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有关资料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有关资料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19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有关资料

【“J粒子”的发现者丁肇中(王渝生)】

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在1980年写了一篇自传性的文章《在探索中──一个物理学家的体验》。这篇文章一开头,就引用了叶剑英元帅的《攻关》诗:

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

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

丁肇中说他于1936年1月27日出生在美国,但出生3个月后,父母又把他带回到中国。他说:“由于当时中国的境况,我一直是一个难民,不断地从一个地方逃到另一个地方。当然,那时使我不可能得到任何的正规教育。”在他12岁时,随全家迁往台湾,才进中学读书,因而十分珍惜上学的机会。高中时,他特别喜欢理化,刻苦钻研,成绩很好,他的一个同学曾在毕业纪念册上给他这样的赠言:“你的理科可以说在班上无敌手,我希望你集中全力向理科进攻,发明几个丁氏定律!”中学毕业后,丁肇中被保送进台湾成功大学机械工程系。1956年他20岁时只身赴美,进密执安大学,于1962年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丁肇中选定了实验物理作为他的主攻方向。1972年他领导一个小组在纽约的布鲁克国家实验室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去寻找新的重粒子。对于实验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他曾经这样比喻道:“在雨季,一个像波士顿这样的城市,一分钟之内也许要降落下千千万万粒雨滴,如果其中的一滴有着不同的颜色,我们就必须找到那滴雨。”

1974年11月12日,在实验室里夜以继日地工作了两年多,全力攻关的丁肇中向全世界宣布,他的小组发现了一种未曾预料过的新的基本粒子J粒子。这种粒子有两个奇怪的性质:质量重,寿命长,因而它一定来自第四种夸克,这推翻了过去认为世界只由三种夸克组的理论,为人类认识微观世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被称为是“物理学的十一月革命”。

1977年秋,丁肇中访华期间向邓小平建议中国科学院派遣物理学家参加他的实验小组工作。自1978年1月他迎接第一个中国物理学家小组迄今十年来,已有上百人去到他的身边。他说:“与中国的合作令人满意。”他还说:“这几年,中国科研人员的素质有了很大改善。从领导到一般科技人员,都大大年轻化了。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发现都靠年轻人。像牛顿、法拉第、李政道、杨振宁,他们的重要发现都是在年轻的时候。因此,我对科学院年轻的科技人员抱有很大的希望。”

(选自《青年科学向导》总第5期)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地球仪
扫墓
我的陀螺
美丽的金鱼
爷爷种花
我和你
测眼睛
机智的小明
小雷锋--小刚
幸运橡皮
可亲可爱的小姐姐
威威
爸爸,我想您了
沈阳世博园
夏天
知识营销的内涵\特征及发展策略
完善广东社会治安治理的几点思考_法学理论论文(1)
论清末的官制改革_法学理论论文(1)
从命令论到规则观_法学理论论文(1)
知识产权通则:立法进程中的一种尝试_法学理论论文(1)
中石化催化剂齐鲁分公司的国际市场营销策略
浅谈和谐社会的法律消费体系构建 _法学理论论文(1)
对我国公司发起人的法律地位的思考_法学理论论文(1)
中国法律的现代性_法学理论论文(1)
浅析网络对我国立法形式民主的影响_法学理论论文(1)
法学论文|法理学需要八个方面的变革_法学理论论文(1)
搜索引擎营销现状及趋势浅析
法律和道德的二元性批判_法学理论论文(1)
关于审理网络纠纷案件中法律适用的思考_法学理论论文(1)
论保险中的诚实信用原则_法学理论论文(1)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之二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之一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之四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之三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二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之五
《秋天的图画》
《黄山奇石》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之四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九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之二
《一株紫丁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秋天的图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之三
《秋天的图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