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短文两篇》写作特点
一、《谈读书》
思路清晰、笔法很灵活,说理方法多样,语言生动。
第一,运用比喻说理。例如用“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一组比喻,来证明“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的观点。这样写,使论述的道理通俗易懂,论述语言生动形象。
第二,运用排比论述。如“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资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等,这些语句列举同类事物或比较不同事物,使相同点或不同点更加明显,使论辩有力,气势贯通。
第三,运用归纳论证。例如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一部分,先列举六门具体学科的作用:“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最后引用名言归纳出论点:“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由于前边列举的内容丰富翔实,最后得出的论断就很令人信服。
二、《不求甚解》
这篇杂文是一篇驳论,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又阐述了自己的主张。文章全面解释了陶渊明的原话,揭示了陶渊明“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并以此为根据,对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作了否定。在批驳过程中阐述的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的正确主张,也就顺理成章地立起来了。
1、细腻翔实的道理论证。作者为了阐述自己的观点,不惜用大量的文字进行细致的分析。在第8段引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来印证“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是可取的。
正反两面的举例论证。第5段从反面列举普列汉诺夫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求甚解”,实际上做了许多曲解的事例,来告诉人们要有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第6段从正面列举诸葛亮读书“观其大略”的事例,介绍古人以“不求甚解”的态度读书的经验。
2、平易简约的语言。和培根的《谈读书》中生动的语言相比,本文语言更显得平易亲切,娓娓而谈,用语简约。
3、丰富多彩的段式。全文的段落模式非常丰富,基本上是一段一个模式:第1段──摆现象+亮观点;第2段──引言+阐述;第3段──并列式;第4段──总分总式;第5段──反面举例+正面阐述;第6段──观点+例子;第7段──反+正;第8段──例子+阐述;第9段──分总式。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理解万岁
- 慷慨悲歌之士要离
- 爱暖心扉
- 美丽的春天
- 栽树
- 月光下
- 我们家的小鸟
- 妈妈是个急性子
- 助人为乐的“伞”
- 都是贪吃惹的祸
- 我与红领巾
- 美丽的海南
- 胜利背后是坚强
- 未来镜
- 童年趣事
- 大学生小微型创业风险主因与防范教育探微
- 煤炭企业会计管理现状及对策
- 从禅宗空的时间性来解读《鹿柴》
- “城中村”在城市化进程中现实意义及优化分析
- 浅析我国医疗卫生信息化市场特点及发展趋势
- 关于原子能院建立党建工作管理体系的思考
- 关于政府采购业务控制的探讨
- 浅析民办院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研究
- 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控制对策研究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化对策探究
- 艺术类研究生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 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的融合
- 浅议当代网络形容词的选词构词理据
- 基于高等院校拓展学生职业素质研究
- 《难忘的启蒙》教学设计之六
-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之九
-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之八
- 《难忘的启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难忘的启蒙》教学设计之二
- 《匆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难忘的启蒙》教学设计之四
- 《穷人》教学设计之三
-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之十
- 《穷人》教学设计之二
- 《难忘的启蒙》教学设计之一
- 《难忘的启蒙》教学设计之三
- 《穷人》教学设计之一
- 《穷人》教学设计之四
-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