芽”)交代了写信目的。

第二部分:(从“从前,这个问题也同样使我不平静”到“但爱情却成为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借祖母玛丽娅之口,通过一个故事阐释了爱情的真谛。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1层:(“从前,这个问题也同样使我不平静”到“从未有过的目光看了我一眼”)详细叙述我问祖母“什么是爱情”的经过。

第2层:(从“什么是爱情?……在上帝创造世界时”到“从那时起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祖母玛丽娅讲故事。

第3层:(从“这就是爱情”到“但爱情却成为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祖母玛丽娅在故事的基础上对“爱情”进行的引申与阐释。

第三部分:(从“这就是爱情”到文末)作者在祖母玛丽娅的基础上进一步生发,更深刻地阐释了“爱情”的丰富内涵。

二、文章有如下鲜明的特点

1、角度巧妙:

“什么是爱情?”这是一个非常复杂而深奥的命题,要想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而且是给十四岁的女儿回答这个问题,的确让人有些为难。而作者却巧妙地选取了回答的角度:

⑴ 不正面回答,让祖母玛丽娅说话,并真诚地袒露:“从前,这个问题也同样使我不平静。”我也同样问过“什么是爱情”,以过来人亲历的口吻说话,讲述故事时也不忘将“过去的我”穿插其中,拉近了与女儿的心理距离。

⑵ 不长篇宏论,用简单的故事作答。作为一名教育家,作者深知“十四岁”孩子的趣味所在,没有枯燥的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理论,而是选取了孩子感兴趣的“童话故事”,看似简单,实则匠心别具。

2、构思精彩:

⑴ 开头暗示,结尾点睛:

故事开头说,上帝把“一切”生物安置在地上并教他们传宗接代、繁衍子孙;最后,“万物生存、繁殖、传宗接代,但只有人才能够爱。”“如果不善待爱情,便不能提高到人类美这一高度,就是说它还仅仅是能够成为人、但尚未成为真正的人的一种生物罢了。”前后对比,凸显出人之区别于动物的关键。

⑵ 同中有变,起伏有致:

故事以上帝三次视察人间为叙事框架,对这三次视察的描写在重复中又有变化和递进:从人们的目光里,上帝分别发现了“一种他所不理解的美和某种从未见过的力量”“无以伦比的美和更大的力量”“不可理解的美和那种同过去一样的力量”,故事最后再次强调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上帝的态度由“勃然大怒”到“怒不可遏”,再到“久久地伫立凝望着。随后深沉地思索着离去了”。上帝态度的前后对比,意味着爱情的力量征服了上帝,他在“伫立凝视”中终于意识到人与其他生物的不同,意识到人必须主宰自己的精神和幸福。而他最后的离去,就是对人性力量的认可与屈服。连君临宇宙的上帝都无可奈何,正说明了“爱情,它高于上帝”,人“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3、寓意深刻:

文章主体部分的故事并不令人费解,但故事背后的寓意却耐人寻味。上帝三次来到人间,在人的眼睛里先后读到了三种东西:爱情、忠诚和心灵的追念。作者将它们放在一起谈论,是别有深意的。人在年轻的时候,异性之间很容易产生爱慕之心,但岁月和生命是对爱情的最大考验:只有经得起时间磨砺的忠诚、能超越死亡的心灵追念,才配得上称为真正的爱情。上帝在人的目光中三次发现了“美和力量”,人间的挚爱正是“美和力量”的最高体现。故事中,上帝没有创造爱情,是因为它仅仅把人看做一般的生物;而爱情的无法毁灭和上帝的沉思离去,正说明了人将永远不会再沦为动物,将成为自己人性的主宰。

4、描写细腻:

上帝三次来到人间,作者每次都进行了细腻的描写。有个性化的语言:“好呀!看我不惩罚你们才怪!从现在起你们就要变老。一生中的每时每刻都将消磨你们的青春和力量直到化为乌有!五十年后我再来,看看你们眼睛里还留存着什么东西,该死的人……”“你们老得还不够快吗?该死的人,你活不多久了。我还要来,看看你的爱情还能变成什么样!”有传神的神态:“勃然大怒”“怒不可遏”“久久凝视”。还有上帝眼中所看到的景物描写:“窝棚旁坐着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他们面前的田地里是一片成熟的谷物。而在他们旁边放着一只摇篮,摇篮里躺着个熟睡的婴儿。那男人和女人一会儿望望天空,一会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互传情。”“原来有窝棚的地方已盖起一幢圆木造的房子,荒地变成了果园,地里一片金黄色的麦穗,几个儿子在耕地,女儿在收麦子,孙子们在草地上嬉戏。”不管是语言、神态还是景物描写,每一次都精细刻画,给故事增添了感染力。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爱听歌的表姐
爸爸的手
机器人老师
不想再“浓缩”
好保安、坏保安?
天使的“七宗罪”
球迷老爸
这就是我
我喜欢的一位新老师
我崇拜的成龙大哥
我的表哥
我有“恐虫症”
我要好的朋友“★阳光☆早晨★”!
瞻晨曦讲妈妈
我的妈妈
校园体育文化对中小学生体育意识的影响
榫卯之间,建筑学与美术基础教育
浅谈电脑艺术设计在三大构成中的应用
速度滑冰直道技术教学法的实践
基于时间序列的西安市私家车保有量预测研究
武术运动在高校中开展的困局与思考
素质拓展在推动城市社区体育发展中的作用
提高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运球能力的方法探讨
浅谈美术教育的目的与作用
浅谈俄罗斯油画教学对中国油画教学的影响
加速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意识的培养
论现代建筑艺术设计中的传统人性回归
高校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中教师的角色转变研究
中式设计风格在小户型中的运用和探索
健美操教学中的美育教育方法研究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案之一
《我和祖父的园子》课堂教学实录之一
《水》课文原文
《灰椋鸟》第三课时教案之一
《灰椋鸟》第二课时教案之一
《大自然的文字》课文内容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课文内容
《灰椋鸟》课堂教学实录
《爱之链》课文内容
《小草和大树》课文内容
《轮椅上的霍金》课文内容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灰椋鸟》教案之一
《大自然的文字》说课稿之一
《水》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