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9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有关资料
【“J粒子”的发现者丁肇中(王渝生)】
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在1980年写了一篇自传性的文章《在探索中──一个物理学家的体验》。这篇文章一开头,就引用了叶剑英元帅的《攻关》诗:
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
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
丁肇中说他于1936年1月27日出生在美国,但出生3个月后,父母又把他带回到中国。他说:“由于当时中国的境况,我一直是一个难民,不断地从一个地方逃到另一个地方。当然,那时使我不可能得到任何的正规教育。”在他12岁时,随全家迁往台湾,才进中学读书,因而十分珍惜上学的机会。高中时,他特别喜欢理化,刻苦钻研,成绩很好,他的一个同学曾在毕业纪念册上给他这样的赠言:“你的理科可以说在班上无敌手,我希望你集中全力向理科进攻,发明几个丁氏定律!”中学毕业后,丁肇中被保送进台湾成功大学机械工程系。1956年他20岁时只身赴美,进密执安大学,于1962年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丁肇中选定了实验物理作为他的主攻方向。1972年他领导一个小组在纽约的布鲁克国家实验室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去寻找新的重粒子。对于实验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他曾经这样比喻道:“在雨季,一个像波士顿这样的城市,一分钟之内也许要降落下千千万万粒雨滴,如果其中的一滴有着不同的颜色,我们就必须找到那滴雨。”
1974年11月12日,在实验室里夜以继日地工作了两年多,全力攻关的丁肇中向全世界宣布,他的小组发现了一种未曾预料过的新的基本粒子J粒子。这种粒子有两个奇怪的性质:质量重,寿命长,因而它一定来自第四种夸克,这推翻了过去认为世界只由三种夸克组的理论,为人类认识微观世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被称为是“物理学的十一月革命”。
1977年秋,丁肇中访华期间向邓小平建议中国科学院派遣物理学家参加他的实验小组工作。自1978年1月他迎接第一个中国物理学家小组迄今十年来,已有上百人去到他的身边。他说:“与中国的合作令人满意。”他还说:“这几年,中国科研人员的素质有了很大改善。从领导到一般科技人员,都大大年轻化了。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发现都靠年轻人。像牛顿、法拉第、李政道、杨振宁,他们的重要发现都是在年轻的时候。因此,我对科学院年轻的科技人员抱有很大的希望。”
(选自《青年科学向导》总第5期)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堆雪人
- 我爱家乡的特产
- 如今,恨不能当时再加把劲儿
- 我的好妈妈
- 第一次去海上游泳
- 小升初,奥数和英语是敲门砖
- 松树的遗书
- 发现了除去污渍的好方法
- 我的文具盒
- 〈小抄写员〉缩写
- 要相信付出了必将会有收获
- 小升初之后后悔没上培训班
- 我考12中的经历颇为传奇
- 写春雨的英语作文
- 101中学面试考什么?
- 浅谈堤防除险加固技术
- 基于组件的河网水流模拟软件的设计
- 用碾压试验优化土石坝填筑施工方案
- 河堤施工中振动测试安全判据的初步
- 某码头主体工程施工方案
- 洋河水库大坝加固工程砂砾料碾压试验研究
- 回忆在施工单位的日子!
- 某排洪沟工程施工方案
- 浅谈道路施工质量问题分析与预防
- 水库工程施工标反滤料填筑碾压参数的确定
- 北江大堤西南水闸渗流分析
- 潮安县官塘桥闸除险加固工程水工模
- 水电枢纽辅助洞工程岩爆预案
- 填表基本规则
- 水利工程检测工作总结
- 《刷子李》随堂练习 提高篇
- 《桂林山水》教案讲义 让情感在语文课堂上流淌
- 《桂林山水》教案讲义 感悟细节感悟美
- 《刷子李》美文欣赏二
- 《桂林山水》老师语录
- 《桂林山水》重点与难点提示
- 《桂林山水》重点问题探究
- 《桂林山水》重点语句探究
- 《刷子李》教学设计一
- 《桂林山水》整体阅读感知
- 《桂林山水》课后习题答案
- 《桂林山水》写作特点
- 《桂林山水》文学常识
- 《桂林山水》重点字词梳理
- 《桂林山水》同题材作文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