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之死》重难点讲解
翻新时间:2023-06-23
《杨修之死》重难点讲解
1、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杨修之死的原因是什么?
此题针对本文的核心内容设问,目的在于启发学生透过文字的表面深入挖掘其潜在的内涵。既是考查对课文内容的了解,更是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概括能力。
原因归结起来有两种:一是杨修恃才放旷,终遭杀身之祸;二是曹操借违反军纪之名处死杨修,是因其心胸狭窄,忌贤妒能。
2、本文哪几节文字属于插叙的内容?如果删掉这部分内容有什么不好?
此问的重点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插叙在本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由此,加深体会作者叙述手法的精巧。
本文第二部分第4至第9节为插叙。去掉这部分内容,虽然从行文上看,前后仍然连贯,但是这部分内容是作者对杨修之死的原因的探究。用上它们有助于人们更深入地理解曹操杀杨修的原因,同时,有助于读者更好地认识杨修“恃才放旷”和曹操“忌才多疑”的性格特点。
3、结合具体的故事情节揣摩下列语句,体会曹操对杨修是怎样由“忌”到“恨”的。
此题目是让学生结合具体情节,体会人物态度的发展变化,从而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⑴
操虽称美,心甚忌之。
即使是单纯的智力较量,曹操也不甘居于下风,所以他表面“称美”以示宽容,心里却酸溜溜的不是滋味。
⑵
操虽喜笑,而心恶之。
面对杨修的强词夺理和荒唐行为,曹操有苦难言,只好用“喜笑”来掩饰,然而内心却对杨修这样戏弄自己颇为恼火。
⑶
操因疑修谮害曹丕,愈恶之。
杨修的小聪明居然耍到曹氏的家事上来,这使曹操对他的憎恨又升了一级。
⑷
操大怒,因此亦不喜植。
杨修这次教曹植在行为上欺骗曹操,所以曹操对他的恨又进而外化为情绪上的“大怒”。
⑸
操见了大怒曰:“匹夫安敢欺我耶?”
杨修这次教曹植在言语(智能)上欺骗曹操,所以曹操怒不可遏,骂出声来。这也是历次积怨的总爆发。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糊涂的爷爷
- “眉”花一现
- 我就是我
- 我的混蛋弟弟
- 我最喜欢的一个人
- 最懒惰的人
- 我们班的“神精病院长
- 豆豆无数粒
- 只是不想让你走
- 奶奶是属“猫”的
- 一个调皮活泼的我
- 榜样
- 爱
- 我的一家人
- “丑哥”资料
- 社交媒体对传统媒体体育报道的促进
- 广播新闻标题制作
- 全媒体时代报纸的数字化转型及策略选择
- 跨亚文化传播中的污名化现象
- 新媒体时代编辑“慧眼”何在
- 手机媒体对新闻传播的具体影响
- 小众出版:全民阅读新生态
- 数字出版业发展探析
- 全媒体语境下新闻评论人才的培养
- 领导干部公众形象危机的心理成因
- 社交媒体时代信息的碎片化传播
- 报社档案管理思考
- 新闻公文化问题不容忽视
- “互联网+”风口 媒体何去何从?
- 热点事件的“井喷式”报道现象
- 23《三个儿子》教学设计之二
- 《奇妙的动物世界》教案
- 23《三个儿子》教案设计
- 23《三个儿子》教学设计之三
- 28《丑小鸭》第一课时
- 21《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之二
- 《丑小鸭》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 28《丑小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语文园地五》
- 28《丑小鸭》教学设计之七
- 28《丑小鸭》教学设计之四
- 《画家和牧童》教案
- 28《丑小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之二
- 28《丑小鸭》教学设计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