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过一山拦──《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后感
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环境看同一个事物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结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而在不同的班级面对不同的学生往往也无法采取同一种教法,这是我教了这课后的最深感触。
在304班上课时,在经过预习检测后我问学生这篇课文主要讲一个什么问题,有的学生说是“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有的说是“谈创造力”(这两种答案都在我的预设之中),学生大部分都认为是后一个内容,“但为什么说不是‘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呢?”“因为不局限于一个答案正是有创造力的表现”“既然如此,作者为什么还在文章的开头引入这个事例呢?”学生讨论后明确,这样的开头更新颖更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然后就怎样才能有创造力,创造力是个别人特有的吗等问题展开讨论,最后通过课堂练习进行深化。我觉得自己这节课是“一线串珠”就一个中心问题牵动全篇的内容,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过程很清晰很简洁。
每次由一个班级上完课去另一班上课时,很少有暂翻峻岭偶遇大道的轻松感,反而是眼前突兀的高山让人有心力俱疲之感,这正是“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在303班上课的过程中我强大的课堂预设被随机的生成冲得七零八落,当问到怎样才能有创造力这个问题时,学生竟然完全不顾作者在文章中明确指出的三点,而是自己发挥举出自认为很重要的要素,如“自信心、好奇心、良好的教育、轻松的心态、渊博的知识、机遇等”而且都举出了很多的事例进行说明,这时我遇到了一个悖论,学生跳出课文给出自己的很多答案,这正是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最好说明,也是学生有创造力的表现,我要是轻易否定并强力把他们往书本上拉,这就出现了在教《事物正确的答案不止一个》时却要求学生“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么?而另一方面如果我只顺着他们的思路却就有了脱离文本、使课堂没焦点、使教学目标逃逸之嫌。最后我还是无奈地用“你们很有创造力,都说得很有道理,但课文中作者又怎么说的呢?”把学生的思维拖回到了课文中,回想之余我还是很矛盾很疑惑,我这样处理恰当么?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坚持就是胜利了一半
- 我们的学校
- 我想去的地方
- 冬季长跑起动仪式
- 爸爸,请听我说
- 大扫除
- 秋天
- 狐狸吃鸭
- 日记一则
- 嘎嘎鸭
- 我想去的地方
- 妈妈的表扬
- 云台山之旅
- 我长大该当什么呢?
- 西安的春节
- 大数据时代军队现代远程教育发展问题研究
- 公安民警实践教学与远程教育相结合的模式研究
- 注重施训过程研究 增强培训的有效性
- 脱离主题,像雾像雨又像风
- 详略失当,好名难寻
- 对于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思考
- 与那些伟大心灵一同感知的旧大陆(节选)
- 科协系统继续教育在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中的作用
- 北京商家贴“中国人不得进入”告示
- 论高校继续教育“顶天立地”战略与转型发展
- 从“教员培训”走向“教员教学发展”
- 军事任职教育实践教学探析
- 陕西省公务员网络培训模式探析
- 微小说大赛第三季佳作选登
- 深化教学改革提升军校教育教学水平
- 《字与画》课堂教学案例
- 第三单元《数字》教学设计
- 《看花灯》课堂教学实录
- 《小鱼的梦》教学设计
- 《问银河》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一课时
- 《我家住在大海边》教学设计
- 池塘边的叫声
- 《春天的手》课堂实录
- 冬天是个魔术师
- 《小小的船》教案
- 《小书架》教学设计
- 拼音教学ie üe er
- 《燕子妈妈笑了》课堂教学纪实
- 《珍贵的纪念》教学随笔
- 《太阳》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