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浅析鲁迅小说《故乡》的语言艺术

浅析鲁迅小说《故乡》的语言艺术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26

浅析鲁迅小说《故乡》的语言艺术

作为语言艺术大师,鲁迅十分注意选用恰当的色彩语言,运用准确的性格语言及一些精当的词语来表现人物、事物、景物所具有的本质意义的特征,本文试从语言特色这一角度,对鲁迅小说《故乡》进行浅析。

一、用色彩语言描绘人物的肖像,描写景物,揭示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时代特征

所谓“色彩语言”是指表示“红、黄、蓝、白、黑、紫、绿”等具体色彩的语言。运用色彩语言有助于反映生活,塑造人物形象,表达思想感情;同时,运用色彩语言容易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因此,作家往往在自己的作品中精心选用色彩语言,从视觉上吸引、感染、打动读者。

在《故乡》这篇小说中,对闰土的肖像描写有两次。少年时代的闰土,“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红活圆实的手”。这是个朝气蓬勃、生机焕发、淳朴天真的孩子。闰土到了中年以后,“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缩着”,“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这段肖像描写,具体从身材、面容、眼睛、衣着、手五个方面进行,运用对比的手法,刻画出中年闰土受尽生活折磨,衰老、迟钝、麻木的神态。从以上两次肖像描写中,特别是对闰土脸色、手变化的描写,由“紫色”到“灰黄”、由“红活圆实”到“松树皮”,运用十分恰当的色彩语言,显示了闰土性格和精神的变化,给读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人物总是生活在具体的现实环境中的。少年闰土生活在“一幅神异的图画”之中:“深蓝的天空中挂者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海边还有着“红的、绿的”或“五色”的贝壳。在这里,鲁迅用色彩语言的描绘,使人物、景物的色彩和谐统一,美好的景物更加衬托出少年闰土的活泼可爱,二者相映成辉。那么,中年闰土又是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之中呢?小说是这样描写的:天气“阴晦”,“苍黄的天”,“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这就是中年闰土现实生活的环境。正是这“阴晦”、“苍黄” 的现实生活环境,使得他脸色“灰黄”,变成“石像”、“木偶”一般的人。

《故乡》是悲剧性小说,但感情色彩也不全是忧郁、悲凉的,在描绘萧索荒村的暗淡画面时,也时而闪射出璀璨的亮色。当母亲谈到闰土,“我”的脑海里那幅“神异的图画”就寄托着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怀。“我”离开家乡在船上看到“两岸的青山在黄昏中,都变成了青黛颜色,连着退向船后梢去。”表达了“我”心情上的悲凉和思想上的沉重。在行船中,“我”在朦胧中眼前出现了“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色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这段回忆,激起了“我”的希望,尽管理想中的故乡给人的印象是朦胧的,但却是小说最本质的内核。两幅图画中,色彩由“深黛”到“碧绿”、“深蓝”、“金黄”,正反映了“我”的心情从“悲凉”到“希望”的变化。这里,寓情于景,情、景的色彩很好地统一起来,揭示了人物形象的心理变化和时代特征。

二、人物语言的性格化

语言是思想的外壳。人物的思想不同,语言表达方式也不同。小说《故乡》中,无论闰土还是杨二嫂,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性格说话,每个人物的语言都涂上了自己的性格色彩,既简洁又丰富,既明白晓畅,又意蕴无穷,以朴素精练的语言,表现耐人寻味的丰富内容。

闰土是一个普通农民的形象,是文学史上罕见的用笔极节省而形象极鲜明、永远活在读者脑海中的艺术典型。少年闰土,动作干脆利落,说话脱口而出。谈起雪地捕鸟、看西瓜、捉猹、装弶的时候,说得是那样滔滔不绝、无拘无束。“我”短短的一问,甚至没有问,闰土便道出许多天下的新鲜事。这些质朴、生动的语言,表现了闰土活泼善谈、朴实善良、有智有勇、热情纯真的性格特点。在我眼中,闰土无忧无虑、懂得许多生产知识和生活知识,简直是一个神奇的小英雄。

二十年后,当闰土与少年时建立了深厚友谊的伙伴相见,刹那间悲喜交加“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地叫道‘老爷!……’”,他不但自己这样称呼,还要让儿子水生“给老爷磕头”。“我”的母亲让闰土随便些,像先前那样哥弟称呼,叫“迅哥儿”时,闰土却绝对不肯答应。

这段描写是朴素无华的,但又是那么生动、传神,发人深思。由此可见,封建制度所形成的阶级界限和尊卑观念,已经深深地扎根于这个被压迫农民的思想中,成为他的不可动摇的生活准则。作者以朴素的语言,将生活的真谛透露出来。杨二嫂的出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在尖利的怪声之后,突然出现这个“圆规”,这就把那种尖嘴薄舌、能说会道、泼妇骂街的一种架势和形象,活生生地显示在读者面前。同时,作者将人物的行动与语言结合起来,更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形象准确地刻画出小市民的嘴脸,既留影又传神,简洁而又丰实,可以说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三、用词精当

鲁迅先生在用词方面,主张要“精”,即“要用表达意思最正确的词”。一些看来极平常的词,经过他严格挑选恰当地用上之后,就化平庸为神奇,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我的母亲很高兴,但也藏着许多凄凉的神情,教我坐下,歇息,喝茶,且不谈搬家的事。这个“藏”字用得好。外出谋生多年的儿子归来,母子相见,当然高兴,但世况日下,家境衰落,母亲难免凄凉,而此种感觉又不能扫了母子相见之兴,因此藏一藏便在情理之中。“藏”是有意识地隐藏而不露,是生怕露出凄凉的神情,牵引起刚回家的儿子悲凉的联想。这个词虽然朴素平易。但能引人想像耐人思索。确乎是很有艺术味。

“他回过头说:‘水生,给老爷磕头。’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个二十年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项圈罢了。”

怎样写闰土让躲在身后的水生出来,显然有许多动词可供使用:拉、拽、领、牵、扯等等,但作者却出人意料地选用一个“拖”字,试想,如果用“拉”等动词,只能使读者想像到一方──闰土的动作,却看不到水生一方的心理和动作,而“拖”呢?不仅拖出一个画面──大人焦急地往前用力拽,孩子双脚用力蹬地,躬身蹙额的情态,而且披露了闰土的心理:在“老爷”面前不安和恭敬。这对刻画闰土的麻木自卑的性格起了一定的作用。从上述诸列,鲁迅先生运用词语的精湛、奥妙可见一斑。

综上所述,鲁迅短篇小说《故乡》在语言艺术当面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表现了深广的思想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技巧,给人以强烈的美的感受。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好朋友
坐飞机
闲不住的人
我的妈妈
我的小天地
自我介绍
小小的我
我家的热带鱼
假如我是……
小鸟的家园
我家楼下的大花园
葡萄牙之行
妈妈我想对你说
第一次独自睡觉
铁路交通运输枢纽系统分析
浅析动态透视图在公路设计中的初步应用
音乐传播学视野下中国流行音乐的现状与展望
治理超载应从源头抓起
情之所至,韵自出——论声乐演唱中的情感体现
论声乐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调控能力的培养
对南太焦线战略装车点建设的思考
苗族婚恋音乐的浅议
浅析音乐基础教育中的钢琴伴奏
浅析列车纵向冲动的列定和检侧仪标准的探讨
浅谈辛亥革命前夕的乐教思想
论社会环境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影响
论民乐在大众音乐文化中的运用
浅析隧道工程动态设计的原理和方法研究
社会音乐环境对主体音乐学习心理的影响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之二
《找春天》一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之一
《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之二
《找春天》二
《葡萄沟》教学设计
《数星星的孩子》讲读教学设计
《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之三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
《日月潭》教学设计
《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之一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之三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之三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