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丁肇中的故事
“在雨季的时候,一个像波士顿的城市,在一秒钟之内也许要落下千千万万的雨滴。如果其中的一滴雨有着不同的颜色,我们就必须找出那一滴雨。”丁肇中就是凭着这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惊人毅力,发现构成物质的第四种基本粒子──J粒子,因而在1976年成为继杨振宁、李政道之后,第三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裔科学家。
1936年1月27日丁肇中在父母访美期间,出生于美国密西根州安阿伯,3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那时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日本也展开了侵华的计划,他就在兵荒马乱的中国境内度过了四出逃难的童年生活。当时他父亲是大学教授,母亲是革命志士,两人忙于工作,祗好将他交给外祖母照顾。她那刚毅果断的性格,对丁肇中长大以后要求严格的处事作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2岁那年,丁肇中跟随父母到台湾定居,开始接受正规的教育。那时刚好是日本结束对台50年的统治,留下了严格和有效率的教育制度。中学时代,丁肇中不但勤奋好学,而且在困难面前从不退缩,凡事查根究底,直到融会贯通为止。他这认真的学习态度,使他考上了台北最好的高中。为了满足追求真理的欲望,他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化学和物理,而且在这两门学科上奠定了比其它同学更稳固的基础。
1956年他独自远赴美国,在密执安大学工学院读书。由于英语不好,刚开始美国的同学都不愿与他交往。语言不通甚至使他连生活也成了问题。幸好他并没有气馁,反而刻苦学习。到了第二学期,他不但掌握好英语,而且各门功课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这使他获得奖学金,以维持生活,继续读书。经过一年的学习,他发现自己对数学和物理有浓厚的兴趣,于是转到理学院继续升学,并在短短的六年内取得两个学士学位和物理学博士学位。
毕业后,他立志要从事研究工作,于是选择了在瑞士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一份薪金较低的工作。一年后他到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担任讲师,67年起转到麻省理工学院担任教授。他研究的方向主要是高能实验粒子物理学,包括量子电动力学(quantumelectrodynamics)、电弱统一理论(Electroweaktheory)、量子色动力学(qunatumchromodynamics)的研究。
1966年开始,丁肇中领导的实验小组进行了一连串关于量子电动学和矢量介子(vectormeson)的实验工作,不但加深了人类对矢量介子的认识,还证实了量子电动力学的正确性。1972~74年,小组在美国布鲁海文国家实验室进行实验,发现了第四种夸克
(quark),由于“J”和“丁”字形相近,丁肇中将其命名为J粒子,寓意是中国人发现的粒子。1979年他与中科院高能所唐孝威等科学家合作,发现用来传播夸克之间的力的胶子(gluon)。
丁肇中为人谦虚,工作仔细,他常对自己的实验结果和能力表示怀疑,因此他总是反复检查自己的工作,以免错误。他在总结个人经验时表示自己的能力相当有限,祗有刻苦工作,不怕艰辛,才有可能在某个领域中取得优秀的成绩和作出贡献。他认为年青人如果有志投身科学研究,应该打开眼界,对科学发展的方向有明确的认识。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外婆家的小猫
- 小鸟孵蛋记
- 捡树叶做标本
- 到公园去玩
- 不爱扫地
- 放风筝
- 招待客人
- 我和弟弟玩游戏
- 放风筝
- 到外婆家过清明节
- 包饺子
- 写毛笔字
- 一份惊喜
- 小狗
- 吹泡泡
- 关于固定资产内部审计的若干探讨
- 沈从文创作初期文化阐释视阈:自我抒写外部感知
- 生态美学的产生及理论内涵
- 爱伦坡与孟郊创作心理和手法的异同-英语论文范文
- 现代企业内部管理审计的相关问题研究
- 浅谈内部审计风险及其防范机制
-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若干问题研究
- 关于私营企业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考
- 汉语间接回指及对其释义过程的分析
-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组织架构与作用关系的研究
-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探析
- 解构与建构——既定社会性别文化模式的“破”与“立”
- 如何提高商业银行内部非现场审计效能的作用
- 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浅议银行内部审计的外部化
- 《猫》好词好句好段
- 《猫》教学案例
- 猫
- 《猫》难段讲解
- 老舍简介
- 《猫》教学反思
- 纲举目张 自主择读──《猫》教学片断及评析
- 《猫》教学反思
- 《猫》词语释义与应用
- 《猫》教学片断
- 让每一朵花都笑起来──《猫》教学片断及反思
- 《猫》教学反思
- 《猫》教学指要
- 《猫》教学反思
- 《猫》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