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关于培根
王佐良
培根F.B(FrancisBacon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身官僚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家居著述。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
培根的主要建树在哲学方面。他自称“以天下全部学问为己任”,企图“将全部科学、技术和人类的一切知识全面重建”,并为此计划写一套大书,总名《伟大的复兴》,虽然只完成1、2两部分,但已造成重大影响。例如他在用拉丁文写的《新工具》(1620)一书中提出的“四假相说”,有力地揭露了中古经院哲学的主观、片面、语词混乱和盲目崇拜传统权威等弊病,为英国经验论哲学的兴起扫除障碍。他强调通过实验去揭示自然界的秘密,获得知识,并认为“知识就是力量”。因此马克思称他为“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63页)。
此外,培根还写了法律著作、历史著作《亨利第七王朝史》(1622)、幻想游记《新大西岛》(1626)和58篇短文组成的《随笔》。
《随笔》是培根在文学方面的主要著作,初版于1597年,只包含10篇极短的摘记式文章;经过1612年、1625年两次增补扩充,才收入短文58篇,然而它在英国文学史上却有重要地位。作者是一个通晓人情世故的哲学家和政治活动家,他在书中写了对世家子弟的“社会的与道德的劝言”(这是书的副标题),内容涉及哲学思想(如《真理》《死亡》),伦理探讨(如《忌》《爱》《利己的聪明》),做官秘诀(如《高位》《党争》),处世之道(如《友谊》《诡诈》),治家准则(如《父母与子女》《婚嫁与单身》)等,还包括了对若干具体问题的建议(如《读书》《旅行》《营造》《娱乐》),也不乏对艺术和大自然的欣赏(如《美》《庭园》)。
培根对每个题目都有独到之见,诛心之论,而文笔紧凑,老练,锐利,说理透彻,警句迭出,例如:“善择时即省时。”“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顺境易见劣性,逆境易见德性。”“一切腾达,无不须循小梯盘旋而上。”“声名犹如大河,空虚无物者浮,实学有才者沉。”“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这些话充满成熟的人生经验,而写法则务求清楚达意。使用的比喻十分恰当,但都来自实际。培根的文章也写得富于诗意。诗人雪莱读了他的随笔《死亡》篇以后,曾赞叹说:“培根勋爵是一个诗人”(《诗之辩护》)。
英国本无随笔,由于培根的示范,始在英国植根,后来写随笔的名家辈出,因而随笔成为英国文学中有特色的体裁之一,对此培根有开创之功。
(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他”
- 这就是我
- 我们的新老师
- 我的好朋友
- 她真好
- 我爱老妈
- 妈妈的爱
- 我的妈妈
- 我的胆小妈妈
- 我的妹妹
- 我们班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 爱捣蛋的干弟弟
- 慈爱的妈妈
- 班里的三大歌星
- 我的同学——腾达
- 浅谈固态硬盘的电子数据取证
-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分析及其预防对策的研究
- 治安联防队员能否成为妨害公务罪的犯罪对象
- 浅谈戴手套作案现场的分析与处理
- 职务犯罪预防工作职能建设应用探析
- 关于人民陪审员相对固定化的思考
- 预防“村民自治”中少数人权利受侵对策研究
- 我国普通动产多重买卖履行顺序之四违反
- 谈裸官职务犯罪问题及其应对
- 浅论我国检察权
- 论律师对检察工作评价和意见的获取方法
- 浅谈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建设如何应对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 浅谈检察技术部门人员的分类管理
- 对我国法院“基层式”民事诉讼模式的论述
- 浅谈侦查工作中如何使证据达到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
- 《比尾巴》片断赏析之二
-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四
- 《比尾巴》教学设计之一
- 《影子》教学设计之二
- 《影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影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小小的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小小的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比尾巴》教学设计之三
- 为学生而教——古诗《静夜思》教学谈
- 《比尾巴》教学设计之四
-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比尾巴》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