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心声》教学设计

《心声》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2-29

《心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把握小说通过情节反映的社会生活。

2、品析“心声”的内涵,并学会如何进行文学欣赏。

3、细品并学习小说中出色的心理描写和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重点】

细品、内化语言。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小说中所反映的教育中的某种现象。

【教学媒体】

投影仪、录音机。

【其他】

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基本内容,准备复述。

2、阅读《同步阅读与感悟》中第12课的拓展阅读《万卡》。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我们带着一声啼哭来到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我们用好奇的眼晴打量我们周围的一切,接受周围的一切,同时我们也希望被他人接受,我们一路走来,面对人生我们有太多的话想说,有太多的心声要表达,让我们一起走进《心声》去听听主人公──李京京的心声吧,他会让你有似曾相识的感受。 引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把握人物形象及所反映的的社会生活

1、检查课前预习情况,请同学复述全文故事情节。(四个主要情节不能掉)

提示:按照时间的转换分为四个情节:

第一(1~17节):李京京要求在公开课朗读课文,被老师以嗓子沙哑为理由拒绝;

第二(18~27节):李京京在树林中练习朗读,想起自己与万卡相似的遭遇,心里难过悲伤;

第三(28~44节):李京京纠正同学朗读的错误,被同学嘲笑,他倍感委屈;

第四(45~59节):李京京在公开课上终于得到了机会,声情并茂地朗读了小说。

2、讨论:

⑴ 《万卡》为什么那样打动李京京?你从中得到有关文学欣赏方面的哪些启示?

提示:《万卡》之所以打动李京京,是因为李京京有与万卡相似的经历,相似的情感体验,相似的倾诉需求,他的心与作品中的万卡的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万卡的心声似乎也就成了他的心声。“他真想念。不是要出风头,是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念出来,吐出来。”

启示一:要融进小说中去,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才能深入理解作品。

启示二:要从小说中出来,从生活中发现小说,从小说中理解生活。

⑵ 从这篇小说中你看到了什么?你对你所看到的现象有何看法?

教师点拔,总结,引导学生对现象作正确的评价。

⑶ 小说为什么取名“心声”,你如何理解?

提示:李京京的“心声”不仅在于执着地要求在公开课朗读小说,其深层次的“心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求教师能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予每个人相同的关心和发展机会;第二是渴望家庭和睦,能生活在一个幸福安宁的环境里。

整体感知。

讨论赏析。

深入理解题目。 三、细品语言,内化语言

1、从语言的角度看你喜欢这篇小说吗?你喜欢哪一部分,谈谈自己为什么喜欢并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侧重于文中出色的心理描写部分,并让学生说说这些心理描写的精彩之处。)

2、合作活动:

四人小组互相读给对方听,推荐读得最好的一名同学参加全班朗读比赛。(配乐) 品味语言。 四、作业

1、缩写故事,字数在300以内。

2、完成《同步阅读与感悟》的同步练习。 写作训练。

【板书设计】

12、心声(黄蓓佳)

心声:

1、执着地要求在公开课朗读小说。

2、要求教师能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予每个人相同的关心和发展机会。

3、渴望家庭和睦,能生活在一个幸福安宁的环境里。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爱心留言
迷人的青云岩
做外星探索员
游泰山寺
关怀
我家的鸭子
假如我会克隆术
最温馨的地方
喝喜酒
可爱——中华
令我佩服的一个人
二十年后的聚会
找春天
2120年的家乡
哎,这件事
浅析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性出口的发展
对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及政策探讨
论短期事件对旅游业的影响
能力结构与经济合作的关系模型研究
对会计信息质量及几点固有性影响因素探究
农村信用社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途径探索
能源新秀——巨藻
服务贸易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及跨越途径
基于供应链的生鲜农产品产销模式探析
我国体育用品企业体育赞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汽车租赁业的发展瓶颈及对策分析
繁荣民族音乐创作 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广西钢铁产业发展探讨
论电子商务税收征管建设
浅谈政府的“结石奶”事件危机处理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猫》预习解析
名师点拨《小木偶的故事》
略而不简,精处悟情——略读课文《卡罗纳》教学案例
《白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去年的树》训练材料
《猫》课文内的成语解读
《观潮》教学设计之九
莫让“发散”变“发炮”——《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词句解析
《乌塔》预习解析
《观潮》教学设计之八
“作品”与“文品”——析《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的一句话
《观潮》教学设计之七
《颐和园》词句教学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