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近距离观察丁肇中:为何“不知道”是最好的答案

近距离观察丁肇中:为何“不知道”是最好的答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26

近距离观察丁肇中:为何“不知道”是最好的答案

​物理学家丁肇中给外人的印象是个奇人。他仅用5年多时间就获得了物理、数学双学士和物理学博士学位,1976年40岁时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去年12月,中国气象局请他作了一场关于寻找反物质的学术报告,使我们能够近距离地观察这位物理学天才。从他的大家风范反思当今中国科技界的氛围,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丁肇中回答提问经常说:“不知道”。他不知道的事情绝对不会去主观推断,他说:“最尖端的科学很难判断是怎么回事”。在回答这类问题时“不知道”是最好的答案。就是这个“不知道”促使他不断探索宇宙的奥秘,从年轻时代起到现在接近古稀之年,他充满对宇宙的好奇心,不断发现新事实,由“不知”变为“知之”。

“与物理无关的事情我从来不参与”。这是丁肇中的又一大特色。他从不干预别人除工作以外的任何事情,“有的人跟我工作了20年、30年,绝大多数,我从来和他们没有朋友的来往,只是业务的来往,几乎没有到任何科学家家里吃过饭。”他是麻省理工学院咨询委员会成员,但几十年来他仅参加过两三次咨询会议,他的精神集中在科学上,集中在探索宇宙的奥秘上。他在世界科技界保持着崇高的威望,不仅靠他的学术水平,也靠他的人格魅力。

丁肇中还有一个很大特点:专心。他从事科学研究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他说,“为拿诺贝尔奖来工作是非常危险的”,“绝对不能为了利来工作。”很多人都认为他是一个天才,读中学时,由于数理化成绩突出,同学们给他起了一个“丁大头”的外号;读大学时又因为学习顶呱呱,美国同学称他是一个奇人,但丁肇中认为“绝对不是,我最大的特点是比较专心。”他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有时候接连四五天白天晚上不睡觉,但对实验中的所有物理现象和数据、实验的每一步是怎么回事、哪个数据应该怎样,都非常了解,记得非常清楚。他的专心致志使得他的每一个实验都获得成功;他的成功是得到科学家工作支持和政府大量资助的源泉。

对照丁肇中的这几大特点,我们遗憾地看到,现在国内科技界有一种不好的风气,一些“专家”只要受到邀请,各种论证会、鉴定会都去参加,明明“不知”却喜侃侃而谈,俨然一个万能科学家,极个别人甚至以此为乐,成了专门抬轿子的“科技掮客”。还有一些人心浮气躁,在以SCI论文和科技成果奖的多少论英雄的评价体系中,为了获奖、评职称而搞科研,科技创新的东西日少,成果应用于生产的日少。5年课题缩短为3年,一年论证分解,一年做研究,一年就要准备结题鉴定了。厚积薄发无从谈起。

改革开放的时代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大展宏图的舞台,但是好的品德和作风才能造就真正的科学大家,丁肇中的大家风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典范。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正在走近,我正在感受
让温馨充满教师节
战火
爸爸的脾气
那个男孩
向陋习告别
我做合格小公民
一束鲜花一份心意
第一次战胜恐惧
我最看不惯的一种现象
我是导游(黄弋)
探索家乡的名人
我的五官
喝药,喝药,在喝药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你们是最可爱的人
试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生命立场
试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多样化探索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堂教学的几点启示
浅议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创新
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我国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
浅析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探析
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应引入“研究式”教学模式
试论金融危机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路径选择
浅议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缺陷及解决措施
浅议提高高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针对性与实效性的思考
简析生命关怀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浅论素质教育目标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
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应突出方法论意义
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与现实生活世界
吴敬梓与《儒林外史》原生态
虽谓微未技艺,却是顶上功夫──试析《范进中举》细节描写的语言表现力
《范进中举》胡屠户的“四骂”
《范进中举》的艺术特点
《范进中举》提问设计的“选点”
吴敬梓父子至性诗
《范进中举》与《孔乙己》异曲同工
从《范进中举》谈明清科举制度名称
《范进中举》课本剧
吴敬梓的恋乡情结
敢于绝望、为个性和创造性而斗争的吴敬梓
以《范进中举》为例谈怎样精讲
《儒林外史》的艺术成就
《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
谈《范进中举》的讽刺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