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再教《故乡》

再教《故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4-12-26

再教《故乡》

鲁迅的《故乡》我教了很多次,一般是按照人物的前后对比描写,重点抓住“变”字,考察人物性格变化的内在和外在的变化,从而理解主题。

这次教的时候,因为看了外国语学校潘晓珑老师的教学设计,还有教参里的内容,想在教学时新加主题的讨论:农民说、轮回说、隔膜说、辛亥革命说,但考虑到这些问题有点深,学生不一定讨论得起来,所以上课的时候重点是讨论“我希望的新生活到底是怎样的?”我认为这个问题可以涵盖以上这些主题说。而最终学生们自然会问到:“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是什么意思?希望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是什么意思?鲁迅对希望的态度,是积极还是消极的?”因为对第二个问题有点困惑,回到办公室,我们就这个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所以就有了林洁所描绘的激烈的讨论场面。

季禾禾老师因为受过叶世祥老师的启蒙,对鲁迅的理解比我们要深入一点,她认为《故乡》表现的是孤独中的绝望,鲁迅的孤独是没办法解决的,课文最后所加的尾巴是无望的希望。林洁也拿出了实验中学杨聪的教学设计,杨聪认为教《故乡》应该从“走”入手,姑且走走看,并以鲁迅的《过客》作佐证。我们的讨论以我的“我教了那么多次,我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很难扳过来”而结束。第二天,季禾禾给我带了一本《天涯》,叫我看里面的一篇关于鲁迅的文章,我的对鲁迅的认识有所突破,而且也看到了鲁迅在不同的文章里对希望的描写。

以下是散文集《野草》中的《希望》片段:

希望,希望,用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虽然盾后面也依然是空虚中的暗夜。然而就是如此,陆续地耗尽了我的青春。

我只得由我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了。我放下了希望之盾,我听到

Petofi

Sandor(1823~49)的“希望”之歌:

希望是甚么?

是娼妓:她对谁都蛊惑,

将一切都献给;

待你牺牲了极多的宝贝──

你的青春──她就弃掉你。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这又是在《过客》中看到的文字:东,是几株杂树和瓦砾;西,是荒凉破败的丛葬;其间有一条似路非路的痕迹。一间小土屋向这痕迹开着一扇门;门侧有一段枯树根。

“是的,我只得走了。况且还有声音常在前面催促我,叫唤我,使我息不下。可恨的是我的脚早经走破了,有许多伤,流了许多血,我的血不够了;我要喝些血。但血在那里呢?可是我也不愿意喝无论谁的血。我只得喝些水,来补充我的血。一路上总有水,我倒也并不感到什么不足。只是我的力气太稀薄了,血里面太多了水的缘故罢。今天连一个小水洼也遇不到,也就是少走了路的缘故罢。”

这两段文字,出现了关于“希望”和“路”的描写,路是“一条似路非路的痕迹”,而“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希望的盾后面也依然“是空虚中的暗夜”它像“娼妓那样蛊惑你”,但就是如此,“我”还要行走,“我”还要去“陆续地耗尽我的青春”,“我”还要通过行走反抗虚无,是因为“我”的内心没有安身立命的家园,“我”的灵魂是无家可归的漂泊的灵魂!“我”精神的故乡正在失去,“我”要寻找,明知道前面是坟地也要走下去,明知道自己的血将耗尽也要走下去。正像学生所说的,对生活体验的越深,他的痛苦也就越深,先知者是最痛苦的,别人可以“辛苦恣睢”而生活,闰土们可以“辛苦麻木”而生活,“我”只能“辛苦辗转”而生活。为了那茫远的希望,这可能是鲁迅的伟大和可贵之处。

我想经过这一番讨论和再阅读,下次再教《故乡》时,我的认识会更深入一些。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老师
外婆
我的老爸
唠叨的爷爷
我的巧克力表弟
我的自画像
最爱摆POES的“小天使”
我是林才添
地震中最可爱的人
爱的100种语言
腰鼓队
我还记得你,过去的朋友
独一无二的我
爸爸的眼睛
我的“魔鬼”同桌
国际经济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谈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多层次培养模式探讨
国际贸易论文我国服务贸易的问题和现状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印经贸合作发展问题及对策
中国与欧盟经济的发展讨论
2010年国际经济热点问题研究综述试论
国际贸易论文国际贸易与实务
当前国际经济热点问题研究动态分析
国际贸易论文浅析义乌外贸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分析
独立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现状研究分析
提高国际经济活动中的技巧性博弈水平分析
国际贸易论文浅论国际贸易摩擦问
欧盟经济与军事安全策略研究分析
中国与欧盟经济波动的同步性研究分析
诱惑人的鱼-《钓鱼的启示》教材理解
《梅花魂》教学设计之六
《钓鱼的启示》写作借鉴
《梅花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梅花魂》教学设计之八
《桂花雨》教学片段赏与课后启示
《梅花魂》教学设计之五
《梅花魂》教学设计之四
香是浓浓思乡情——《桂花雨》赏读
并列的引语之间用不用顿号《梅花魂》
“比”出特点-——《鲸》教材理解
学习《钓鱼的启示》
珍珠鸟--教材理解
《梅花魂》板书设计之一
别致的结尾——有感于范老师执教的《珍珠鸟》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