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杨修之死》教学中的情感效应
11月9日,语文组安排我举行了一次公开教学,教的是自读课文《杨修之死》。备课时,我就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这一堂课内,能否做到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效应和价值观的形成呢?
长期以来,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浓,效率低下,这一直成为困扰语文教学的难题。究其原因,在于我们老师往往将语文教学仅局限于语文知识的传授和语文技能的训练,而很少关注学生人格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形成。因此,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必须渗透人文精神,注重学生情感的引发和价值观的形成,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引领他们走进快乐语文世界。那么该如何启迪并引领学生实现上述目标呢?
下面,就《杨修之死》一课的教学谈一谈自己的浅见。
1、注重情感兴趣的培养:
新课改认为:语文教学不应该只机械地验证和内化文本所传达的文化,而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情感的反思和建构。基于这种思想,我仔细地审视了《杨修之死》这篇文章。文章的故事比较简单,既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华丽优美的辞章。这样的文章就像“鸡肋”,读之无味,但不学却又可惜。很多同学不喜欢这篇文章,因而要顺利完成这节课,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是关键,所以一上课我就以“我的自信”导入,反复渲染自己将会把这堂课上得无可挑剔,无与伦比,精彩纷呈,以我的“自信”激起学生的自信,进而将学生引领到充满自信的课堂氛围中,全身心地将情感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并将我的过分“自信”与杨修自负的性格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价值观的培养:
语文教师要把学生视为待点燃的火炬,待开发的矿藏,这就需要不断用正确的价值观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并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因而,在教学设计的最后一环节中,我增加了一个关于价值观的设计,即文章所带给我们的启示。虽然问题很简单,但却给了学生一个构建价值观的空间。杨修因何而死,是因为他的恃才放旷,数犯曹操的禁忌;曹操为何杀修,是因为他心胸狭窄,不能容人。对于正在成长中的中学生来说,在日后人生中,该树立怎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呢?这不能不是我们教育者应该思考的问题。幸运的是,课堂上大多数学生都展现了惊人的深层次的思考能力及个性特点。有的同学说自信是成功的基石,但过于自信将忽视客观事实,走向成功的反面,给人生带来坎坷;有的同学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有的同学说要将宽宏大量与谦虚谨慎完美结合起来……总之,众说纷纭,皆言之有理,折射出同学们发散思维的灿烂火花。
语文教学博大精深,在浩如烟海的教学探索中,我所谈的只是一滴水。但愿这滴水能引来汩汩清泉,润泽教苑!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和我的老姐
- 我是谁
- 可怜的小孩
- 我们班的“结义三兄弟”
- 一束野菊花
- 亮丽的风景线
- 调皮的张致豪
- 能干的爸爸
- 我,雪一样的女孩
- 我的“黄金搭档”
- 我们班的“幽默冠亚季军”
- 我们班的“白加黑”
- 漂亮姐姐
- 我眼中的自己
- 我的保姆
- 邓小平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贡献及原因探究
- 装饰化艺术中的色彩分析
- 网球的战术体系
-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有责任心、爱心、耐心、细心和信心
- 马克思的劳动理论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 网络人际信任研究
- 探析数学中的美
- 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 在企业基层班组中,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 卫生文化建设要注重成果转化
- 邹市明职业拳击比赛防守技术分析
- 以强军目标引领学员队建设
- 动态物理问题分析(一)
- 网络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探讨
- 行万里路 2014年34期
- 《绝句》教学设计
- 《华山的险》教学设计
- 《我家的园子》教学设计
- 《迷人的九寨沟》教学设计
- 《春日》课文
- 《春日》教材理解
- 《松坊溪雪景》教学设计
- 《绝句》课文
- 《校园交响乐》教学设计
- 《校园交响乐》教学设计
- 《我家的园子》教学设计
- 《春日》教学设计
- 《松坊溪雪景》教材理解
- 《华山的险》教学设计
- 《松坊溪雪景》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