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鲁迅简介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等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制度进行猛烈,地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
1918~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反动当局所通辑,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1927年1月到当时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四一二”事变以后,愤而辞去中山大学的一切职务。其间,目睹青年中也有不革命和反革命者,受到深刻影响,彻底放弃了进化论幻想。1927年10月到达上海。
1930年起,鲁迅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不顾国民党政府的种种迫害,积极参加革命文艺运动运动。1936年初“左联”解散后,积极参加文学界和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1927~1936,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这些作品收录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和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进步的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莽原》、《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的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了大量古典文学,批判地继承了祖国古代文化遗产,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等。
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说火
- 我们的好老师
- 快乐的冬令营
- 我是爸爸的小护士
- 小鸡得救了
- 一次特殊的期末考试
- 傻男孩过马路
- 青蛙搬家
- 小熊拔牙
- 一杯热水
- 秋天的美丽
- 续写课文《水乡歌》
- 可爱的小虾
- 逛市场
- 美丽的星空
- 分析中国当代行为艺术的盲从性和表面化
- 农民问题:什么“农民”什么“问题”?
- 善意取得制度若干问题研究-从一起冒名顶替行为说起(1)论文
- 房地产企业顾客关系营销策略(1)
- 析“中西合璧”要用中国文化底蕴作为自己的根基
- 论检察工作绩效考评机制探析(1)论文
- 建立和健全促进私营经济发展的法律制度(1)论文
- 我国代位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1)论文
- 中国农村家电市场的营销策略分析(1)
- 大型体育赛事营销策略分析(1)
- 浅析澳门特区司法制度与其他地区司法制度的比较(1)论文
- 关于旧桂系时期广西近代司法制度的执行(1)论文
- 我国钢琴作品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
- 朱自清先生与语文现代化
- 2010年上海世博会文化营销中的历史文化价值(1)
- 《邓小平爷爷植树》重点字词梳理
- 《邓小平爷爷植树》生字扩词
- 《春天的声音》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讲义(一)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讲义(二)
- 《邓小平爷爷植树》综合资料
- 《邓小平爷爷植树》老师语录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
- 《邓小平爷爷植树》重点句品读
- 《春天的雨》
- 《邓小平爷爷植树》随堂练习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重难点分析
- 《春天在这里》
- 《春雨的色彩》作者趣闻
- 《春天的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