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4
《杨修之死》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⑴理清文章脉络,能够简要复述事件。
⑵能用自己的语言,多角度地分析概括曹操、杨修的性格。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学习通过矛盾冲突刻画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
⑵通过探究杨修死因,培养学生收集、归纳、整理信息并能口头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中国古典小说的丰富底蕴,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从而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脉络,能够简要复述事件
2、能用自己的语言,多角度地分析概括曹操、杨修的性格
【教学难点】
探究杨修死因,培养学生收集、归纳、整理信息并能口头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三国演义》开篇词)导入。
二、重温课文
1、杨修因犯何罪被杀?
明确:惑乱军心。
2、若没有这一事件,杨修是不是就不会被曹操所杀?从文中哪句话看出来?
明确: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3、课文写了杨修犯曹操之忌的哪几件事?在这些事中,杨修表现如何,曹操态度怎样?
三、理解揣摩
1、曹操为什么不杀夏侯敦?
本不愿,只为掩人耳目,表现自己的公平。
2、曹操兵败,却又厚葬杨修,这是为什么?可看出曹操的什么性格?
曹操兵败,证明了杨修预测的正确性,众人对他杀杨修之举自然就有疑意。曹操厚葬杨修,可以堵住众人之口,在众人面前表现出知错就改的举动,以笼络人心。表现曹操阴险虚伪的性格。
四、探讨
关于杨修死因,有人推之于曹操,有人归之于杨修,有人说另有他因。你持何种观点?说说理由。
1、杨修恃才放旷、卖弄聪明、置军纪于不顾、目中无人。
2、曹操嫉贤妒能、阴险狡诈、老谋深算。
3、杨修卷入曹家的权力之争,成为牺牲品。
五、思考
1、概括曹操、杨修的形象。
2、杨修之死给你的启示。
3、历史上的曹操。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重温了课文内容,探讨了杨修死因,品评了人物形象,得到了有益的启示。希望本课能激发同学们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进一步学习做人的道理。
七、作业
1、以《从杨修之死所想到的》为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600字左右。
2、历史上的曹操和《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并不相同,结合你的所学,以《我眼中的曹操》为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600字左右。
八、以歌曲《历史的天空》结束新课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为班级做好事
- 夏天到
- 未来的交通工具
- 雁鸣湖游记
- 初夏
- 一篇日记
- 假如我是一滴水
- 美丽的农村
- 我最喜欢吃的水果
- 爱国旗
- 桃子
- 云台山
- 游陕西听说八大怪
- 樱桃
- 快乐的“五一”
- 执行新会计准则给银行业带来的挑战(1)
- 高等数学真得可怕吗?
- 中考作文复习
- 索绪尔语言学思想中的任意性思想
- 努力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
- 巧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为幼儿语言学习披上彩衣
- 上语言公开课的感受与体会
- 《现代汉语篇章语言学》出版
- 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对结构主义文论的影响
- 新准则下几种特殊业务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会计核算(1)
- 普通语言向图形语言再向向量语言的转化
- 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展现自己的观点
- 从“像作文”和“不像作文”说起
- 会计电算化培训的几点思考(1)
- 任务型教学模式下的英语语言学教学分析
- 《草原》教学建议
- 《草原》一文中的词语造句
- 《草原》一文教学建议
- 《草原》习题精选及答案
- 《草原》一文中心思想
- 《草原》同步练习 1
- 《草原》一文课文简说
- 《草原》设计思路
- 《草原》一文重难点精析
- 《草原》一文中的近义词反义词
- 《草原》练习题
- 《草原》(1000字)
- 《草原》的写作背景
- 《草原》词语积累
- 《草原》一文词语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