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漂漂亮亮谈“爱情”──《致女儿的信》教学谈
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一文中,和女儿谈到了“什么是爱情”。“爱情”对于身心正处于发展中的初中生是个敏感的话题。我们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学内容涉及到了“爱情”这个话题,要么绕道而走,要么含糊而过。我觉得大可不必。所以对于这样一篇阐释爱情内涵的文章,我打算和学生直面“爱情”这一话题,大大方方地谈谈爱情,说说爱情。
说一说──我眼中古今中外的经典爱情故事。教师可抛砖引玉,先为学生讲一则故事。如:茱丽叶和罗密欧这一对恋人因家族仇恨不能结合,为表示对爱情的忠贞,只能双殉情的爱情悲剧;或《泰坦尼克号》中的男主人公杰克为了爱罗丝而放弃求生的最后一块浮木的那一种超越生死的伟大情感;或梁山伯与祝英台不能冲破世俗的城墙,最后双双化蝶飞去的凄美爱情…在教师的导引下,相信每个学生都能说出心中的一段爱情佳话。要求他们在讲述这些故事的时候,言简意赅地概括故事内容,还要谈谈为之感动的理由。这一环节为后面理解文中童话内涵,阐释爱情的真谛垫下基石。
谈一谈──文中童话的爱情内涵。要谈清童话中的内涵,先要弄清这些问题:上帝三次来到人间,他从人的眼神中先后读到了哪三种不同东西?──“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这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真正的爱情必然伴随着忠城,是爱人之间的生死相依、永不背叛,相濡以沫、永不厌倦;真正的爱情也必然是心灵的交融与契合,是可以超越死亡的“追念”。上帝的态度有哪此变化?──由“勃然大怒”到“怒不可遏”,再到“久久伫立凝视着,随后深沉地思索着离去了”。上帝态度的前后对比说明了什么?──意味着爱情的力量征服了上帝,他意识到人必须主宰自己的精神和幸福。这也正说明了“爱情,它高于上帝”。弄清这些内容,那学生就能水到渠成地谈出童话的内涵了。
描一描──我心中的爱情。可以对爱情进行诗化的描写。如:爱情像雾里的花儿,朦朦胧胧,引人遐思,却又遥不可及。也可以对爱情进行理性而凝练的陈述。如:走进爱情,就意味着在承担一份不胜任,如果你的双肩还太稚嫩,请不要触碰爱情!学生在描绘这人间至纯至美的情感时,一种正确的爱情观已涌动在他们心间。
抄一抄──爱的箴言。让学生收集课文中,以及课堂上同学们阐释爱情的经典语句,并为自己收集整理的内容拟一个小标题。
这就是我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也许有人要质疑:“这叫一节什么语文课?学生能学到什么语文能力?简直是乱弹琴(谈情)嘛!”关于语文课究竟应该学什么,不应该学什么,怎么学的话题,留待以后再谈。诚然,我这一课的宗旨就是让我的学生能大大方方,明明白白,漂漂亮亮地谈爱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假文盲
- 我的唠叨妈妈
- 我的妈妈
- 甩不掉的"唠叨"
- “武汉一怪”
- 我给老师刻画像
- 爸爸
- 可爱乖乖女---我
- 爱咬指甲的王小军
- 我的旧同桌
- 爱美的她
- 我最熟悉的一个人
- 我的老妈
- 妈妈,我爱您
- 我是妈妈的学生
- 《中国好声音》引发的思考
-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现存问题与对策分析
- 试论《舌尖上的中国》
- 如何提升主持人在直播节目中的语言艺术
-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四大转型趋势
- 传媒在公共空间中的社会意志表达
- 试论表达与提升
- 我国政务微博的现状问题与相关建议
- 试论同种模式别样精彩
- 浅谈电视新闻前期拍摄与后期编辑探索
- 试论资讯时代农民工的媒介素养教育问题
- 基于“服务为王”理念的微博湿营销模式构建
- 试析应对环境突发事件时的信息公开
- 党报策划对区域发展的引领作用浅论
- 试论现代传播语境下的网络话语特征
- 《少年王勃》同步练习
- 《赶海》练习设计
- 《大作家的小老师》同步练习
-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思考
- 《赶海》第二课时教案之一
- 《少年王勃》课文原文
- 《赶海》第二课时教案之二
- 初唐“四杰之冠”之王勃
- 学好课文的关键是熟读
- 《赶海》第一课时教案之一
- 《大作家的小老师》课文原文
- 《李广射虎》课堂教学实录之一
- 《赶海》第一课时教案之二
-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案之一
- 《李广射虎》课堂教学实录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