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8
在《我的叔叔于勒》的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个案分析
【分析对象】
2007级1班全体学生。
【学生思想现状分析】
当今社会,金钱在人们心目中的份量越来越重,俗语说:你有钱,家住深山有远亲,你无钱,身居闹市无人问。学生置身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商品社会中,他们稚嫩的心灵,无法抵挡金钱的诱惑,学生装间偷钱、骗钱、赌钱,甚至下暴的现象屡见不鲜,他们的金钱观、价值观下在扭曲。
【实验目的】
培养学生正确的金钱观。
【个案举例】
引导学生阅读《我的叔叔于勒》的第一课时后,第二课时进入了体验反思过程,我设计了如下问题:
1、请同学们找出小说中描写菲利甫夫妇对于于勒不同称呼的词语,并自己概括他们的态度变化:
贫:坏蛋、流氓、无赖
富: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好心、有办法的人
贫:小子、家伙、老流氓、贼、讨饭的
菲利甫夫妇的态度:恐怖──希望──恐怖、仇恨
2、菲利甫夫妇如此对待亲弟弟于勒,是什么东西在左右?
一个字“钱”。
3、阅读这篇小说,我们仿佛走进了19世纪法国社会,去体验当时法国百姓的酸甜苦辣,菲利甫夫妇的虚荣、势利、自私、贪婪,于勒的身世浮沉,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人们的道德观、价值观。面对金钱,面对亲人的贫穷与富有,同学们,我们应该怎样选择?
生:钱是人活着的重要东西,因为没有钱,我将没的一切,但如果我的亲人没有钱,我不会像菲利甫夫妇那样!
生:我的最高理想是做大款,想象那开奔驰,住豪宅的味道,多么豪爽!
生:有人说,黄金是一堆金色的大粪!但在我看来,它却是我的至爱。
……
师:歌词唱到:啊钞票,你在世上称霸道,有人为你锁愁眉,有人为你累弯了腰……
其实,金钱本身并没有错,人们对金钱摇追求也没有错,只是因为人们的认识的缺陷,把自己的失望和愤怒强加于金钱,才对它有了这么多的误解。
金钱代表一个人的社会价值,财富是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但俗语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同学们,你怎第理解“取之有道”?怎样做才叫?“取之有道”?
生:“道”就是自己的知识才能、聪明智慧!只要是用自己的聪明智慧昙
取得,都是“有道”。但要合法。
生:“无道”就是收受贿赂,收受回扣。
……
师:“道”就是途径、方法,“有道”就是获得财的途径和方法,必须遵循道德要求和法律准则……
【个案分析】
2007级一班这个班的学生进入初一不久,我校正式开始进行“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研究课题,在几年如一日的教学中,我认真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同时,运用一切教育教学资源“润物细无声”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发挥教材的“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丰富他们的精神素养,从而培养他们的高尚情趣。就像本课一样,在我不懈引导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有了明显的改变,对是非曲直的辨别上有了较大提高,例如同学们在如何对待金钱的态度上有了正确的认识。
【几点思考】
1、我认为学好语文离不开两个字:一个“精”字,一个“理”字。而学生学习语文的现状是读书没兴趣,写作缺感悟,言之无情,言之无理。读书没兴趣,就是对一篇美文佳作不热爱,对大自然的良辰美景不热爱,对自己的生命理想不热爱。没有爱,没有情趣之心,有浪漫之心,也就是无“情”,所以,学好语文,老师一定要以“情”动人,以“情”感人,在动人、感人的情景下,以理服人,以理朔人,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耐心细致的引导。
3、教师在一篇具体的文章中,首先要被情所动,被理所服,这样才能影响教化学生,所以,作为教师应该是个“情”种。
以上思考,仅是作为自己的一点思考,望与同仁共勉。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一家
- 我的自画像
- 母爱之深
- 感恩教师节
- 栗子张
- 我的妈妈
- 妈妈的“吼声”
- 一次难忘的指导
- 温馨的家
- 我的弟弟
- 我的教练
- 我的爷爷
- 胖老师
- 脚受伤以后
- 我熟悉的一个人
- 道德教育二维探析
- 中国金融业前瞻: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
- 社会网络中的分层通讯机制
- 农民工市民化转型中的基本养老问题研究
-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弘扬与重塑
- 印度如何看待“一带一路”下的中印关系
- 民族地区城市特色文化培育
- 全球视野下的“一带一路”:风险与挑战
- 城镇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发展规划研究
-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论民族复兴与文化软实力的内在逻辑关系
- 论“一带一路”的历史超越与传承
- 马克思主义社会管理思想及其启示意义
- 洛克的财产权理论及其逻辑悖论
- 红河流域族际交往与文化互动研究
- 《画》综合资料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三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五
- 《司马光砸缸》教学设计之二
- 《司马光砸缸》板书设计 之一
- 《画》片断赏析之一
- 《画》教学设计之五
- 《画》教学设计之三
- 司马光姓什么?
- 《我家住在大海边》教学设计之四
- 《画》教学设计之一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四
- 《我家住在大海边》教学设计之三
- 《司马光砸缸》教学设计之三
- 司马光墓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