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范进是广东人吗
《儒林外史》不一定人人看过,但提起范进,确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范进与孔乙己一起成为了封建科举制度受害者的象征。
范进是何处人也?
《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
胡屠户行凶闹捷报》中有交待,“捷报贵府老爷范讳进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很明显,范进应该是广东人,并且范进是在第三场考的,具体点说范进应该是南海或番禺人氏,但如果抛开这两处明显的地理位置交待,从小说的其他细节却很难觉察到范进是广东人。
首先从饮食习惯上来看看。范进进学后(即取得秀才资格)胡屠户前来祝贺,“手里拿着一副大肠和一瓶酒”,范进“叫浑家把肠子煮了,烫起酒来”,这烫酒的习俗似乎应该是北方传过来的,江浙也比较流行,南方少有说烫壶酒的。在款待报录的时候,也是请报录得坐着吃酒,在我的印象中,在广东,尤其是南海番禺一带喝老火靓汤是必不可少的。汤是广东饮食文化的全部底蕴,更是广东省男女老少们日常生活的幸福源泉。悠久的汤文化使广东人个个是品汤高手兼汤疗专家。体虚燥热时,要喝气血双补、润肺去燥的霸王花煲猪骨或花旗参煲生鱼;天气转凉时则换上一煲海底椰川贝母炖冰糖……广东人吃饭一定要喝汤似乎已成为了定律,从某种意义上说喝汤甚至比吃饭更重要,而动不动就炒个菜烫壶酒,而且喝得醉醺醺的似乎更像北方人的作风。
再次从语言习惯上看看。纵观整个第三回,没有一处人物语言带有广东地方色彩的,有些语言可能还与粤语的本身含义相去甚远。如报子在出主意如何治好范进的疯病时说:“如今只消他怕的这个人来打他一个嘴巴”,一个嘴巴,在北方好理解,就是一耳光,但在粤语中,一个嘴巴更多时候是亲一下吻一下的意思,如果说给你一个大嘴巴,就是狠狠亲一下的意思。
所以,从以上两点来看,范进中举的事情不像发生在广东,范进似乎不大可能是广东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不妨来看看作者吴敬梓的生平,吴敬梓出生在安徽,后移居南京,没见过其有在广东生活的记载,所以对广东的饮食习惯和地方方言不一定有很多了解,所以笔下自然很难有这种地方色彩的体现。
那么吴敬梓为什么不把范进中举的故事放在自己所熟悉的安徽或者南京呢?笔者以为这是颇值得探究的。
广东相传古为百越民族居地,故简称粤(古语粤与越相通)。据传周夷王八年(公元前887年),广州建有“楚庭”,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于公元前214年在今广东境内设置南海郡,治所在番禺(今广州)。汉属交洲。三国时,岭南属孙吴,黄武五年(226年)划合浦以北为广州。唐代在今广东、广西建置岭南道。宋淳化四年(993年)更名广南道。元代设广东道(属江西行中书省)。明设广东道宣慰使司,后改为广东布政使司。清代设广东省,相沿至今。在历史上,广东是中国开发较晚的省份,大规模的开发是在宋代以后。广东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被看作蛮夷之地,很多被贬谪的官员都被流放到广东一带。
笔者以为,吴敬梓把范进中举的故事的发生地选在广东是大有寓意的。连广东这么偏远的地带,封建科举制度的流毒都如此之深,那就更别说深受封建正统文化影响的中原地区了,所以,我们从范进身上不仅要看到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的腐蚀毒害,还要看到封建科举制度的流毒之广。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棒棒糖的风波
- 原来每个人都有绰号
- 寻找学校
- 糟糕的英语课
- 我的梦想
- 爸爸的爱
- 荫
- 周末起床交响曲
- 清洁工
- 我的小时候
- 小猪米可
- 无私的爱,是谁给我
- 具有个性的我
- 快乐水果沙拉
- 我的同桌
- 小课题开题报告
- 网上书店开题报告
- 网站设计开题报告
- 体育论文开题报告
- 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 项目开题报告
- 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 土木工程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研究生开题报告模板
- 研究生开题报告
- 体育开题报告
- 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
- 研究生开题报告范文
- 土木开题报告
- 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
- 音乐之声(内含A、B两个设计方案)
- 《外国诗两首》
- 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教学设计
- 《变色龙》教学设计10
- 《变色龙》教学设计5
-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 《威尼斯商人》教学设计7
-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 《孔乙己》探究牵引式教学教案
- 《威尼斯商人》教学设计9
- 《变色龙》教学设计7
- 《变色龙》教学设计8
- 《威尼斯商人》教学设计2
- 《诗经》两首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