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是什么原因“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的?──《故乡》教学小议

是什么原因“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的?──《故乡》教学小议

《故乡》一文有道思考练习题问:“少年闰土是什么样的形象?中年闰土从外貌到思想性格发生了哪些显著的变化?是什么原因‘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我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对该题第三问进行了深入讨论。学生的意见跟“人教社”版《教学参考书》的参考答案很不相同。

“参考书”对该题第三问作的参考答案是:“原因是什么?‘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这说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剥削压榨,是旧中国千百万个像闰土一样的农民破产的总根源。”学生的讨论意见是:《故乡》这篇课文包括参考答案所引用的那句课本原话,都不能说明参考答案所想说明的问题。先说“帝国主义的剥削”吧。“这一篇”小说,并没有像茅盾的《春蚕》等小说那样直接、间接地表现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迹象,一句涉及帝国主义迹象的话也没有。大家认为参考书编写者是在离开“这一篇”小说所提供的具体社会图画架空议论中国近代史。再说“封建主义的剥削”。本文是1921年写的。从时代背景角度分析,中年闰土所处的时代是北洋军阀统治江浙一带的时期,二十多年前的少年闰土所处的时代是晚清统治的时代。谁也不能说只有北洋军阀对农民进行封建主义剥削,满清统治者就不对农民进行封建主义剥削。因此,分析中年闰土的外貌、思想性格跟少年闰土的显著不同,不能只从封建主义剥削这个大问题上找原因,而必须从小说提供的具体社会图画中找具体原因,即从作品形象入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如果从课文实际出发。要分析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外貌和思想性格变化的原因,首先应比较一下二十多年前闰土父亲的生活情况和二十多年后中年闰土的生活情况的异同。大家认为,二十多年前闰土父亲给别人家当“忙月”,即“自己也种地,只有过年过节以及收租时候来给一定的人家做工”;二十多年后的中年闰土自己也种地,还种一些可“挑去卖”的商品性作物。他们都以自己种地为主要生活来源。单从这个角度看,如果说中年闰土受“封建主义剥削、压榨”,那么,二十多年前他父亲也同样要受。他们的经济地位、经济收入来源是无多大差别的。那么他们的生活情况有无不同点呢?同学们从具体课文中找出下列不同点:

1、孩子多少不同:

尽管闰土父亲未必不想多生孩子,他怕自己的宝贝儿子死去还作了不少迷信活动,但从前后文中我们看不出闰土还有兄弟姐妹。不少同学推测(不无根据的推测)带着银项圈、面色红润、性情活泼的少年闰土很可能是个“独生子”。至于中年闰土呢?他至少有六个孩子。课文中多次提到他“多子”。同学们根据“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等课文原句,还推测说“很难排除他还有不会帮忙的第七个、第八个孩子”。尽管课文中写到“母亲和我”叹息闰土生活景况时,把“多子”放在“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的头一条原因,但闰土自己却认识不到这问题,他还大惑不解地说“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似乎认为“会帮忙”的孩子越多,生活就该越好。大家认为,从盲目生育这个角度揭示国民的愚昧,这表现了清醒现实主义者鲁迅先生慧眼独具的远见卓识。

2、社会安定状况不同:

从课文中描写少年闰土和闰土父亲生活的文字中,我们找不到表现社会不安定的句子;在描写中年闰土生活的篇幅中,闰土自己就诉说“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统一的封建王朝便是收重赋,也有个统一规定,大小军阀、土豪劣绅、各“草头王”都向农民伸手,四面八方都无定规地向农民要钱,农民自然更不堪其苦。“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可见当时关卡之多。商品难流通,使经营一定量商品经济的农民不是“折了本”,就是把产品“烂掉”。这怎能不加速农村经济的凋弊?

在讨论中同学们还谈到,鲁迅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国家不统一、社会不安定、妨害商品正常流通的角度,揭示农村经济更凋弊、农民生活更疾苦,写中年闰土外貌和思想性格的不正常的衰老和变化,绝不是颂扬二十多年前的晚清王朝,而是他不带任何思想框框深入观察分析社会问题的有力体现。我们分析课文,也不能带着思想框框架空议论,也要对具体作品实事求是地具体分析。

对这一思考练习题作上述具体分析,不仅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还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深刻地认识我们今天指导农民脱贫致富的现实政策。如果我们把导致中年闰土生活贫困、思想愚昧的原因,简单化地归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剥削、压榨上,那么正如学生在讨论中提到的,为什么在早已赶走帝国主义、推翻封建王朝统治的今天,还有些农民也贫困、也愚昧?假若闰土生活在今天,他生那么多孩子,生活就能不贫困?有人分析建国以来我们的教训,不是也把教育问题和人口问题方面的失误放在首要位置上吗?至于社会安定、为商品流通创造有利条件的重要性,不许向农民乱摊派、乱伸手等政策,现在我们不是还反复强调吗?诚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我国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创造了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不能说有了这个条件,就可以毫不费力地获得一切,社会主义建设还需要我们面对现实,对以往社会留下的问题从实践上一个一个地实事求是地分析,一步一步地实事求是地解决。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令人敬佩的肖老师
介绍贾老师
我的朋友
白衣战士
自我介绍
新老师
一个有趣的同学
我的好妈妈
我喜欢的表弟
我最熟悉的人
我的妈妈
我的好朋友
来了新老师
朋友
论我国中小企业的出口加工贸易问题(1)论文
美国贸易政策中的政治取向分析(1)论文
整合资源 打造平台 加快版权贸易发展论文
多边贸易体制中的劳工标准问题(1)论文
国际贸易摩擦的特征及我国的对策(1)论文
建立出口商品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构想(1)论文
技术创新与中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关系(1)论文
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问题及其战略选择(1)论文
论绿色贸易壁垒及应对策略.(1)论文
对甘其毛道口岸贸易情况的调查与思考(1)论文
关于国际反倾销法改革(1)论文
试论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歧视性(1)论文
我国贸易发展与汇率变动的实证分析(1)论文
欧盟反倾销公共利益的评价标准及其应用(1)论文
北京市出口贸易中遇到的技术壁垒、特点及其影响(1)论文
与朱元思书 教学设计示例
小学五年级语文《毛主席在花山》教案2
《比尾巴》教学设计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毛主席在花山》教案
《题破山寺后禅院》诗词五首 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2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歌五首教案
感悟人生智慧《桃花心木》教学设计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
《石壕吏》等诗词五首 教学设计示例
《我爱画画》教学设计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陋室铭》短文两篇 教学设计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