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简介
翻新时间:2023-05-25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简介
本文是著名科学家对于学习自然科学的经验之谈。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论题:“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第2~12段):论述论题。这部分是文章的主体。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2~5段):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病。作者从解释中国传统教育的出发点说起,先解释“格物”和“致知”的含义即“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指出现代学木的基础就是实地探察,就是所谓的实验。接着,文章围绕“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个中心,分析道:传统中国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还举了明代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物”的事例做证明,指出:王阳明不是真正的探察事物,而是探讨自己,这是由儒家传统的思想观点所决定的。
第二层(第6~12段):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分别从科学进展的历史、实验的过程、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践,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的弱点这几个方面论述。作者还讲述了自己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当年“不知吃了多少苦”的经历做证明。
第三部分(第13段):得出结论:“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本段首句承上启下,“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接下来从研究学术和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两方面论述。而后,揭示了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最后作者强调了自己的观点,表达了对中国年轻一代的良好愿望。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我们的老师
- 找春天
- 雪
- 我的小闹钟
- 找春天
- 泡泡糖
- 劳动节日记
- 我最喜欢的动物(二年级下)
- 生日宴会
- 堆雪人
- 雪花在江城绽放
- 我的小闹钟
- 玩碰碰车
- 小白兔
- 拜年
- 针对小学语文效能课堂浅析其构建方法
- “班班通”让数学教学更精彩
- 确定恰当的对话话题
- 浅谈中考物理复习策略
- 提高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实效的探究
- 小学语文新课导入技巧刍议
- 培养小学生审题习惯之我见
- 教育的艺术性
- 巧妙自制实验 提高课堂效率
- 细微之处显师德
- 建设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策略
- 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
- 小学英语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与兴趣
- 好习惯应从一年级培养起
- 如何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 五上口语交际·习作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
- 口语交际•习作八可好教案教学设计
- 笋芽儿
- 29回顾·拓展八教案二教学反思
-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习作八教案二教学反思
- 识字4
- 28口语交际·习作八教案一教学反思
- 找春天
- 毛主席在花山真棒教案教学设计
- 《酸的和甜的》
- 五上回顾·拓展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
- 29回顾·拓展八教案三教学反思
- 《小熊真可爱》教学设计
- 夕阳真美
- 毛主席在花山可好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