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范进中举》的艺术特点

《范进中举》的艺术特点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范进中举》的艺术特点

《范进中举》是《儒林外史》这部长篇讽刺小说中的精彩段落,可以说是一幕短小精悍的讽刺喜剧,它表现了作者高度的讽刺艺术技巧。

1、善于选取典型的情节和细节:

作者在小说中不是直接表露自己的看法,而是通过情节的提炼和典型化,以及细节的描写,运用委婉含蓄的手法,把自己的爱憎、褒贬,寄托在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描述之中。例如,通过范进进学后遭胡屠户训斥,参加乡试向胡屠户借钱挨骂,没有早饭的下锅米,插标卖鸡等情节,极力刻画范进的穷困潦倒;通过张乡绅来访的情节,写范进地位的变化。再如,胡屠户手拿的“一副大肠和一瓶酒”这份菲薄的礼物,不仅表现了他的身份和嗜好,而且也反映了他对范进的不尊重;胡屠户醉醺醺“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和范进回家里“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衣裳后襟皱纹的细节,活灵活现地刻画了胡屠户前倨后恭的神态;范进丢了一只鞋的细节,体现了范进疯癫时的狼狈相。典型化的情节和细节的选取,使作品不仅含义深刻,而且形象生动。

2、成功地运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

作品中的夸张是建立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的。作者所描写的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不合理的而又为人们所习见的现象,这些现象,一经作者点破并加以突出,就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构成强烈的讽刺效果。例如,本篇的中心事件范进中举发疯的情形,就是一种夸张的描写。当时热衷功名的知识分子中举以后的惊喜心情是普遍存在的,但中举发疯则是少见的。作者就是根据这种普遍现象加以合理的夸张,使形象突出。尖锐地讽刺了利欲熏心的知识分子的本质,对胡屠户形象的刻画也有一些夸张,但主要方法是对比。作者描写胡屠户对待同一个人,同一件事,先后采取截然相反的态度,露出两副不同的面孔,使两者相互对照,前后呼应,自相矛盾,揭示其虚伪的本质,加强了讽刺作用。

3、富有个性特征的语言:

《儒林外史》是在民间口语的基础上提炼成的,具有朴素、通俗、精练、明快的特点。作者善于白描,往往不加渲染、彩饰,只寥寥几笔即勾画出一个场景和人物,表面看来平淡无奇,实际却形象生动,耐人寻味。例如范进发疯以及插标卖鸡一段的描写,使人物有声有色,活灵活现;写胡屠户接银子的动作,使那种虚伪、贪钱的神态跃然纸上。尤其突出的是作品的语言个性化,人物对话富有性格特征。胡屠户语言中有大量的俗语、成语,风格极为尖刻、泼辣;张乡绅和范进的对话中则充满着文言和套语,言辞隐晦、曲折;范进中举时的自言自语,音节短促,语句简练,所有这些都切合人物的身份、性格和心理,从而增强了作品的讽刺效果和艺术感染力量。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最熟悉的人
难忘老师的笑容
我的好朋友
我的自画像
我家的爷爷
猜猜我是谁
我最敬佩的人——张怡宁
爱臭美的小表妹
疏通
我的妈妈
老师,我要对您说
我的妈妈
长大了的我
浅议司法机关考核机制的重构
对构建环境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的思考
体育教学评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合
迈向多元自主的乡村治理
现代环境伦理的密尔困境及解决路径
从民事诉讼角度浅析家庭暴力的公力救济
民间传统继承习惯与现代继承法的良性结合
传统民居资源保护现状调研
新农村内生式发展中农民主体因素分析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青年教育及其经验启示
草根公益组织参与地方治理路径探索
推进信息公开创新高校管理
城市农民工群体社会保障制度完善
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问题探析
“倒金字塔”困境下独生子女养老问题研究
《春风吹》综合资料
《自己去吧》教案设计
错误也美丽——《乌鸦喝水》教后有感
夏县:司马光故里位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二
《画》教学设计之四
《乌鸦喝水》片断赏析之一
乌鸦喝水有新招
《乌鸦喝水》教学评析之一
自编《乌鸦喝水》的教学
《司马光砸缸》教学设计之一
《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一
改写《乌鸦喝水》
《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