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有关资料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有关资料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19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有关资料

【“J粒子”的发现者丁肇中(王渝生)】

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在1980年写了一篇自传性的文章《在探索中──一个物理学家的体验》。这篇文章一开头,就引用了叶剑英元帅的《攻关》诗:

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

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

丁肇中说他于1936年1月27日出生在美国,但出生3个月后,父母又把他带回到中国。他说:“由于当时中国的境况,我一直是一个难民,不断地从一个地方逃到另一个地方。当然,那时使我不可能得到任何的正规教育。”在他12岁时,随全家迁往台湾,才进中学读书,因而十分珍惜上学的机会。高中时,他特别喜欢理化,刻苦钻研,成绩很好,他的一个同学曾在毕业纪念册上给他这样的赠言:“你的理科可以说在班上无敌手,我希望你集中全力向理科进攻,发明几个丁氏定律!”中学毕业后,丁肇中被保送进台湾成功大学机械工程系。1956年他20岁时只身赴美,进密执安大学,于1962年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丁肇中选定了实验物理作为他的主攻方向。1972年他领导一个小组在纽约的布鲁克国家实验室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去寻找新的重粒子。对于实验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他曾经这样比喻道:“在雨季,一个像波士顿这样的城市,一分钟之内也许要降落下千千万万粒雨滴,如果其中的一滴有着不同的颜色,我们就必须找到那滴雨。”

1974年11月12日,在实验室里夜以继日地工作了两年多,全力攻关的丁肇中向全世界宣布,他的小组发现了一种未曾预料过的新的基本粒子J粒子。这种粒子有两个奇怪的性质:质量重,寿命长,因而它一定来自第四种夸克,这推翻了过去认为世界只由三种夸克组的理论,为人类认识微观世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被称为是“物理学的十一月革命”。

1977年秋,丁肇中访华期间向邓小平建议中国科学院派遣物理学家参加他的实验小组工作。自1978年1月他迎接第一个中国物理学家小组迄今十年来,已有上百人去到他的身边。他说:“与中国的合作令人满意。”他还说:“这几年,中国科研人员的素质有了很大改善。从领导到一般科技人员,都大大年轻化了。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发现都靠年轻人。像牛顿、法拉第、李政道、杨振宁,他们的重要发现都是在年轻的时候。因此,我对科学院年轻的科技人员抱有很大的希望。”

(选自《青年科学向导》总第5期)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文具争功
太阳雨
我的小伙伴——小熊
家长会
爱找麻烦的弟弟
可爱的小企鹅
挑足球
小熊慧慧的故事
我的爸爸
申请QQ之险
我的爸爸
游泳
我的妈妈
海底世界
花的比美大赛
中小学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
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
初中运动会应急预案
小学科学探究实验室管理制度
小学集体备课制度
小学集体备课制度
学校安全监督管理制度
学校安全防盗制度及责任制
小学备课管理制度
学校防汛应急预案
小学听课制度
小学消防安全岗位责任制
小学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防传染病应急预案
春季运动会意外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民事举证责任若干问题探讨民法论文(1)
地权的困境:明代史个案研究民法论文(1)
从立法论看物权行为与中国民法民法论文(1)
论民事程序选择权民法论文(1)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之我见民法论文(1)
关于离婚自由的法社会学思考民法论文(1)
探析法律中的事实民法论文(1)
论证券民事赔偿中因果关系的推定
论学位诉讼的性质
生命权损害赔偿中的基本问题民法论文(1)
韩国民法典修定之比较研究民法论文(1)
论代位权诉讼民法论文(1)
责任保险与民事责任的互动民法论文(1)
对中国夫妻共同财产范围的社会性别分析
论民事诉讼中的再审程序民法论文(1)
《秦兵马俑》的教学设计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设计一
《四季》的教学设计
《桂花雨》教学设计三
《秦兵马俑》一课来谈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三
《秦兵马俑》一课的网络教学
《陶罐和铁罐》一课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案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后记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案
《鲸》教学设计二
《我要的是葫芦》(精彩教学设计)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三
《王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