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哦,你所访问的页面不存在了,可能是炸了

可能的原因:

1.手抖打错了。

2.链接过了保质期。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简介_《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简介文档下载_免费文档下载-查字典文档网

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简介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简介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25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简介

本文是著名科学家对于学习自然科学的经验之谈。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论题:“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第2~12段):论述论题。这部分是文章的主体。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2~5段):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病。作者从解释中国传统教育的出发点说起,先解释“格物”和“致知”的含义即“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指出现代学木的基础就是实地探察,就是所谓的实验。接着,文章围绕“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个中心,分析道:传统中国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还举了明代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物”的事例做证明,指出:王阳明不是真正的探察事物,而是探讨自己,这是由儒家传统的思想观点所决定的。

第二层(第6~12段):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分别从科学进展的历史、实验的过程、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践,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的弱点这几个方面论述。作者还讲述了自己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当年“不知吃了多少苦”的经历做证明。

第三部分(第13段):得出结论:“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本段首句承上启下,“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接下来从研究学术和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两方面论述。而后,揭示了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最后作者强调了自己的观点,表达了对中国年轻一代的良好愿望。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